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阻垢緩蝕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4 09:05
作為一種非氮、無磷、可生物降解的綠色水處理化學品,聚環(huán)氧琥珀酸(PESA)在水處理方面領域已得到諸多學者的關注。但是,由于其緩蝕性能并不突出且阻垢性能也有待于提高,因此今后PESA研究的重點便主要集中在開發(fā)兼具阻垢緩蝕性能、高效且環(huán)保的改性產品方面。本文通過單因素實驗、正交實驗優(yōu)化了聚環(huán)氧琥珀酸(PESA)的合成工藝,得到了對碳酸鈣阻垢性能優(yōu)良的PESA產品,采用IR表征了其結構。同時,在遵循綠色化學的宗旨下,以自主合成的PESA為主劑,選擇合理的復配藥劑,得到系列多元物理改性PESA的功能材料,探討了PESA及其物理改性產品的阻垢緩蝕性能及機理。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以馬來酸酐為反應原料,雙氧水為氧化劑,二水合鎢酸鈉為催化劑,在一定條件下通過環(huán)氧化反應生成中間產物環(huán)氧琥珀酸(ESA),再以氫氧化鈣為引發(fā)劑,通過聚合反應得到最終產物PESA。以產品的阻垢性能作為評價指標,采用靜態(tài)阻垢法研究了產品對CaCO3的阻垢性能。通過單因素實驗探索了PESA的基本合成條件,利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了合成的工藝條件。最佳合成工藝為:n(馬來酸酐):n(NaOH)=1:2,環(huán)化溫度為7...
【文章來源】:蘭州交通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鋼鐵的腐蝕與結垢自21世紀初以來,阻垢劑已轉向開發(fā)“一劑多效”和易生物降解的綠色藥劑,如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環(huán)氧琥珀酸(PESA)
等以馬來酸酐(MA)為原料合成環(huán)氧琥珀酸(ESA),以過硫酸銨為引發(fā)劑,將 ESA與衣康酸(IA)和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得到了一種 ESA/IA/AMPS三元共聚物,其反應式見圖1.2。結果表明,在加藥質量濃度為30mg/L 時,ESA/IA/AMPS對CaCO3阻垢率為 80.9%,對Ca3(PO4)2阻垢率為 100%。
圖 1.2 三元共聚物ESA/IA/AMPS的合成公司 Donlar 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開包含極性基團,如-COOH 等,可與垢抑制和腐蝕抑制性能。并且 PAS劑。因此,它得以榮獲首屆“總統(tǒng)國內外學者對其性能和改性進行了大究進展介次開發(fā)了 PESA[32],即在聚羧酸鹽分解,因此其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主題,物降解的生態(tài)制劑,它具有多種功,在海水淡化、膜分離、工業(yè)水處圖 1.3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衣康酸改性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其阻垢緩蝕性能的研究[J]. 柳鑫華,王孟依,賈靜嫻,韓婕,吳衛(wèi)華. 表面技術. 2019(03)
[2]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改性及其阻垢分散性能研究[J]. 高美玲,李;,張利輝,白薛,劉振法. 現代化工. 2016(09)
[3]改性聚環(huán)氧琥珀酸衍生物的合成與阻垢性能[J]. 柳鑫華,王曉禹,孫彩云,宋昭宇,韓利華,王慶輝,吳衛(wèi)華. 功能材料. 2015(13)
[4]綠色阻垢劑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J]. 何瀅霞,楊建軍,吳慶云,張建安,吳明元. 化學工程與裝備. 2015(01)
[5]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改性及其阻垢機理的研究[J]. 安良海,牟占軍,武朝軍,李健. 廣東化工. 2014(11)
[6]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黃銅中的硒[J]. 陸建平,唐瓊,文輝忠,蘇苑,陸亞婷,唐燕葵. 分析化學. 2013(08)
[7]聚環(huán)氧琥珀酸(PESA)對高硬度廢水生物處理系統(tǒng)的作用[J]. 趙凱,孔秀琴,邢春霞,鄧愛云. 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 2013(03)
[8]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桉樹葉、皮、軀干、根中硒含量[J]. 曾超,陸建平,譚芳維,錢建平,唐燕葵. 廣西植物. 2013(02)
[9]聚環(huán)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的阻垢性能研究[J]. 沙亞東,陳東升,魏無際,韋遠揚,周永璋,徐寧,韓萍芳. 工業(yè)水處理. 2013(01)
[10]無磷復配緩蝕阻垢劑在循環(huán)冷卻水處理中的應用[J]. 方正輝,易雪靜. 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4)
博士論文
[1]聚天冬氨酸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其緩蝕阻垢性能研究[D]. 楊玉華.蘭州交通大學 2016
[2]無磷阻垢緩蝕劑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D]. 曾建平.南京理工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烷基環(huán)氧羧酸鹽的合成及羧酸官能團靜動態(tài)阻垢性能的研究[D]. 崔凱.蘭州交通大學 2016
[2]新型復配阻垢緩蝕劑的研制及其性能評價[D]. 任元明.中國海洋大學 2015
[3]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合成方法及性能研究[D]. 王海棠.黑龍江大學 2010
