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結構隔震試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M623;TU35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學海;國際結構隔震、消能與控制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J];世界地震工程;1999年02期
2 林穎;國際結構隔震、消能與控制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J];特種結構;1999年04期
3 田靈燕;;周福霖:采用結構隔震技術可減輕地震造成的影響[J];中國水利;2008年11期
4 趙天一;李慶偉;袁光英;;雙向水平地震激勵下結構隔震控制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2年10期
5 韓淼,王亮;主體結構隔震的二次結構減振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3期
6 ;行業(yè)信息[J];鋼結構;2008年03期
7 岳宏亮;姚維盛;羅獻燕;;簡析結構隔震技術的特點及適用性[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S1期
8 盧華喜;梁平英;尚守平;朱志輝;;基于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結構隔震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9 郭靳時,孔楓,孫健;結構隔震設計方法與應用[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王彩華;吳劍鋒;;框架結構隔震前后的地震響應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王林建;劉樹堂;;工程結構隔震理論與技術[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9年
2 邱法維;潘景龍;;采用耗能柔性層的結構隔震分析[A];第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3年
3 趙偉;薛素鐸;李雄彥;祝天瑞;;摩擦擺支座的滑道半徑對結構隔震性能影響分析[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米曉玲;譚平;沈朝勇;王光潔;王海明;涂偉榮;;高層建筑結構隔震設計方法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5 趙偉;薛素鐸;李雄彥;祝天瑞;;摩擦擺支座的摩擦系數(shù)對結構隔震性能影響分析[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7年
6 韓傳峰;施衛(wèi)星;李正升;;框架結構隔震性能對比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卷)[C];1997年
7 崔衍斌;劉海卿;;基于SMA絞線-橡膠復合支座的雙向張弦梁結構隔震分析[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左朝勝邋通訊員 朱玉尊;災后重建結構隔震技術大有用武之地[N];科技日報;2008年
2 記者 劉潔秋 黃興偉;強震無人死亡,“幸運”并非偶然[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孔德睿;核電結構隔震試驗研究[D];廣州大學;2015年
2 曾聰;昆明新機場航站樓關鍵減隔震技術之上柔下剛結構隔震效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021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hkxlw/270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