阿魏酸二聚體合成轉化及抗菌性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1 08:44
真菌、細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為了避免其帶來的危害,人類發(fā)現(xiàn)了多種無機、有機抗菌劑。但許多人工合成的抗菌劑對人體和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研發(fā)低毒、廣譜、高效的新型天然植物源抗菌劑具有重大的經(jīng)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植物是重要的生物質資源之一,植物中的一些酚類、生物堿類、黃酮類、萜類等小分子化合物對人類的毒性低且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作為開發(fā)天然抗菌劑的重要來源。其中阿魏酸是一種具有抗氧化性、抑菌消炎、抗癌等多功能的天然酚酸類化合物,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于醫(yī)療保健、生物農(nóng)業(yè)、日化等領域。另外,植物中的阿魏酸二聚體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目前人們對阿魏酸二聚體的應用研究仍然處于初始階段,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阿魏酸二聚體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了阿魏酸二聚體的合成、轉化及其涉及的機理,并系統(tǒng)評價了阿魏酸二聚體的抗菌活性,旨在發(fā)現(xiàn)一些具備優(yōu)良生物活性的抗菌化合物。首先,本論文研究了阿魏酸二聚體8-8 dilactone DFA在酸、堿條件下轉化的中間體及其轉化機理,發(fā)現(xiàn)了幾種新的阿魏酸二聚體衍生物,對它們進行了氣相色譜、質譜和核磁共振譜的表征,為合成不同的阿魏酸二聚體提供方法學的指導。在碳酸...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天然植物源化合物概述
1.2.1 天然植物源化合物
1.2.2 酚類化合物
1.2.3 生物堿類
1.2.4 黃酮類
1.2.5 醌類
1.2.6 精油類
1.2.7 萜類
1.3 阿魏酸及其二聚體
1.3.1 阿魏酸
1.3.2 阿魏酸二聚體
1.4 本論文的選題意義及研究內(nèi)容
1.4.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4.2 本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阿魏酸二聚體在酸堿條件下的轉化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與儀器
2.2.1 實驗原料和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3 實驗方法
2.3.1 堿性條件
2.3.2 酸性條件
2.3.3 定量分析(內(nèi)標法)
2.3.4 GC-MS檢測分析
2.3.5 NMR分析
2.3.6 高分辨質譜分析
2.3.7 阿魏酸二聚體的鑒別
2.4 結果與討論
2.4.1 堿性條件下的轉化
2.4.2 酸性條件下的轉化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阿魏酸二聚體的抗菌性
3.1 引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實驗原料和試劑
3.2.2 實驗儀器
3.2.3 實驗方法
3.2.4 頂空氣相色譜法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助溶劑的選擇
3.3.2 阿魏酸二聚體抗菌性的評價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8-8DCDFA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評價
4.1 引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實驗試劑
4.2.2 實驗儀器
4.2.3 制備8-8 dilactone DFA
4.2.4 制備8-8DCDFA
4.2.5 抗菌性評價
4.2.6 抗氧化性評價
4.2.7 紫外吸收評價
4.3 結果與討論
4.3.1 8-8DC的合成工藝
4.3.2 生物活性評價
4.4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一、本論文的主要結論及創(chuàng)新點
二、對未來研究工作的展望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食用花卉中的多酚類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蔡霄英,龔茵茵. 食品與機械. 2018(11)
[2]植保素的生長調節(jié)和誘導抗逆作用[J]. 李珊. 新農(nóng)業(yè). 2018(11)
[3]蒼耳草的酚酸成分及其抗菌作用研究[J]. 陶鑫,張婷婷,曹美嬌,陳俏,許枬. 中藥材. 2017(06)
[4]我國抗菌劑的應用與發(fā)展現(xiàn)狀[J]. 趙欣,朱健健,李夢,劉亞飛. 材料導報. 2016(07)
[5]枇杷酚類物質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張文娜,李鮮,孫崇德,陳昆松. 食品與藥品. 2015(02)
[6]白皮錦雞兒酚類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英文)[J]. 羅超,于瑞婷,劉洪衛(wèi),王蘭,岳陽,賴道萬,周立剛.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 2015(03)
[7]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抗菌活性研究[J]. 賈佳,吳艷,蘇莉芬,楊磊,劉香萍,李春英,張晶,何穎. 黑龍江醫(yī)藥. 2015(01)
