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魚和光滑雙臍螺中兩類免疫球蛋白功能域晶體結構及演化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17 02:43
免疫系統(tǒng)是動物機體抵御外物入侵的關鍵性防御體系,探索免疫分子的起源一直是免疫學的研究熱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成員作為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分子基礎,已被證明在抗原遞呈、信號傳導等核心免疫反應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然而IgSF分子最早出現(xiàn)在哪類物種的免疫系統(tǒng)中?又是如何逐漸演化為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核心分子的?迄今為止仍然不得而知。為了在低等無脊椎動物中尋找原始和具有多樣性的IgSF免疫分子,通過與經(jīng)典適應性免疫分子進行序列和結構比較探索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起源及抗原受體分子的進化特征,本文選取了在非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具有特殊進化地位的頭索動物-文昌魚和更低等的軟體動物-光滑雙臍螺為研究對象,通過結構免疫學方法分析其體內發(fā)現(xiàn)的新型IgSF免疫分子的結構特征及其與適應性免疫分子的親緣關系,進而闡明古老物種中IgSF免疫分子的結構特點及其可能在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進化過程中的演變特征。首先通過基因組分析,在文昌魚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型具有IgSF結構域的免疫相關分子(Amphi-IgSF-V),隨后對其進行了表達、純化、結晶,并解析了其晶體結構,分辨率為1...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插圖清單
附表清單
縮略詞表
第一章 引言
1 文獻綜述
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第二章 文昌魚Amphi-IgSF-V分子晶體結構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第三章 螺FREP分子晶體結構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第四章 螺FREP3和FREP4分子表達策略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第五章 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
1 結論
2 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無脊椎動物纖維蛋白原相關蛋白研究進展[J]. 劉琴,李石柱,張儀,周曉農.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 2011(01)
本文編號:3539262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插圖清單
附表清單
縮略詞表
第一章 引言
1 文獻綜述
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第二章 文昌魚Amphi-IgSF-V分子晶體結構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第三章 螺FREP分子晶體結構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第四章 螺FREP3和FREP4分子表達策略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
3 方法
4 結果
5 討論
6 小結
第五章 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
1 結論
2 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無脊椎動物纖維蛋白原相關蛋白研究進展[J]. 劉琴,李石柱,張儀,周曉農.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 2011(01)
本文編號:35392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scyylw/35392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