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燃料燃燒過程中H 2 O對煤粉燃燒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20 19:59
CO2的過量排放引起溫室效應,致使全球氣候變暖,因此CO2的排放控制迫在眉睫。氧/燃料燃燒是一種有效的燃燒中捕集CO2的新型燃燒方式,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氧/燃料燃燒過程中,煙氣中具有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由于CO2、H2O與N2的物理化學性質不同,所以氧/燃料燃燒中煤粉的燃燒性質可能與傳統(tǒng)空氣燃燒存在較大差別。本文主要在沉降爐和熱重反應器上進行煤的熱解和燃燒實驗研究,重點關注濕式循環(huán)氧/燃料燃燒過程中水蒸氣對煤粉燃燒的影響。分別從煤粉燃燒的兩個過程入手,研究在每個過程中水蒸氣對煤粉燃燒特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還研究了堿金屬/堿土金屬(AAEM)在燃燒過程中對氣化反應的催化作用。氧/燃料燃燒過程中,高濃度水蒸氣的存在有可能影響煤焦反應性。在脫揮發(fā)分過程中添加水蒸氣,研究了在該過程中H2O存在對煤焦反應性的影響。結果顯示,脫揮發(fā)分過程中H2O的存在對煤焦反應性沒有顯著影響。在燃燒過程中添加H2O,等溫和非等溫煤粉燃燒熱重實驗結果表明:對所研究的煤樣,在800℃下,21%氧濃度的濕式循環(huán)氧/燃料燃燒過程中,水蒸氣的存在均會加速其燃燒,而且煤粉的燃燒反應性隨水蒸氣濃度的增加而提高;水蒸氣的...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溫室效應與CCUS技術
1.2 氧/燃料燃燒技術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關注的科學問題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
2.實驗系統(tǒng)及研究方法
2.1 設備情況
2.2 樣品制備
2.3 測試技術
2.4 本章小結
3.水蒸氣對煤粉反應性的影響
3.1 引言
3.2 實驗方案及實驗過程
3.3 水蒸氣熱解煤焦產(chǎn)物的反應性
3.4 煤粉在等溫條件下的濕式循環(huán)氧/燃料燃燒特性
3.5 煤粉在非等溫條件下的濕式循環(huán)氧/燃料燃燒特性
3.6 本章小結
4.水蒸氣存在條件下堿性元素對煤粉反應性的影響規(guī)律
4.1 引言
4.2 實驗方案和實驗過程
4.3 水蒸氣對燃燒速率的影響
4.4 Na、Ca對燃燒過程的催化作用
4.5 離子類型及濃度對反應性的影響
4.6 溫度對Na催化效果的影響
4.7 水添加濃度對Na催化效果的影響
4.8 本章小結
5.全文總結及建議
5.1 全文總結
5.2 下一步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廠二氧化碳捕集分離技術研究綜述[J]. 趙毅,張自麗.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2012(02)
[2]不同煙氣再循環(huán)方式下富氧燃煤鍋爐的經(jīng)濟性分析[J]. 董靜蘭,閻維平,馬凱. 動力工程學報. 2012(03)
[3]硫化礦石自燃的熱分析動力學[J]. 陽富強,吳超,劉輝,潘偉,崔燕.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8)
[4]我國CCS發(fā)展的現(xiàn)狀、前景及障礙[J]. 朱發(fā)根,陳磊. 能源技術經(jīng)濟. 2011(01)
[5]節(jié)能和碳排放約束下的中國能源結構戰(zhàn)略調整[J]. 林伯強,姚昕,劉希穎. 中國社會科學. 2010(01)
[6]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J]. 許世森,郜時旺. 上海節(jié)能. 2009(09)
[7]燃煤電站鍋爐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術經(jīng)濟性分析[J]. 田牧,安恩科. 鍋爐技術. 2009(03)
[8]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與儲存技術[J]. 孫欣. 中國煤炭. 2008(04)
[9]堿/堿土金屬鹽對高灰分煤粉燃燒的催化作用[J]. 馬保國,徐立,李相國,柯凱,萬雪峰. 煤炭科學技術. 2007(09)
[10]CO2收集封存戰(zhàn)略及其對我國遠期減緩CO2排放的潛在作用[J]. 陳文穎,吳宗鑫,王偉中. 環(huán)境科學. 2007(06)
博士論文
