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流域未來氣候變化及其對典型入湖河流徑流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02:47
目前,全球氣候變化的速度正在加快,由氣候變化可能引發(fā)的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水文循環(huán)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氣溫和降水變化可能會導致極端水文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增加。南四湖是華北地區(qū)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集防洪、除澇、供水等于一體的多功能湖泊,同時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最重要的調蓄場所,對當?shù)亟洕⑸鐣l(fā)展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鑒于南四湖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研究氣候變化對南四湖流域徑流的影響。本文選取南四湖流域兩個典型入湖河流(洙趙新河、泗河流域)為研究區(qū),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流域徑流的影響。首先,將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應用于研究區(qū)域,通過SWAT-CUP軟件校準模型,使模型滿足適用性標準,并且對參數(shù)進行敏感性分析;其次,通過實測氣象數(shù)據(jù)和NCEP再分析數(shù)據(jù),建立SDSM降尺度模型在研究區(qū)域預報因子與預報量之間的統(tǒng)計關系,并驗證其模擬的準確性;然后,將CMIP5模式中的中低排放情景(RCP4.5)和高排放情景(RCP8.5)輸入到率定好的SDSM模型中,預測并分析研究區(qū)域未來的氣候變化情況;最后,用未來氣候數(shù)據(jù)驅動已驗證的SWAT模型,得到未來流域的徑流情況,分析流域徑流對氣候變化...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路線圖??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研究區(qū)概況及模型原理??2.1南四湖流域概況??2.1.1自然概況??南四湖流域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子流域,緯度和經度范圍分別為34°?24’?35°??59'?N,?114°?52'? ̄117°?42'?E,流域總面積約31,700km2,其中湖面面積約1266??km2。南四湖流域主要地跨魯、蘇兩省,流域大部分位于山東省,主要涉及濟寧、??菏澤和棗莊三市,南部部分流域位于江蘇省。入湖河流有50多條。南四湖流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如圖2-丨所示。??.v'-\??-:
GDP為37688元。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流域內各產業(yè)的比例也在逐漸優(yōu)化,??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比例由2001年的24.1:42.9:33.0調整為2015年??的10.4:50.2:39.5。流域主要涉及的城市GDP總量對比如圖2-2所示,濟寧市的??GDP遠遠高于菏澤與棗莊兩市,而菏澤市在2012年完成對棗莊市的超越。??■濟寧澤■棗莊??4500??4000??3500??G?3000??2500??^?2000??g?1500??5:?L.?I,.?I.i?In?lil?ll?ll?ll?I?I??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份??圖2-2南四湖流域主要城市GDP總量對比??2.2?SWAT模型原理??2.2.1產匯流模型??SWAT是一種連續(xù)的、半分布式的、基于物理的水文模型,以HRU作為最??小響應單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CMIP5模式和SDSM的贛江流域未來氣候變化情景預估[J]. 劉衛(wèi)林,熊翰林,劉麗娜,朱圣男,陳祥.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2]基于SWAT模型的衢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徑流模擬研究[J]. 渠勇建,成向榮,虞木奎,吳初平,袁位高.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1)
[3]CMIP5全球氣候模式對中國黃河流域氣候模擬能力的評估[J]. 周文翀,韓振宇. 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 2018(06)
[4]基于修正SWAT模型的巖溶地區(qū)非點源污染模擬初探——以橫港河流域為例[J]. 賴格英,易姝琨,劉維,盛盈盈,彭小娟,熊家慶,潘思怡,吳青. 湖泊科學. 2018(06)
[5]三個全球氣候模式對中國氣溫季節(jié)變化模擬能力的空間差異特征分析[J]. 盧曉菲,任傳友,王艷華,崔鳳茜,蘆曉彤,宮詔健. 干旱區(qū)地理. 2018(05)
[6]未來氣候情境下渭河流域陜西段非點源污染負荷響應[J]. 劉吉開,萬甜,程文,任杰輝,陳瑤. 水土保持通報. 2018(04)
[7]CMADS與傳統(tǒng)氣象站數(shù)據(jù)驅動下的SWAT模型模擬效果評價——以苦水河流域為例[J]. 張春輝,王炳亮.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18(06)
[8]基于SWAT模型的烏魯木齊河上游土地利用和氣候變化對徑流的影響[J]. 祖拜代·木依布拉,師慶東,普拉提·莫合塔爾,張潤. 生態(tài)學報. 2018(14)
[9]基于CMIP5模式的干旱內陸河流域未來氣候變化預估[J]. 祁曉凡,李文鵬,李海濤,劉宏偉. 干旱區(qū)地理. 2017(05)
[10]氣候變化對淮河流域水資源及極端洪水事件的影響[J]. 金君良,何健,賀瑞敏,劉翠善,張建云,王國慶,鮑振鑫. 地理科學. 2017(08)
博士論文
[1]氣候變化對流域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影響的研究[D]. 郭靖.武漢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L-THIA模型的南四湖流域非點源污染時空演變研究[D]. 尹樂.山東師范大學 2016
