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遙感數(shù)據的疏勒河上游山區(qū)流域2000-2015年冰川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2 00:32
冰川是冰凍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冰川持續(xù)退縮,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冰川總面積減少約18%。冰川融水是我國西北干旱區(qū)內陸河流域的重要水資源組成,在疏勒河流域冰川融水對出山徑流的貢獻約為38%。同時,許多冰川災害例如冰川躍動、冰川消融或者冰湖潰決而形成洪水以及冰川泥石流等都是由冰川變化造成。因而對于冰川變化進行研究顯得極為重要。當前開展的研究中關于冰川長度和面積變化的較多,但冰川厚度和體積(儲量)變化的研究還比較缺乏,對疏勒河上游山區(qū)流域近期的冰川儲量變化研究更是空白。本研究基于2000-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遙感影像對疏勒河上游流域的冰川面積變化進行分析,同時利用SRTM和資源三號衛(wèi)星立體像對等多源遙感數(shù)據對冰川的冰面高程及冰儲量變化進行了研究,并對不同來源遙感數(shù)據獲取的冰川變化誤差,以及不同時期冰面高程變化的改正算法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1)疏勒河上游流域山區(qū)在2015年共有面積大于0.01 km2的冰川510條,總面積435.0 km2。疏勒河上游流域冰川以面積小于0.1 km2的數(shù)量最多,共有228條(44.7%),不過由于冰川面積均較小,只占冰川總面積的...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冰川監(jiān)測與調查
1.2.2 冰川面積遙感監(jiān)測方法
1.2.3 冰面儲量變化研究方法
1.3 研究內容和思路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1.3.3 技術路線
1.4 論文結構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和數(shù)據
2.1 研究區(qū)概況
2.2 數(shù)據
2.2.1 冰川面積遙感數(shù)據源
2.2.2 DEMs的不同來源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冰川研究方法
3.1 冰川面積提取方法
3.1.1 冰川面積提取
3.1.2 面積誤差估計
3.2 冰面高程變化提取
3.2.1 基于光學立體像對提取DEM原理
3.2.2 DEM提取
3.2.3 不同DEMs差值校正算法
3.3 冰儲量變化計算
3.3.1 冰儲量計算
3.3.2 冰儲量誤差校正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疏勒河上游流域冰川面積變化分析
4.1 疏勒河上游流域冰川分布變化
4.2 不同規(guī)模冰川變化特征分析
4.3 與中國其它地區(qū)冰川變化對比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疏勒河上游流域冰面高程變化
5.1 疏勒河流域冰面高程變化
5.2 與其它地區(qū)冰面高程變化對比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典型冰川變化分析
6.1 5Y444G0008冰川變化
6.2 5Y445G0020冰川變化
6.3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2 討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山地冰川信息提取技術研究[J]. 趙健赟,彭軍還.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2]近50年來祁連山冰川變化——基于中國第一、二次冰川編目數(shù)據[J]. 孫美平,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 地理學報. 2015(09)
[3]基于HJ-1B衛(wèi)星數(shù)據的疏勒河上游流域地表溫度反演[J]. 萇亞平,種丹,李浩杰,秦甲,張世強. 冰川凍土. 2015(04)
[4]疏勒河上游河流地貌特征及其演化[J]. 褚永彬,朱利東,陳偉,張建國,楊文光,陶剛. 第四紀研究. 2015 (02)
[5]Glacier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in the West Kunlun Shan[J]. BAO Wei-jia,LIU Shi-yin,WEI Jun-feng,GUO Wan-q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02)
[6]Mass Loss from Glaciers in the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between 1959 and 2008 Revealed Based on Historical Maps, SRTM, and ASTER Images[J]. WEI Jun-feng,LIU Shi-yin,XU Jun-li,GUO Wan-qin,BAO Wei-jia,SHANGGUAN Dong-hui,JIANG Zong-l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02)
[7]冰凍圈水循環(huán)在全球尺度的水文效應[J]. 丁永建,張世強. 科學通報. 2015(07)
