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體銀鯽F系bmp15不同等位基因的分子特征、基因組結(jié)構(gòu)和表達模式
發(fā)布時間:2021-11-24 20:09
為探究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在銀鯽(Carassius gibelio Bloch) F系卵巢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特征,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擴增(RACE)方法首先從銀鯽F系卵巢cDNA中克隆了2個bmp15部分同源基因(Homeologs),將其命名為Cgbmp15a和Cgbmp15b,它們各自具有3個不同等位基因。不同脊椎動物Bmp15蛋白序列多重比對和系統(tǒng)進化樹均表明,銀鯽為異源六倍體,在其進化歷程中發(fā)生了兩輪多倍化,其中早期的異源多倍化整合了來自2個原始祖先的染色體組,導致銀鯽和鯽的四倍體共同原始祖先基因組中包含bmp15a和bmp15b;隨后第二輪同源多倍化最終導致銀鯽存在6個bmp15等位基因。bmp15基因及其鄰近基因同線性分析表明,銀鯽在形成異源多倍體后,其基因組發(fā)生了復雜的變化,包括bmp15鄰近基因的丟失。Cgbmp15a和Cgbmp15b均主要在卵巢中表達,在皮質(zhì)泡期卵母細胞中表達量最高;無論是在銀鯽成體組織還是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卵子中, Cgbmp15a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Cgbmp15b的表達水...
【文章來源】:水生生物學報. 2020,44(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銀鯽卵母細胞體外誘導成熟技術(shù)的建立[J]. 李志,汪洋,周莉,李熙銀,張曉娟,周劍,桂建芳. 水生生物學報. 2017(05)
[2]多倍體銀鯽克隆多樣性和雙重生殖方式的遺傳基礎(chǔ)和育種應(yīng)用[J]. 桂建芳,周莉.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0(02)
本文編號:3516676
【文章來源】:水生生物學報. 2020,44(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銀鯽卵母細胞體外誘導成熟技術(shù)的建立[J]. 李志,汪洋,周莉,李熙銀,張曉娟,周劍,桂建芳. 水生生物學報. 2017(05)
[2]多倍體銀鯽克隆多樣性和雙重生殖方式的遺傳基礎(chǔ)和育種應(yīng)用[J]. 桂建芳,周莉. 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2010(02)
本文編號:35166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scyylw/35166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