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子湮沒譜學在金屬材料氫/氦行為研究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7-03 10:51
用于核反應堆的金屬結構材料中氫/氦泡的前軀體——(氫/氦)-空位復合體的形成受到溫度、輻照劑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研究其在材料中的形成和演化行為對氣泡形核的理解及先進核反應堆材料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分辨率的局限,這種原子尺度的微結構很難用電鏡等常規(guī)方法進行表征,以致于該問題的研究上可利用的數據相對較少.正電子湮沒譜學是一種研究材料中微觀缺陷的特色表征方法,近些年來慢正電子束流和新型核探測譜儀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基于慢束發(fā)展起來的多種實驗測試方法的改進,使正電子湮沒技術應用已拓展到金屬材料中氫/氦行為的研究領域,在金屬材料表面氫/氦輻照損傷的研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國內外相關進展以及本課題組的一些研究成果評述了正電子湮沒譜學在金屬材料氫氦行為研究中的應用,著重討論了正電子湮沒壽命譜、多普勒展寬譜、符合多普勒展寬三種測量方法在如下金屬材料氫/氦行為研究中的優(yōu)勢:1)氫/氦氣泡尺寸和濃度的估算; 2)高能氫/氦離子輻照損傷缺陷及缺陷的退火、時效的演化行為; 3)不同形變程度樣品中氫/氦與形變缺陷的相互作用; 4)不同能量或劑量氫/氦離子輻照對材料造成的損傷以及氫氦協(xié)同作用...
【文章來源】:物理學報. 2020,69(17)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頁數】:1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正電子束流技術在金屬/合金微觀缺陷研究中的應用[J]. 胡遠超,曹興忠,李玉曉,張鵬,靳碩學,盧二陽,于潤升,魏龍,王寶義. 物理學報. 2015(24)
本文編號:3262440
【文章來源】:物理學報. 2020,69(17)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頁數】:15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正電子束流技術在金屬/合金微觀缺陷研究中的應用[J]. 胡遠超,曹興忠,李玉曉,張鵬,靳碩學,盧二陽,于潤升,魏龍,王寶義. 物理學報. 2015(24)
本文編號:32624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kxlw/32624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