[8]基于第二次冰川編目的中國冰川現(xiàn)狀[J]. 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上官冬輝,魏俊鋒,鮑偉佳,吳立宗. 地理學報. 2015(01)
[9]近50年來疏勒河上游氣候變化及其對地表徑流的影響[J]. 徐浩杰,楊太保,張曉曉. 水土保持通報. 2014(04)
[10]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CO2通量觀測研究[J]. 吳灝,葉柏生,吳錦奎,李曼,秦甲,王曉云,王杰. 草業(yè)學報. 2013(04)
博士論文
[1]祁連山區(qū)現(xiàn)代冰川面積變化研究[D]. 田洪陣.蘭州大學 2013
[2]祁連山東段冷龍嶺現(xiàn)代冰川變化研究[D]. 曹泊.蘭州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70988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冰川監(jiān)測與調查
1.2.2 冰川面積遙感監(jiān)測方法
1.2.3 冰面儲量變化研究方法
1.3 研究內容和思路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1.3.3 技術路線
1.4 論文結構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和數(shù)據
2.1 研究區(qū)概況
2.2 數(shù)據
2.2.1 冰川面積遙感數(shù)據源
2.2.2 DEMs的不同來源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冰川研究方法
3.1 冰川面積提取方法
3.1.1 冰川面積提取
3.1.2 面積誤差估計
3.2 冰面高程變化提取
3.2.1 基于光學立體像對提取DEM原理
3.2.2 DEM提取
3.2.3 不同DEMs差值校正算法
3.3 冰儲量變化計算
3.3.1 冰儲量計算
3.3.2 冰儲量誤差校正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疏勒河上游流域冰川面積變化分析
4.1 疏勒河上游流域冰川分布變化
4.2 不同規(guī)模冰川變化特征分析
4.3 與中國其它地區(qū)冰川變化對比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疏勒河上游流域冰面高程變化
5.1 疏勒河流域冰面高程變化
5.2 與其它地區(qū)冰面高程變化對比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典型冰川變化分析
6.1 5Y444G0008冰川變化
6.2 5Y445G0020冰川變化
6.3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2 討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山地冰川信息提取技術研究[J]. 趙健赟,彭軍還.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2]近50年來祁連山冰川變化——基于中國第一、二次冰川編目數(shù)據[J]. 孫美平,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 地理學報. 2015(09)
[3]基于HJ-1B衛(wèi)星數(shù)據的疏勒河上游流域地表溫度反演[J]. 萇亞平,種丹,李浩杰,秦甲,張世強. 冰川凍土. 2015(04)
[4]疏勒河上游河流地貌特征及其演化[J]. 褚永彬,朱利東,陳偉,張建國,楊文光,陶剛. 第四紀研究. 2015 (02)
[5]Glacier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in the West Kunlun Shan[J]. BAO Wei-jia,LIU Shi-yin,WEI Jun-feng,GUO Wan-q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02)
[6]Mass Loss from Glaciers in the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between 1959 and 2008 Revealed Based on Historical Maps, SRTM, and ASTER Images[J]. WEI Jun-feng,LIU Shi-yin,XU Jun-li,GUO Wan-qin,BAO Wei-jia,SHANGGUAN Dong-hui,JIANG Zong-l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02)
[7]冰凍圈水循環(huán)在全球尺度的水文效應[J]. 丁永建,張世強. 科學通報. 2015(07)
[8]基于第二次冰川編目的中國冰川現(xiàn)狀[J]. 劉時銀,姚曉軍,郭萬欽,許君利,上官冬輝,魏俊鋒,鮑偉佳,吳立宗. 地理學報. 2015(01)
[9]近50年來疏勒河上游氣候變化及其對地表徑流的影響[J]. 徐浩杰,楊太保,張曉曉. 水土保持通報. 2014(04)
[10]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CO2通量觀測研究[J]. 吳灝,葉柏生,吳錦奎,李曼,秦甲,王曉云,王杰. 草業(yè)學報. 2013(04)
博士論文
[1]祁連山區(qū)現(xiàn)代冰川面積變化研究[D]. 田洪陣.蘭州大學 2013
[2]祁連山東段冷龍嶺現(xiàn)代冰川變化研究[D]. 曹泊.蘭州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709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4709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