[2]南四湖上級湖水生態(tài)狀況綜合評價[D]. 解文靜.山東大學 2016
[3]長江流域上游非點源污染及其對水文過程的響應研究[D]. 張桂軻.清華大學 2016
[4]南水北調通水對南四湖水環(huán)境安全的影響研究分析[D]. 王志塏.山東建筑大學 2016
[5]基于統(tǒng)計降尺度的氣候變化水資源影響研究[D]. 姚藝.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2016
[6]山東省南四湖流域水資源供需格局分析[D]. 龐志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5
[7]基于SWAT模型的浙江省安吉縣西苕溪流域非點源污染研究[D]. 吳一鳴.浙江大學 2013
[8]WASP水質模型在南水北調東線南四湖水質預測中的應用[D]. 陳珊.青島理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587650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技術路線圖??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章研究區(qū)概況及模型原理??2.1南四湖流域概況??2.1.1自然概況??南四湖流域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子流域,緯度和經度范圍分別為34°?24’?35°??59'?N,?114°?52'? ̄117°?42'?E,流域總面積約31,700km2,其中湖面面積約1266??km2。南四湖流域主要地跨魯、蘇兩省,流域大部分位于山東省,主要涉及濟寧、??菏澤和棗莊三市,南部部分流域位于江蘇省。入湖河流有50多條。南四湖流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如圖2-丨所示。??.v'-\??-:
GDP為37688元。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流域內各產業(yè)的比例也在逐漸優(yōu)化,??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比例由2001年的24.1:42.9:33.0調整為2015年??的10.4:50.2:39.5。流域主要涉及的城市GDP總量對比如圖2-2所示,濟寧市的??GDP遠遠高于菏澤與棗莊兩市,而菏澤市在2012年完成對棗莊市的超越。??■濟寧澤■棗莊??4500??4000??3500??G?3000??2500??^?2000??g?1500??5:?L.?I,.?I.i?In?lil?ll?ll?ll?I?I??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份??圖2-2南四湖流域主要城市GDP總量對比??2.2?SWAT模型原理??2.2.1產匯流模型??SWAT是一種連續(xù)的、半分布式的、基于物理的水文模型,以HRU作為最??小響應單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CMIP5模式和SDSM的贛江流域未來氣候變化情景預估[J]. 劉衛(wèi)林,熊翰林,劉麗娜,朱圣男,陳祥.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2]基于SWAT模型的衢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徑流模擬研究[J]. 渠勇建,成向榮,虞木奎,吳初平,袁位高.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1)
[3]CMIP5全球氣候模式對中國黃河流域氣候模擬能力的評估[J]. 周文翀,韓振宇. 氣象與環(huán)境學報. 2018(06)
[4]基于修正SWAT模型的巖溶地區(qū)非點源污染模擬初探——以橫港河流域為例[J]. 賴格英,易姝琨,劉維,盛盈盈,彭小娟,熊家慶,潘思怡,吳青. 湖泊科學. 2018(06)
[5]三個全球氣候模式對中國氣溫季節(jié)變化模擬能力的空間差異特征分析[J]. 盧曉菲,任傳友,王艷華,崔鳳茜,蘆曉彤,宮詔健. 干旱區(qū)地理. 2018(05)
[6]未來氣候情境下渭河流域陜西段非點源污染負荷響應[J]. 劉吉開,萬甜,程文,任杰輝,陳瑤. 水土保持通報. 2018(04)
[7]CMADS與傳統(tǒng)氣象站數(shù)據(jù)驅動下的SWAT模型模擬效果評價——以苦水河流域為例[J]. 張春輝,王炳亮.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18(06)
[8]基于SWAT模型的烏魯木齊河上游土地利用和氣候變化對徑流的影響[J]. 祖拜代·木依布拉,師慶東,普拉提·莫合塔爾,張潤. 生態(tài)學報. 2018(14)
[9]基于CMIP5模式的干旱內陸河流域未來氣候變化預估[J]. 祁曉凡,李文鵬,李海濤,劉宏偉. 干旱區(qū)地理. 2017(05)
[10]氣候變化對淮河流域水資源及極端洪水事件的影響[J]. 金君良,何健,賀瑞敏,劉翠善,張建云,王國慶,鮑振鑫. 地理科學. 2017(08)
博士論文
[1]氣候變化對流域水循環(huán)和水資源影響的研究[D]. 郭靖.武漢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L-THIA模型的南四湖流域非點源污染時空演變研究[D]. 尹樂.山東師范大學 2016
[2]南四湖上級湖水生態(tài)狀況綜合評價[D]. 解文靜.山東大學 2016
[3]長江流域上游非點源污染及其對水文過程的響應研究[D]. 張桂軻.清華大學 2016
[4]南水北調通水對南四湖水環(huán)境安全的影響研究分析[D]. 王志塏.山東建筑大學 2016
[5]基于統(tǒng)計降尺度的氣候變化水資源影響研究[D]. 姚藝.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2016
[6]山東省南四湖流域水資源供需格局分析[D]. 龐志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5
[7]基于SWAT模型的浙江省安吉縣西苕溪流域非點源污染研究[D]. 吳一鳴.浙江大學 2013
[8]WASP水質模型在南水北調東線南四湖水質預測中的應用[D]. 陳珊.青島理工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5876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5876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