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農業(yè)論文 > 園藝論文 >

薄葉金花茶及其近緣種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3 01:06
  薄葉金花茶、小花金花茶和小瓣金花茶是分布于我國廣西西南部的三種金花茶植物,它們的分布區(qū)接近且極其狹窄。因它們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部分野生植株被當地居民移植,另外,土地的開發(fā)和利用導致這三種金花茶的生境被破壞。因此,它們的野生種群大小快速降低,并呈片斷化分布。薄葉金花茶和小花金花茶已被《中國高等植物受威脅物種名錄》列為瀕危物種。本研究利用母系遺傳的葉綠體小單拷貝區(qū)(SSC)的一個片段、兩個雙親遺傳的單拷貝核基因(PAL和waxy)以及微衛(wèi)星標記,對三種金花茶的DNA單倍型的組成和分布進行研究,對遺傳多樣性水平和種群遺傳結構進行分析,結果如下:1)三種金花茶PAL基因序列比對結果總長653bp,包括8個簡約信息位點和4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位點,沒有插入或缺失。7個種群共檢測得到11個單倍型。waxy基因序列比對結果總長684bp,包括15個簡約信息位點和2個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位點,2個插入或缺失。7個種群共檢測得到8個單倍型。cpDNA片段比對總長5192bp,包括5個核酸置換位點。7個種群檢測得到4個單倍型。PAL基因單倍型網絡圖中,單倍型H11有6個種群共享,分布最廣,頻率最大,并位于網絡圖的... 

【文章來源】: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薄葉金花茶及其近緣種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研究


三種金花茶7個種群采樣地理分布圖

網狀進化,金花茶,單倍型,位點


圖 3.1 三種金花茶單倍型網狀進化圖。I 為 PAL 基因單倍型圖;Ⅱ為 waxy 基因單倍型圖;Ⅲ為 cpDNA片段單倍型圖Fig. 3.1 I Network of haplotypes based on the PAL gene; Ⅱ Network of haplotypes based on the waxygene; Ⅲ Network of haplotypes based on the cpDNA sequences3.2 微衛(wèi)星數據遺傳多樣性11 個位點在三種金花茶 184 個個體共檢測到等位基因 92 個,平均每個位點 8.364 個(表3.6)。7 個種群 11 個位點共 77 次 Hardy-weinberg 平衡檢驗,檢測結果共有 9 次偏離平衡(P < 0.05),經 sequential Bonferroni 校正后,只有位點 TER8 在種群 NB3 偏離平衡(表3.7)。Micro-checkerh 檢測出三個無效等位基因,分別是種群 BH2(TER3)、NB3(TER8)和 PT1(TER18)。兩兩位點間不存在連鎖平衡現象,表明兩兩位點之間遺傳是相對獨立的。所有數據可用于后續(xù)分析。11 各位點中,每個位點的等位基因數(NT)在 5(FLA30 和 TER3)-12(FLA20 和

分組數,估計值,種群,金花茶


0.3850** 0.2197** ─ 1.4899 0.7284 0.5800.2903** 0.1656** 0.1437** ─ 1.3012 0.7910.3190** 0.2472** 0.2555** 0.1612** ─ 0.5860.3830** 0.3077** 0.3012** 0.2401** 0.2987** ─ 0.4533** 0.4281** 0.3959** 0.3627** 0.3999** 0.3514.01UCTURE 和 PCoA 分析三種金花茶遺傳結構的結果基本一致。STRU,7 個種群 184 個個體最佳遺傳學分組 K=2(圖 3.2),此時薄葉金花金花茶的 3 個種群大部分個體分為一組,小瓣金花茶 2 個種群的大部 3.3)。PCoA 分析結果(圖 3.4),7 個種群所有個體分為兩組,即薄小花金花茶的 3 個種群分為一組,小瓣金花茶 2 個種群分為一組,但分為 2 個亞組,即兩個種群明顯分開,且種群 PT1 更接近小花金花茶的據將取樣種群分為兩組,而 DNA 測序數據無法分組,存在不一致的子標記有不同的進化速率。Mantel test 結果表明(圖 3.5),7 個種群間呈弱的正相關性但不顯著(R2=0.0847, p=0.2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高等植物受威脅物種名錄[J]. 覃海寧,楊永,董仕勇,何強,賈渝,趙莉娜,于勝祥,劉慧圓,劉博,嚴岳鴻,向建英,夏念和,彭華,李振宇,張志翔,何興金,尹林克,林余霖,劉全儒,侯元同,劉演,劉啟新,曹偉,李建強,陳世龍,金效華,高天剛,陳文俐,馬海英,耿玉英,金孝鋒,常朝陽,蔣宏,蔡蕾,臧春鑫,武建勇,葉建飛,賴陽均,劉冰,林秦文,薛納新.  生物多樣性. 2017(07)
[2]喀斯特耐陰灌木淡黃金花茶的精細空間遺傳結構與基因流[J]. 彭國清,唐紹清.  生態(tài)學報. 2017(21)
[3]利用RPB2基因序列甄別浙江紅山茶及其近緣種[J]. 溫強,朱恒,葉金山,徐立安,徐林初,江香梅.  分子植物育種. 2015(11)
[4]中國實施20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的進展[J]. 徐海根,丁暉,歐陽志云,張文國,崔鵬,徐衛(wèi)華,劉立,吳軍,盧曉強,曹銘昌,陳煉,樂志芳,吳翼,雷軍成.  生態(tài)學報. 2016(13)
[5]金花茶體外抗腫瘤活性及物質基礎的初步研究[J]. 韋錦斌,農彩麗,蘇志恒,陳永欣,呂淑娟,潘宇政.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4(10)
[6]SSR分子標記及其在植物遺傳育種中的應用[J]. 李珊珊,孫春玉,蔣世翠,王康宇,王義,張美萍.  吉林蔬菜. 2014(05)
[7]金花茶葉的降血糖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J]. 夏星,黃嘉駿,王志萍,王勤,潘為高.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3(05)
[8]山茶屬植物ITS的多態(tài)性——一個廣泛逃離一致性進化的實例[J]. 徐穎,徐晶,高繼銀,張文駒.  植物學報. 2011(02)
[9]廣西金花茶開發(fā)探討[J]. 蘇孔武.  廣西農學報. 2010(04)
[10]傳粉昆蟲對我國中南地區(qū)油茶結實和結籽的作用[J]. 鄧園藝,喻勛林,羅毅波.  生態(tài)學報. 2010(16)

博士論文
[1]中國三個主要榛種居群遺傳多樣性及榛屬植物種間親緣關系研究[D]. 宗建偉.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6
[2]山茶科及紫莖屬的系統(tǒng)發(fā)育和生物地理研究[D]. 李密密.浙江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淡黃金花茶種群遺傳結構研究[D]. 盧永彬.廣西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6032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yylw/36032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7ad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