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藝制取的花生油品質評價及對SD大鼠脂質代謝與氧化應激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08 14:31
花生油是我國主要的食用油脂之一,其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活性物質含量豐富,但現(xiàn)有的花生油制取工藝,易降低油脂中的微量活性成分含量,同時增加有害物質,影響花生油的品質。本文采用冷榨法和水酶法制取花生油,與傳統(tǒng)熱榨法制取的花生油的品質進行對比,探討不同花生油制取工藝對產品的基礎理化指標、微量活性成分及危害因子的影響。同時,通過建立SD大鼠高脂實驗動物模型,研究不同花生油對其脂質代謝及氧化應激的影響,評價其營養(yǎng)與制油工藝的關系。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與結果如下:(1)以花生仁為原料,分別采用冷榨法(60℃)、熱榨法(150℃)和水酶法制取花生油,并對比分析不同工藝制取的花生油的品質差異。實驗結果表明:水酶法花生油色澤(Y19.5R1.0)最淺,酸值(0.66±0.05 mg KOH/g)最高,過氧化值(2.05±0.00 mmol/kg)最低,油酸(50.73%±0.43%)含量最高;熱榨花生油中生育酚(206.61±3.24 mg/kg)和多酚(44.27±2.60 mg GAE/kg)含量均最高;冷榨花生油中角鯊烯(477.20±10.31mg/kg)和甾醇(730.87±3.26 mg/kg...
【文章來源】:江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組SD大鼠肝臟形態(tài)
由于染料的特異性結合,肝臟細胞的細胞核內的染色質及細胞質基質內核酸被染成了紫藍色,而細胞質及細胞外的成分被染成了紅色;A對照組(a)的肝臟細胞基本未見脂肪空泡,形態(tài)結構排列有序,界限明顯,中有明顯大小的細胞核;與基礎對照組相比,豬油對照組(b)、冷榨油組(c)、熱榨組(d)、水酶油組(e)的肝臟細胞顯著變大,細胞質中有大量脂肪滴堆積,排列無,形態(tài)結構被破壞,界限不清晰,細胞核被擠壓到邊緣,細胞內出現(xiàn)大量空泡,形態(tài)正常。有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的高脂飲食將可能會導致肝細胞發(fā)生脂質沉積,從而造肝臟損傷,肝功能受損[123]。豬油對照組(b)相對冷榨油組(c)、熱榨油組(d)、水油組(e)而言,其 SD 大鼠肝臟細胞體積更大,脂滴沉積更嚴重,脂肪空泡數(shù)量更多,可能與豬油的組成有關,有研究表明,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高脂飲食將會加劇肝臟的脂積聚從而造成肝臟損傷[124]。對比冷榨油組(c)、熱榨油組(d)、水酶油組(e)可以現(xiàn)雖然其肝臟指數(shù)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 > 0.05),但其肝臟組織結構卻有差別。冷榨組(c)相對熱榨油組(d)及水酶油組(e)而言,其肝臟細胞體積相對較小,脂肪泡數(shù)量較少,脂質沉積不是很明顯,而對比熱榨油組(d)和水酶油組(e),可以發(fā),水酶油組(e)肝臟細胞體積相對較大,脂肪空泡數(shù)量較多,脂質沉積情況更嚴重。(a) (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杠板歸總黃酮提取物對α-萘異硫氰酸脂誘導小鼠膽汁淤積性肝損傷保護作用研究[J]. 陳婧,張?zhí)旌?萬雪梅,蔣菁蓉,高爽.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01)
[2]PPARα及Acox1在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達[J]. 仝巧云,葛存錦,鄭世華.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3)
[3]4種工藝制取的油茶籽油的品質分析及比較[J]. 梁帆,郭華,周玥. 食品科技. 2016(05)
[4]分子蒸餾脫酸對小麥胚芽油的影響[J]. 李進偉,騫李鴿,劉元法. 中國油脂. 2016(04)
[5]花生油氧化穩(wěn)定性的研究[J]. 閆子鵬,趙志遠,李芳威. 糧食與食品工業(yè). 2016(01)
[6]白藜蘆醇對高脂膳食小鼠能量代謝及氧化還原狀態(tài)影響[J]. 宋昱,王燕,孫林杰,施用暉,樂國偉. 營養(yǎng)學報. 2015(06)
[7]角鯊烯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劉純友,馬美湖,靳國鋒,耿放,王慶玲,孫術國. 中國食品學報. 2015(05)
[8]低溫和高溫壓榨花生油性質的比較研究[J]. 王洋. 現(xiàn)代農業(yè). 2015(05)
[9]制油工藝對油茶籽油品質的影響[J]. 李志曉,金青哲,葉小飛,黃健花,劉睿杰,王興國. 中國油脂. 2015(04)
[10]植物甾醇的提取、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應用綜述[J]. 郭咪咪,王瑛瑤,欒霞,方冰.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4(09)
博士論文
[1]水酶法從油菜籽中提取油和生物活性肽的研究[D]. 章紹兵.江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不同加工工藝的菜籽油品質及其生物學評價[D]. 張亮.江南大學 2016
