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花耐熱性及化學調控機理的基礎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05 18:06
大麗花(Dahlia pinnata Cav.)為菊科(Compositae)大麗花屬多年生球根花卉,作為世界名花之一,被廣泛栽培應用。因原產于墨西哥高原地區(qū),性喜溫而涼爽的氣候,而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尤其是我國南方省區(qū)的夏季高溫,嚴重影響大麗花的生長發(fā)育,也影響其觀賞價值和園林應用。水楊酸(Salicylic acid,SA)作為重要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能提高多種植物對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抗性,但在大麗花方面則尚未見研究報導。為此,本研究選用大麗花‘單瓣黃’品種,分別以大麗花組培苗、生長期與花期盆栽植株為材料,調查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生長及開花的影響,測定高溫脅迫及水楊酸處理后,其生理生化指標、光合特性以及衰老相關基因XTH的表達變化,通過各項指標分析,獲得大麗花應答高溫及水楊酸對其耐熱性誘導的生理機制,取得的主要實驗結果如下:1.以大麗花組培苗為供試材料,探討了大麗花對高溫脅迫及外源SA作用的生理響應,結果發(fā)現不同濃度SA對大麗花組培苗生長及生根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其中0.05 mmol·L-1 SA能夠促進大麗花組培苗的生根,而更高濃度的SA對大麗花生長及生根表現抑制作用。其...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大麗花資源應用與抗逆性研究概述
1.1.1 大麗花原產地及栽培史
1.1.2 大麗花繁殖方式
1.1.3 大麗花的應用
1.1.4 大麗花抗逆性研究進展
1.2 高溫脅迫對植物傷害的研究進展
1.2.1 高溫脅迫對植物形態(tài)的傷害
1.2.2 高溫對植物生理生化的影響
1.2.3 高溫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1.2.4 植物熱脅迫信號轉導途徑
1.3 水楊酸對植物耐熱性誘導的研究進展
1.3.1 水楊酸的生理作用
1.3.2 水楊酸誘導植物耐熱性研究背景
1.3.3 水楊酸誘導植物耐熱性的可能機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高溫脅迫及外源水楊酸對大麗花生長期生理生化的影響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材料
2.1.2 試驗方法
2.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2.1.4 數據分析
2.2 結果與分析
2.2.1 外源SA對大麗花組培苗生長及生根的影響
2.2.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組培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2.2.3 外源SA誘導盆栽大麗花耐熱性的適宜濃度篩選
2.2.4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盆栽大麗花MDA含量的影響
2.2.5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盆栽大麗花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影響
2.2.6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盆栽大麗花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2.3 討論
2.3.1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組培苗生長生理的影響
2.3.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生長期盆栽苗生理指標的影響
第三章 高溫脅迫及外源水楊酸對大麗花光合特性的影響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材料
3.1.2 試驗設計
3.1.3 SPAD值的測定
3.1.4 光合參數測定方法
3.1.5 數據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外源SA對高溫脅迫下大麗花SPAD值的影響
3.2.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凈光合速率的影響
3.2.3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氣孔導度的影響
3.2.4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胞間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
3.2.5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蒸騰速率的影響
3.3 討論
3.3.1 高溫脅迫下大麗花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
3.3.2 外源SA對高溫脅迫下大麗花光合作用的調節(jié)機制
第四章 外源水楊酸對夏季高溫條件下大麗花開花特性及生理生化的影響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材料
4.1.2 試驗設計
4.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4.1.4 數據分析
4.2 結果與分析
4.2.1 外源SA對夏季開花期大麗花葉色、長勢及葉綠素相對含量的影響
4.2.2 外源SA對夏季高溫下大麗花開花特性的影響
4.2.3 外源SA對夏季開花期大麗花生理指標的影響
4.3 討論
4.3.1 外源SA對夏季開花期大麗花葉部特征及長勢的影響
4.3.2 外源SA對夏季高溫下大麗花開花特性的調節(jié)作用
4.3.3 外源SA對夏季高溫下花期時大麗花生理代謝的影響
第五章 外源水楊酸對高溫脅迫下大麗花XTHS基因表達的影響
5.1 材料與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材料處理
5.1.3 主要儀器與試劑
5.1.4 總RNA的提取
5.1.5 引物設計
5.1.6 cDNA第一條鏈的合成
5.1.7 標準品制備
5.1.8 實時定量PCR
5.1.9 數據處理
5.2 結果與分析
5.2.1 不同處理大麗花花瓣總RNA的質量分析
5.2.2 內參基因和目的基因的RT-PCR擴增結果