[1]固態(tài)胺吸附劑的制備及二氧化碳捕集行為研究[D]. 王際童.華東理工大學 2013
[2]煤焦堿金屬催化水蒸汽氣化—產(chǎn)氫行為和催化劑性能的研究[D]. 姜明泉.華東理工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碳酸鉀對煤水蒸氣氣化反應性影響的研究[D]. 陳凡敏.華東理工大學 2013
[2]CO2氣氛下高灰分劣質煤氣化特性研究[D]. 彭錦.重慶大學 2012
[3]碳捕獲與封存(CCS)的規(guī)范與政策研究[D]. 杜浩渺.重慶大學 2012
[4]堿金屬碳酸鹽對煤-CO2氣化反應性影響的研究[D]. 殷宏彥.太原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47515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緒論
1.1 溫室效應與CCUS技術
1.2 氧/燃料燃燒技術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關注的科學問題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
2.實驗系統(tǒng)及研究方法
2.1 設備情況
2.2 樣品制備
2.3 測試技術
2.4 本章小結
3.水蒸氣對煤粉反應性的影響
3.1 引言
3.2 實驗方案及實驗過程
3.3 水蒸氣熱解煤焦產(chǎn)物的反應性
3.4 煤粉在等溫條件下的濕式循環(huán)氧/燃料燃燒特性
3.5 煤粉在非等溫條件下的濕式循環(huán)氧/燃料燃燒特性
3.6 本章小結
4.水蒸氣存在條件下堿性元素對煤粉反應性的影響規(guī)律
4.1 引言
4.2 實驗方案和實驗過程
4.3 水蒸氣對燃燒速率的影響
4.4 Na、Ca對燃燒過程的催化作用
4.5 離子類型及濃度對反應性的影響
4.6 溫度對Na催化效果的影響
4.7 水添加濃度對Na催化效果的影響
4.8 本章小結
5.全文總結及建議
5.1 全文總結
5.2 下一步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廠二氧化碳捕集分離技術研究綜述[J]. 趙毅,張自麗. 上海環(huán)境科學. 2012(02)
[2]不同煙氣再循環(huán)方式下富氧燃煤鍋爐的經(jīng)濟性分析[J]. 董靜蘭,閻維平,馬凱. 動力工程學報. 2012(03)
[3]硫化礦石自燃的熱分析動力學[J]. 陽富強,吳超,劉輝,潘偉,崔燕.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8)
[4]我國CCS發(fā)展的現(xiàn)狀、前景及障礙[J]. 朱發(fā)根,陳磊. 能源技術經(jīng)濟. 2011(01)
[5]節(jié)能和碳排放約束下的中國能源結構戰(zhàn)略調整[J]. 林伯強,姚昕,劉希穎. 中國社會科學. 2010(01)
[6]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J]. 許世森,郜時旺. 上海節(jié)能. 2009(09)
[7]燃煤電站鍋爐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術經(jīng)濟性分析[J]. 田牧,安恩科. 鍋爐技術. 2009(03)
[8]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捕集與儲存技術[J]. 孫欣. 中國煤炭. 2008(04)
[9]堿/堿土金屬鹽對高灰分煤粉燃燒的催化作用[J]. 馬保國,徐立,李相國,柯凱,萬雪峰. 煤炭科學技術. 2007(09)
[10]CO2收集封存戰(zhàn)略及其對我國遠期減緩CO2排放的潛在作用[J]. 陳文穎,吳宗鑫,王偉中. 環(huán)境科學. 2007(06)
博士論文
[1]固態(tài)胺吸附劑的制備及二氧化碳捕集行為研究[D]. 王際童.華東理工大學 2013
[2]煤焦堿金屬催化水蒸汽氣化—產(chǎn)氫行為和催化劑性能的研究[D]. 姜明泉.華東理工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碳酸鉀對煤水蒸氣氣化反應性影響的研究[D]. 陳凡敏.華東理工大學 2013
[2]CO2氣氛下高灰分劣質煤氣化特性研究[D]. 彭錦.重慶大學 2012
[3]碳捕獲與封存(CCS)的規(guī)范與政策研究[D]. 杜浩渺.重慶大學 2012
[4]堿金屬碳酸鹽對煤-CO2氣化反應性影響的研究[D]. 殷宏彥.太原理工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475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4475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