[4]聚環(huán)氧琥珀酸環(huán)氧化條件優(yōu)化及阻垢劑性能評價方法研究[D]. 王穎.大連交通大學 2009
[5]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其復配物的性能研究[D]. 張建.蘭州交通大學 2007
[6]綠色阻垢劑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阻垢機理研究[D]. 高書峰.四川大學 2007
[7]新型高效銅緩蝕阻垢劑研究[D]. 王效斌.北京化工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46805
【文章來源】:蘭州交通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鋼鐵的腐蝕與結垢自21世紀初以來,阻垢劑已轉向開發(fā)“一劑多效”和易生物降解的綠色藥劑,如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環(huán)氧琥珀酸(PESA)
等以馬來酸酐(MA)為原料合成環(huán)氧琥珀酸(ESA),以過硫酸銨為引發(fā)劑,將 ESA與衣康酸(IA)和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得到了一種 ESA/IA/AMPS三元共聚物,其反應式見圖1.2。結果表明,在加藥質量濃度為30mg/L 時,ESA/IA/AMPS對CaCO3阻垢率為 80.9%,對Ca3(PO4)2阻垢率為 100%。
圖 1.2 三元共聚物ESA/IA/AMPS的合成公司 Donlar 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開包含極性基團,如-COOH 等,可與垢抑制和腐蝕抑制性能。并且 PAS劑。因此,它得以榮獲首屆“總統(tǒng)國內外學者對其性能和改性進行了大究進展介次開發(fā)了 PESA[32],即在聚羧酸鹽分解,因此其符合綠色環(huán)保的主題,物降解的生態(tài)制劑,它具有多種功,在海水淡化、膜分離、工業(yè)水處圖 1.3所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衣康酸改性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其阻垢緩蝕性能的研究[J]. 柳鑫華,王孟依,賈靜嫻,韓婕,吳衛(wèi)華. 表面技術. 2019(03)
[2]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改性及其阻垢分散性能研究[J]. 高美玲,李;,張利輝,白薛,劉振法. 現代化工. 2016(09)
[3]改性聚環(huán)氧琥珀酸衍生物的合成與阻垢性能[J]. 柳鑫華,王曉禹,孫彩云,宋昭宇,韓利華,王慶輝,吳衛(wèi)華. 功能材料. 2015(13)
[4]綠色阻垢劑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J]. 何瀅霞,楊建軍,吳慶云,張建安,吳明元. 化學工程與裝備. 2015(01)
[5]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改性及其阻垢機理的研究[J]. 安良海,牟占軍,武朝軍,李健. 廣東化工. 2014(11)
[6]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黃銅中的硒[J]. 陸建平,唐瓊,文輝忠,蘇苑,陸亞婷,唐燕葵. 分析化學. 2013(08)
[7]聚環(huán)氧琥珀酸(PESA)對高硬度廢水生物處理系統(tǒng)的作用[J]. 趙凱,孔秀琴,邢春霞,鄧愛云. 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 2013(03)
[8]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桉樹葉、皮、軀干、根中硒含量[J]. 曾超,陸建平,譚芳維,錢建平,唐燕葵. 廣西植物. 2013(02)
[9]聚環(huán)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的阻垢性能研究[J]. 沙亞東,陳東升,魏無際,韋遠揚,周永璋,徐寧,韓萍芳. 工業(yè)水處理. 2013(01)
[10]無磷復配緩蝕阻垢劑在循環(huán)冷卻水處理中的應用[J]. 方正輝,易雪靜. 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4)
博士論文
[1]聚天冬氨酸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其緩蝕阻垢性能研究[D]. 楊玉華.蘭州交通大學 2016
[2]無磷阻垢緩蝕劑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D]. 曾建平.南京理工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烷基環(huán)氧羧酸鹽的合成及羧酸官能團靜動態(tài)阻垢性能的研究[D]. 崔凱.蘭州交通大學 2016
[2]新型復配阻垢緩蝕劑的研制及其性能評價[D]. 任元明.中國海洋大學 2015
[3]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合成方法及性能研究[D]. 王海棠.黑龍江大學 2010
[4]聚環(huán)氧琥珀酸環(huán)氧化條件優(yōu)化及阻垢劑性能評價方法研究[D]. 王穎.大連交通大學 2009
[5]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其復配物的性能研究[D]. 張建.蘭州交通大學 2007
[6]綠色阻垢劑聚環(huán)氧琥珀酸的合成及阻垢機理研究[D]. 高書峰.四川大學 2007
[7]新型高效銅緩蝕阻垢劑研究[D]. 王效斌.北京化工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468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2468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