5.2.3 內參基因和目的基因的標準曲線
5.2.4 高溫脅迫及外源SA處理對大麗花DpXTH1和DpXTH2表達的影響
5.3 討論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全文結論
6.2 討論
6.2.1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外觀形態(tài)的影響
6.2.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不同發(fā)育狀態(tài)下大麗花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響
6.2.3 高溫脅迫及外源SA與大麗花花瓣衰老之間的關系
6.3 特色與創(chuàng)新
6.4 存在問題及今后課題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英文縮略詞
致謝
本文編號:3919837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大麗花資源應用與抗逆性研究概述
1.1.1 大麗花原產地及栽培史
1.1.2 大麗花繁殖方式
1.1.3 大麗花的應用
1.1.4 大麗花抗逆性研究進展
1.2 高溫脅迫對植物傷害的研究進展
1.2.1 高溫脅迫對植物形態(tài)的傷害
1.2.2 高溫對植物生理生化的影響
1.2.3 高溫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
1.2.4 植物熱脅迫信號轉導途徑
1.3 水楊酸對植物耐熱性誘導的研究進展
1.3.1 水楊酸的生理作用
1.3.2 水楊酸誘導植物耐熱性研究背景
1.3.3 水楊酸誘導植物耐熱性的可能機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高溫脅迫及外源水楊酸對大麗花生長期生理生化的影響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材料
2.1.2 試驗方法
2.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2.1.4 數據分析
2.2 結果與分析
2.2.1 外源SA對大麗花組培苗生長及生根的影響
2.2.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組培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2.2.3 外源SA誘導盆栽大麗花耐熱性的適宜濃度篩選
2.2.4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盆栽大麗花MDA含量的影響
2.2.5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盆栽大麗花滲透調節(jié)物質的影響
2.2.6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盆栽大麗花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2.3 討論
2.3.1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組培苗生長生理的影響
2.3.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生長期盆栽苗生理指標的影響
第三章 高溫脅迫及外源水楊酸對大麗花光合特性的影響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材料
3.1.2 試驗設計
3.1.3 SPAD值的測定
3.1.4 光合參數測定方法
3.1.5 數據分析
3.2 結果與分析
3.2.1 外源SA對高溫脅迫下大麗花SPAD值的影響
3.2.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凈光合速率的影響
3.2.3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氣孔導度的影響
3.2.4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胞間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
3.2.5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蒸騰速率的影響
3.3 討論
3.3.1 高溫脅迫下大麗花光合作用降低的原因
3.3.2 外源SA對高溫脅迫下大麗花光合作用的調節(jié)機制
第四章 外源水楊酸對夏季高溫條件下大麗花開花特性及生理生化的影響
4.1 材料與方法
4.1.1 試驗材料
4.1.2 試驗設計
4.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4.1.4 數據分析
4.2 結果與分析
4.2.1 外源SA對夏季開花期大麗花葉色、長勢及葉綠素相對含量的影響
4.2.2 外源SA對夏季高溫下大麗花開花特性的影響
4.2.3 外源SA對夏季開花期大麗花生理指標的影響
4.3 討論
4.3.1 外源SA對夏季開花期大麗花葉部特征及長勢的影響
4.3.2 外源SA對夏季高溫下大麗花開花特性的調節(jié)作用
4.3.3 外源SA對夏季高溫下花期時大麗花生理代謝的影響
第五章 外源水楊酸對高溫脅迫下大麗花XTHS基因表達的影響
5.1 材料與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材料處理
5.1.3 主要儀器與試劑
5.1.4 總RNA的提取
5.1.5 引物設計
5.1.6 cDNA第一條鏈的合成
5.1.7 標準品制備
5.1.8 實時定量PCR
5.1.9 數據處理
5.2 結果與分析
5.2.1 不同處理大麗花花瓣總RNA的質量分析
5.2.2 內參基因和目的基因的RT-PCR擴增結果
5.2.3 內參基因和目的基因的標準曲線
5.2.4 高溫脅迫及外源SA處理對大麗花DpXTH1和DpXTH2表達的影響
5.3 討論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全文結論
6.2 討論
6.2.1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大麗花外觀形態(tài)的影響
6.2.2 高溫脅迫及外源SA對不同發(fā)育狀態(tài)下大麗花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響
6.2.3 高溫脅迫及外源SA與大麗花花瓣衰老之間的關系
6.3 特色與創(chuàng)新
6.4 存在問題及今后課題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
英文縮略詞
致謝
本文編號:39198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yylw/39198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