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BSILON的AP1000核電站給水泵在給水管路位置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8 12:53
針對AP1000核電站二回路回熱系統(tǒng),高壓加熱器(簡稱高加)汽水兩側(cè)壓差較大,提出改變給水泵位置的兩種方案。考慮到給水泵位置改變的可靠性問題,計算、比較兩種方案的有效汽蝕余量,確保核電機組給水泵能夠長期安全運行。利用EBSILON仿真軟件搭建模型,分別對TMCR、90%THA、70%THA、50%THA工況下模擬仿真運行,比較和分析兩種方案的熱經(jīng)濟性,認為優(yōu)選將給水泵移至7號高加出口給水管道上的方案,該方案在TMCR工況供電熱耗率降低3.335kJ/(kW·h),在變工況運行時隨機組負荷的降低熱經(jīng)性增加,50%THA供電熱耗率下降值達到5.818kJ/(kW·h)。
【文章來源】:汽輪機技術. 2020,62(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原系統(tǒng)
方案一:給水泵移至兩臺高加之間。如圖2所示,除氧器的出口給水依次經(jīng)過前置泵、6號高加,而后經(jīng)過給水泵升壓后進入7號高加,最終流入蒸汽發(fā)生器中。方案二: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如圖3所示,除氧器的出口給水依次經(jīng)過前置泵、6號高加、7號高加,而后經(jīng)過給水泵輸至蒸汽發(fā)生器中。
方案二: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如圖3所示,除氧器的出口給水依次經(jīng)過前置泵、6號高加、7號高加,而后經(jīng)過給水泵輸至蒸汽發(fā)生器中。1.2 給水泵位置改變方案可靠性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主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后小機供汽分析[J]. 裴丹,呂風臣,唐明鵬,張建志. 山東工業(yè)技術. 2018(19)
[2]主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方法及熱經(jīng)濟性研究[J]. 周蘭欣,陳龍,周二奇.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16(01)
[3]超超臨界機組主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方法研究[J]. 周蘭欣,陳龍. 汽輪機技術. 2015(05)
[4]高壓加熱器泄漏事故的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J]. 王春禮,劉鵬旭.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12(05)
[5]U型管開裂失效分析[J]. 何家勝,危衛(wèi),彭丹柳,楊紅,朱光強. 壓力容器. 2007(05)
[6]一種提高大機組高壓加熱器可靠性的設想[J]. 周蘭欣,張明智,楊祥良,李守倫,姚雅秋. 熱力發(fā)電. 2002(06)
[7]高壓加熱器管子泄漏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J]. 趙輝,翁志明,李波.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0(05)
本文編號:3289612
【文章來源】:汽輪機技術. 2020,62(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原系統(tǒng)
方案一:給水泵移至兩臺高加之間。如圖2所示,除氧器的出口給水依次經(jīng)過前置泵、6號高加,而后經(jīng)過給水泵升壓后進入7號高加,最終流入蒸汽發(fā)生器中。方案二: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如圖3所示,除氧器的出口給水依次經(jīng)過前置泵、6號高加、7號高加,而后經(jīng)過給水泵輸至蒸汽發(fā)生器中。
方案二: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如圖3所示,除氧器的出口給水依次經(jīng)過前置泵、6號高加、7號高加,而后經(jīng)過給水泵輸至蒸汽發(fā)生器中。1.2 給水泵位置改變方案可靠性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主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后小機供汽分析[J]. 裴丹,呂風臣,唐明鵬,張建志. 山東工業(yè)技術. 2018(19)
[2]主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方法及熱經(jīng)濟性研究[J]. 周蘭欣,陳龍,周二奇.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16(01)
[3]超超臨界機組主給水泵移至高加出口方法研究[J]. 周蘭欣,陳龍. 汽輪機技術. 2015(05)
[4]高壓加熱器泄漏事故的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J]. 王春禮,劉鵬旭.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12(05)
[5]U型管開裂失效分析[J]. 何家勝,危衛(wèi),彭丹柳,楊紅,朱光強. 壓力容器. 2007(05)
[6]一種提高大機組高壓加熱器可靠性的設想[J]. 周蘭欣,張明智,楊祥良,李守倫,姚雅秋. 熱力發(fā)電. 2002(06)
[7]高壓加熱器管子泄漏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J]. 趙輝,翁志明,李波.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00(05)
本文編號:32896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kxlw/32896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