[8]黃酮化合物抗菌機理的研究進展[J]. 柯春林,任茂生,王娣,謝海偉,黃斌,趙陽.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5(02)
[9]青刺果總生物堿抗菌活性研究[J]. 孫惠峰,張濟麟,代繼玲,柳波,郭蘊蘋. 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10)
[10]黃酮類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J]. 楊彩霞,田春蓮,耿健,韓雪,漢麗梅,劉明春.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4(09)
碩士論文
[1]對乙酰氨基酚與超氧化物歧化酶、辣根過氧化物酶毒性作用機理的研究[D]. 申恒梅.山東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48641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天然植物源化合物概述
1.2.1 天然植物源化合物
1.2.2 酚類化合物
1.2.3 生物堿類
1.2.4 黃酮類
1.2.5 醌類
1.2.6 精油類
1.2.7 萜類
1.3 阿魏酸及其二聚體
1.3.1 阿魏酸
1.3.2 阿魏酸二聚體
1.4 本論文的選題意義及研究內(nèi)容
1.4.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4.2 本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阿魏酸二聚體在酸堿條件下的轉化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與儀器
2.2.1 實驗原料和試劑
2.2.2 實驗儀器
2.3 實驗方法
2.3.1 堿性條件
2.3.2 酸性條件
2.3.3 定量分析(內(nèi)標法)
2.3.4 GC-MS檢測分析
2.3.5 NMR分析
2.3.6 高分辨質譜分析
2.3.7 阿魏酸二聚體的鑒別
2.4 結果與討論
2.4.1 堿性條件下的轉化
2.4.2 酸性條件下的轉化
2.5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阿魏酸二聚體的抗菌性
3.1 引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實驗原料和試劑
3.2.2 實驗儀器
3.2.3 實驗方法
3.2.4 頂空氣相色譜法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助溶劑的選擇
3.3.2 阿魏酸二聚體抗菌性的評價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8-8DCDFA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評價
4.1 引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實驗試劑
4.2.2 實驗儀器
4.2.3 制備8-8 dilactone DFA
4.2.4 制備8-8DCDFA
4.2.5 抗菌性評價
4.2.6 抗氧化性評價
4.2.7 紫外吸收評價
4.3 結果與討論
4.3.1 8-8DC的合成工藝
4.3.2 生物活性評價
4.4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一、本論文的主要結論及創(chuàng)新點
二、對未來研究工作的展望與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食用花卉中的多酚類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蔡霄英,龔茵茵. 食品與機械. 2018(11)
[2]植保素的生長調節(jié)和誘導抗逆作用[J]. 李珊. 新農(nóng)業(yè). 2018(11)
[3]蒼耳草的酚酸成分及其抗菌作用研究[J]. 陶鑫,張婷婷,曹美嬌,陳俏,許枬. 中藥材. 2017(06)
[4]我國抗菌劑的應用與發(fā)展現(xiàn)狀[J]. 趙欣,朱健健,李夢,劉亞飛. 材料導報. 2016(07)
[5]枇杷酚類物質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張文娜,李鮮,孫崇德,陳昆松. 食品與藥品. 2015(02)
[6]白皮錦雞兒酚類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英文)[J]. 羅超,于瑞婷,劉洪衛(wèi),王蘭,岳陽,賴道萬,周立剛.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 2015(03)
[7]迷迭香精油和肉桂精油抗菌活性研究[J]. 賈佳,吳艷,蘇莉芬,楊磊,劉香萍,李春英,張晶,何穎. 黑龍江醫(yī)藥. 2015(01)
[8]黃酮化合物抗菌機理的研究進展[J]. 柯春林,任茂生,王娣,謝海偉,黃斌,趙陽.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5(02)
[9]青刺果總生物堿抗菌活性研究[J]. 孫惠峰,張濟麟,代繼玲,柳波,郭蘊蘋. 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10)
[10]黃酮類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J]. 楊彩霞,田春蓮,耿健,韓雪,漢麗梅,劉明春.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4(09)
碩士論文
[1]對乙酰氨基酚與超氧化物歧化酶、辣根過氧化物酶毒性作用機理的研究[D]. 申恒梅.山東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486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4486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