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火炸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1 17:01
目前,在國內(nèi)高濃度火炸藥廢水處理行業(yè)中,主要處理以小分子HMX單質(zhì)炸藥廢水為代表。由于炸藥中HMX、吡啶、吡嗪、胺離子、氯離子及無機鹽類等各種成分并存,使得廢水成分復雜,并具有酸度大、有污染物濃度高、難以生化的特點,國內(nèi)目前的處理技術相對比較落后。采用傳統(tǒng)的物理化學方法,一方面,廢水中COD無法降解至國家排放標準,另外,高濃度COD和復雜結構的硝化物進入廢水處理生產(chǎn)線的生化工序,將會給系統(tǒng)造成嚴重破壞,使系統(tǒng)無法維持良好的生化狀態(tài)。本文采用物化處理法以及結合臭氧氧化法進行試驗,探索高濃度小分子HMX廢水的處理方案,旨在提高廢水中各類污染物的去除率。試驗結果表明,物化法結合臭氧氧化法的芬頓試劑氧化階段COD濃度平均去除率約為39.2%、臭氧氧化階段COD濃度平均去除率約為42.3%,是聯(lián)合法處理廢水中COD濃度的核心工序。同時,聯(lián)合法對廢水中COD濃度的總去除率為72.1%、硝基苯類物質(zhì)去除率為50.1%、硝胺類物質(zhì)去除率為80.4%、懸浮物濃度去除率76.7%.通過物化結合臭氧氧化為核心的先進預處理技術,能夠使廢水中的關鍵污染物指標COD濃度降低至5000 mg/L以下,達到了國內(nèi)普通...
【文章來源】: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H值對芬頓試劑氧化效果對比圖
圖 2.4 聯(lián)合沉淀法對 SS 濃度的去除效果2.4.4 試驗討論(1)本次試驗中小分子 HMX 廢水的進水酸度平均值為 0.29%,通過在酸度調(diào)節(jié)池控制加堿量將廢水 PH 值調(diào)整值為 3.3 左右,達到了進入芬頓試劑氧化池的必要工藝條件。(2)在芬頓試劑氧化處理過程,嚴格按試驗要求采用 [H2O2]:[Fe2+]為 20:1的體積比投加藥劑,其氧化反應原理主要是通過 Fe2+和 H2O2 之間發(fā)生鏈式反應,催化生成 OH,利用 OH 氧化分解高濃度 HMX 廢水中各類有機污染物。由于羥基自由基( OH)一旦形成,會誘發(fā)一系列的自由基鏈反應去攻擊廢水中的各種污染物,直至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礦物鹽,因此大幅降低了廢水 COD 濃度。(3)沉淀池采用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及聚合氯化鋁聯(lián)合投加的優(yōu)化沉淀法,取得了良好的廢水絮凝、沉淀效果。其反應原理主要是以聚合氯化鋁作為助凝劑使廢水中的大分子懸浮物迅速聚合,再通過聚丙烯線作為絮凝劑將已經(jīng)聚合的懸浮物快速
圖 3.3 臭氧氧化處理去除率對比圖由上圖可以看出 3#塔與 1#塔廢對比,廢水中 COD、DNT、RDX、SS 濃度的去除率分別降提高了 5.6%、13.2%、23.2%、16.9%。因此,通過優(yōu)化試驗驗證了采用臭氧- 活性炭為更加優(yōu)良的臭氧氧化處理方法。優(yōu)化后的臭氧氧化法對沉淀池出水的 COD 濃度去除率為 42.9%、硝基苯類物質(zhì)去除率為 33.5%、硝胺類物質(zhì)去除率 73.1%、懸浮物濃度去除率 42.4%。同時,氧化塔出水各項污染物指標均在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內(nèi)。3.4.4 試驗討論(1)在本次聯(lián)合試驗的物化處理單元,小分子 HMX 廢水的進水酸度平均值為0.38%,通過在酸度調(diào)節(jié)池控制加堿量將廢水 PH 值調(diào)整值為 3.29 左右,為優(yōu)化后的PH 值為 3.0-3.5 的工藝進水條件。芬頓試劑氧化處理大幅降低了廢水 COD 濃度。沉淀池采用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及聚合氯化鋁聯(lián)合投加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廢水絮凝、沉淀效果,本次實驗廢水進出水懸浮物濃度去除率達到了 59.5%。(2)采用臭氧- 活性炭的優(yōu)化工藝方法對比單純的臭氧氧化具有更佳的氧化效果,同時證明了該方法對小分子 HMX 廢水中各類污染物具有優(yōu)良的去除效果。該工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芬頓氧化法處理水中酸性品紅的研究[J]. 歐曉霞,張鳳杰,王崇,關東,馬麗娟,闕麗華.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0(07)
[2]芬頓試劑處理苯酚廢水的實驗研究[J]. 姜波,李芬,劉碩. 黑龍江環(huán)境通報. 2009(04)
[3]臭氧預氧化在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J]. 譚娟,于衍真,馮巖. 江蘇化工. 2008(01)
[4]曝氣內(nèi)電解—臭氧法預處理皂素廢水的研究[J]. 徐朝輝,劉小玉,童蕾,萬端極,趙中一,于萍. 工業(yè)水處理. 2006(10)
[5]芬頓試劑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J]. 伏廣龍,徐國想,祝春水,張猛.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06(08)
[6]電解和臭氧技術在染料廢水處理中的實踐[J]. 顏海波,孫興富.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06(07)
[7]組合預氧化強化生物炭濾池處理微污染原水[J]. 秦慶東,馬軍,查人光,沈莉萍,王春,朱海濤. 中國給水排水. 2006(13)
[8]焦化廠生化外排水的臭氧強化混凝實驗研究[J]. 周濤,魏松波,吳曉輝,王嘉,吳高明,陸曉華. 應用化工. 2006(02)
