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抗磨劑清潔化合成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7 05:41
【摘要】:隨著環(huán)保法規(guī)的日趨嚴格,石油產(chǎn)品的清潔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柴油發(fā)動機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降低柴油的硫含量可減少柴油發(fā)動機污染物CH、CO的排放,同時可吸入顆粒物(PM)的排放也可降低,對環(huán)保日趨嚴格的今天尤為重要,已成為清潔柴油的發(fā)展方向。煉油過程中伴隨著以脫硫為目的苛刻加氫工藝進行,柴油中的極性含氮、含氧化合物及多環(huán)芳烴等天然存在的潤滑物質(zhì)含量也隨之脫除降低,導致柴油潤滑性衰減。添加柴油潤滑添加劑(即抗磨劑)是彌補加氫柴油潤滑性不足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直接加入柴油中的抗磨劑其不同的化學組成、使用性能會直接影響柴油的組成、發(fā)動機的使用和污染物排放。隨著國Ⅳ、國Ⅴ柴油的推廣,抗磨劑用量增加范圍擴大,抗磨劑的清潔性對柴油清潔性影響日益變大。本文結(jié)合綠色化工的基本理念和清潔抗磨劑結(jié)構(gòu)組成,從原料、催化劑、生產(chǎn)工藝等方面入手,研究了一種清潔柴油抗磨劑的合成方法。本論文闡述了柴油抗磨劑清潔化合成的背景及意義,綜述了抗磨劑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并就清潔原料和工藝方法合成抗磨劑進行了研究。確定脂肪酸酯型抗磨劑為目標產(chǎn)品,選擇一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甘油為酯化反應原料在釜式反應器反應,選擇對甲苯磺酸為反應催化劑,二甲苯為攜水劑。解決了柴油抗磨劑含有硫、氮、氯、硼和金屬等不清潔物質(zhì)的問題,滿足柴油抗磨劑技術要求的各項指標,潤滑效果優(yōu)異。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曲面響應法確定了反應的最佳酸醇摩爾比1.51、催化劑用量(0.58%以油酸計)、攜水劑(2%)、反應溫度142.8℃、反應時間4.2h、反應壓力0.01MPa,反應結(jié)束后對產(chǎn)物進行水洗干燥,測定產(chǎn)率98%以上,對合成產(chǎn)物進行表征滿足了柴油抗磨潤滑性的要求、對柴油其他性質(zhì)無影響的同時做到了最大清潔性,對柴油清潔化發(fā)展意義重大。
【圖文】:
反應裝置簡圖
實驗室反應裝置圖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E624.81
【圖文】:
反應裝置簡圖
實驗室反應裝置圖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E624.8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邊巖慶;陶文;;石油的微生物降解過程中膠質(zhì)瀝青質(zhì)的分子結(jié)構(gòu)變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10年01期
2 陳盛j,羅宇,黃川,黃本生;汽車尾氣三效催化轉(zhuǎn)化器及其最新進展[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9期
3 郭太勤;劉雙紅;王昆;蔣明俊;;低硫柴油潤滑添加劑[J];合成潤滑材料;2006年01期
4 蘇榮國,牟伯中,王修林,倪方天,周嘉璽;微生物對石油烴的降解機理及影響因素[J];化工環(huán)保;2001年04期
5 林寶華;沈本賢;趙基鋼;;超低硫加氫柴油潤滑性能的預測模型[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6 夏詠梅,章克昌;無溶劑體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單甘酯的研究[J];化學通報;2001年05期
7 馬鴻賓;李淑芬;王渤洋;王景娜;田松江;;三油酸甘油酯與甲醇酯交換反應熱力學分析[J];化學工程;2010年05期
8 李淑賢,張福剛,張敬強;酯化反應催化劑的研究與展望[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9 趙立芳,姜波;酯化反應中催化劑研究新進展[J];江蘇化工;2004年04期
10 周禾,李方實;鈦酸四丁酯催化合成硝基卡因的研究[J];江蘇化工;2004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何效平;高速重負荷柴油機油及其抗磨性的研究[D];長安大學;2000年
2 王q,
本文編號:26680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6680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