[2]不同植物油微量成分與抗氧化能力的相關性研究[D]. 劉慧敏.江南大學 2015
[3]白藜蘆醇調節(jié)生物節(jié)律干預高脂膳食小鼠脂代謝的研究[D]. 孫林杰.江南大學 2015
[4]酚類化合物抗氧化及減肥作用的研究[D]. 楊曉姣.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4
[5]植物甾醇酯的酶促合成及其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的影響[D]. 鄭海杰.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71751
【文章來源】:江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組SD大鼠肝臟形態(tài)
由于染料的特異性結合,肝臟細胞的細胞核內的染色質及細胞質基質內核酸被染成了紫藍色,而細胞質及細胞外的成分被染成了紅色;A對照組(a)的肝臟細胞基本未見脂肪空泡,形態(tài)結構排列有序,界限明顯,中有明顯大小的細胞核;與基礎對照組相比,豬油對照組(b)、冷榨油組(c)、熱榨組(d)、水酶油組(e)的肝臟細胞顯著變大,細胞質中有大量脂肪滴堆積,排列無,形態(tài)結構被破壞,界限不清晰,細胞核被擠壓到邊緣,細胞內出現(xiàn)大量空泡,形態(tài)正常。有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的高脂飲食將可能會導致肝細胞發(fā)生脂質沉積,從而造肝臟損傷,肝功能受損[123]。豬油對照組(b)相對冷榨油組(c)、熱榨油組(d)、水油組(e)而言,其 SD 大鼠肝臟細胞體積更大,脂滴沉積更嚴重,脂肪空泡數(shù)量更多,可能與豬油的組成有關,有研究表明,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高脂飲食將會加劇肝臟的脂積聚從而造成肝臟損傷[124]。對比冷榨油組(c)、熱榨油組(d)、水酶油組(e)可以現(xiàn)雖然其肝臟指數(shù)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 > 0.05),但其肝臟組織結構卻有差別。冷榨組(c)相對熱榨油組(d)及水酶油組(e)而言,其肝臟細胞體積相對較小,脂肪泡數(shù)量較少,脂質沉積不是很明顯,而對比熱榨油組(d)和水酶油組(e),可以發(fā),水酶油組(e)肝臟細胞體積相對較大,脂肪空泡數(shù)量較多,脂質沉積情況更嚴重。(a) (b)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杠板歸總黃酮提取物對α-萘異硫氰酸脂誘導小鼠膽汁淤積性肝損傷保護作用研究[J]. 陳婧,張?zhí)旌?萬雪梅,蔣菁蓉,高爽.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01)
[2]PPARα及Acox1在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達[J]. 仝巧云,葛存錦,鄭世華.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3)
[3]4種工藝制取的油茶籽油的品質分析及比較[J]. 梁帆,郭華,周玥. 食品科技. 2016(05)
[4]分子蒸餾脫酸對小麥胚芽油的影響[J]. 李進偉,騫李鴿,劉元法. 中國油脂. 2016(04)
[5]花生油氧化穩(wěn)定性的研究[J]. 閆子鵬,趙志遠,李芳威. 糧食與食品工業(yè). 2016(01)
[6]白藜蘆醇對高脂膳食小鼠能量代謝及氧化還原狀態(tài)影響[J]. 宋昱,王燕,孫林杰,施用暉,樂國偉. 營養(yǎng)學報. 2015(06)
[7]角鯊烯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劉純友,馬美湖,靳國鋒,耿放,王慶玲,孫術國. 中國食品學報. 2015(05)
[8]低溫和高溫壓榨花生油性質的比較研究[J]. 王洋. 現(xiàn)代農業(yè). 2015(05)
[9]制油工藝對油茶籽油品質的影響[J]. 李志曉,金青哲,葉小飛,黃健花,劉睿杰,王興國. 中國油脂. 2015(04)
[10]植物甾醇的提取、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應用綜述[J]. 郭咪咪,王瑛瑤,欒霞,方冰.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4(09)
博士論文
[1]水酶法從油菜籽中提取油和生物活性肽的研究[D]. 章紹兵.江南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不同加工工藝的菜籽油品質及其生物學評價[D]. 張亮.江南大學 2016
[2]不同植物油微量成分與抗氧化能力的相關性研究[D]. 劉慧敏.江南大學 2015
[3]白藜蘆醇調節(jié)生物節(jié)律干預高脂膳食小鼠脂代謝的研究[D]. 孫林杰.江南大學 2015
[4]酚類化合物抗氧化及減肥作用的研究[D]. 楊曉姣.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4
[5]植物甾醇酯的酶促合成及其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代謝的影響[D]. 鄭海杰.合肥工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717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2717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