[9]臭氧生物活性炭法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中的試驗研究[J]. 胡志光,昌晶,常愛玲,惠遠峰.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 2006(01)
[10]臭氧預氧化與混凝聯(lián)用工藝處理低溫微污染水的試驗研究[J]. 傅金祥,梁建浩,楊濤,陳正清,薛飛.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5)
碩士論文
[1]生化—物化法處理混合炸藥廢水研究[D]. 李綱.四川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93227
【文章來源】: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PH值對芬頓試劑氧化效果對比圖
圖 2.4 聯(lián)合沉淀法對 SS 濃度的去除效果2.4.4 試驗討論(1)本次試驗中小分子 HMX 廢水的進水酸度平均值為 0.29%,通過在酸度調(diào)節(jié)池控制加堿量將廢水 PH 值調(diào)整值為 3.3 左右,達到了進入芬頓試劑氧化池的必要工藝條件。(2)在芬頓試劑氧化處理過程,嚴格按試驗要求采用 [H2O2]:[Fe2+]為 20:1的體積比投加藥劑,其氧化反應原理主要是通過 Fe2+和 H2O2 之間發(fā)生鏈式反應,催化生成 OH,利用 OH 氧化分解高濃度 HMX 廢水中各類有機污染物。由于羥基自由基( OH)一旦形成,會誘發(fā)一系列的自由基鏈反應去攻擊廢水中的各種污染物,直至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礦物鹽,因此大幅降低了廢水 COD 濃度。(3)沉淀池采用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及聚合氯化鋁聯(lián)合投加的優(yōu)化沉淀法,取得了良好的廢水絮凝、沉淀效果。其反應原理主要是以聚合氯化鋁作為助凝劑使廢水中的大分子懸浮物迅速聚合,再通過聚丙烯線作為絮凝劑將已經(jīng)聚合的懸浮物快速
圖 3.3 臭氧氧化處理去除率對比圖由上圖可以看出 3#塔與 1#塔廢對比,廢水中 COD、DNT、RDX、SS 濃度的去除率分別降提高了 5.6%、13.2%、23.2%、16.9%。因此,通過優(yōu)化試驗驗證了采用臭氧- 活性炭為更加優(yōu)良的臭氧氧化處理方法。優(yōu)化后的臭氧氧化法對沉淀池出水的 COD 濃度去除率為 42.9%、硝基苯類物質(zhì)去除率為 33.5%、硝胺類物質(zhì)去除率 73.1%、懸浮物濃度去除率 42.4%。同時,氧化塔出水各項污染物指標均在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內(nèi)。3.4.4 試驗討論(1)在本次聯(lián)合試驗的物化處理單元,小分子 HMX 廢水的進水酸度平均值為0.38%,通過在酸度調(diào)節(jié)池控制加堿量將廢水 PH 值調(diào)整值為 3.29 左右,為優(yōu)化后的PH 值為 3.0-3.5 的工藝進水條件。芬頓試劑氧化處理大幅降低了廢水 COD 濃度。沉淀池采用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及聚合氯化鋁聯(lián)合投加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廢水絮凝、沉淀效果,本次實驗廢水進出水懸浮物濃度去除率達到了 59.5%。(2)采用臭氧- 活性炭的優(yōu)化工藝方法對比單純的臭氧氧化具有更佳的氧化效果,同時證明了該方法對小分子 HMX 廢水中各類污染物具有優(yōu)良的去除效果。該工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芬頓氧化法處理水中酸性品紅的研究[J]. 歐曉霞,張鳳杰,王崇,關東,馬麗娟,闕麗華.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10(07)
[2]芬頓試劑處理苯酚廢水的實驗研究[J]. 姜波,李芬,劉碩. 黑龍江環(huán)境通報. 2009(04)
[3]臭氧預氧化在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J]. 譚娟,于衍真,馮巖. 江蘇化工. 2008(01)
[4]曝氣內(nèi)電解—臭氧法預處理皂素廢水的研究[J]. 徐朝輝,劉小玉,童蕾,萬端極,趙中一,于萍. 工業(yè)水處理. 2006(10)
[5]芬頓試劑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J]. 伏廣龍,徐國想,祝春水,張猛.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06(08)
[6]電解和臭氧技術在染料廢水處理中的實踐[J]. 顏海波,孫興富.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06(07)
[7]組合預氧化強化生物炭濾池處理微污染原水[J]. 秦慶東,馬軍,查人光,沈莉萍,王春,朱海濤. 中國給水排水. 2006(13)
[8]焦化廠生化外排水的臭氧強化混凝實驗研究[J]. 周濤,魏松波,吳曉輝,王嘉,吳高明,陸曉華. 應用化工. 2006(02)
[9]臭氧生物活性炭法在飲用水深度處理中的試驗研究[J]. 胡志光,昌晶,常愛玲,惠遠峰.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 2006(01)
[10]臭氧預氧化與混凝聯(lián)用工藝處理低溫微污染水的試驗研究[J]. 傅金祥,梁建浩,楊濤,陳正清,薛飛.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5)
碩士論文
[1]生化—物化法處理混合炸藥廢水研究[D]. 李綱.四川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932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0932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