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和捕食者對不同規(guī)格海膽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29 19:24
本研究以中間球海膽(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和光棘球海膽(Mesocentrotus nudus)為對象,研究了溫度和捕食者對其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底播增殖作為一種常見的增養(yǎng)殖方式,在海膽?zhàn)B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溫度變化和捕食者的存在是海膽底播增殖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因此我們通過在不同溫度條件下,以及將捕食者置于海膽生存環(huán)境中,來探究兩種海膽的合適放流時機以及放流地點,為海膽底播增殖優(yōu)化提供參考。1)適宜溫度條件下不同溫度對中間球海膽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實驗將中間球海膽分別置于20℃、15℃和10℃的控溫水槽中養(yǎng)殖6周,每個溫度組分為2個規(guī)格,并設(shè)定3個平行組。實驗期間測量攝食量。6周實驗過后分別對中間球海膽進行行為實驗和體尺解剖實驗。行為實驗包括翻正行為、口器咬合、覓食行為、趨光行為和避光行為;體尺測量性狀包括海膽的殼徑、體重、殼高、殼壓力、殼厚、口器長、口器重、腸重和性腺重。實驗期間無死亡個體,這表明在10-20℃間中間球海膽可正常生存。20℃組的兩個規(guī)格海膽攝食量顯著高于15℃和10℃組(P<0.001)。覓食行為中,20℃組覓...
【文章來源】:大連海洋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溫度對海膽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2 溫度對海參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3 捕食者對海膽等被捕食者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4 捕食者對海參等被捕食者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5 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適宜溫度條件下不同溫度對中間球海膽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設(shè)計
2.2.2.1 死亡率和攝食量
2.2.2.2 翻正行為
2.2.2.3 口器咬合
2.2.2.4 覓食行為
2.2.2.5 趨光行為和避光行為
2.2.2.6 體尺測量
2.2.3 數(shù)據(jù)分析
2.3 實驗結(jié)果
2.3.1 死亡率和攝食量
2.3.2 口器咬合和翻正行為
2.3.3 覓食行為
2.3.4 趨光行為實驗和避光行為實驗
2.3.5 中間球海膽殼徑,殼高,殼徑殼高比,體重
2.3.6 殼重、殼厚、殼壓力
2.3.7 口器長和口器重
2.3.8 性腺重和腸重
2.4 討論
第三章 適宜溫度條件下不同溫度對光棘球海膽的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3.1 前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設(shè)計
3.2.2.1 死亡率
3.2.2.2 攝食量
3.2.2.3 翻正行為
3.2.2.4 口器咬合
3.2.2.5 覓食行為
3.2.2.6 體尺數(shù)據(jù)
3.2.3 數(shù)據(jù)處理
3.3 結(jié)果
3.3.1 死亡率
3.3.2 攝食量
3.3.3 翻正行為
3.3.4 口器咬合
3.3.5 覓食行為
3.3.6 體尺數(shù)據(jù)
3.4 討論
第四章 捕食者對光棘球海膽的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4.1 前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實驗材料
4.2.2 實驗設(shè)計
4.2.2.1 72 小時光棘球海膽與捕食者的短期實驗
4.2.2.2 死亡率
4.2.2.3 行為實驗
4.2.2.4 體尺測量
4.2.3 數(shù)據(jù)處理
4.3 結(jié)果
4.3.1 死亡率
4.3.2 72 小時短期實驗中光棘球海膽的分布情況
4.3.3 行為實驗
4.3.4 體尺數(shù)據(jù)
4.4 討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13種海參系統(tǒng)發(fā)育和骨片演化分析[J]. 李曉萌,肖寧,曾曉起,姚旺. 中國水產(chǎn)科學. 2019(03)
[2]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fitness related behaviors of the sea urchin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J]. 施棟濤,丁靖蕓,張玲玲,張立勝,孫江南,常亞青,趙沖.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8(05)
[3]溫度和溶解氧對仿刺參存活、代謝及運動能力的影響[J]. 周曉夢,張秀梅,李文濤. 水產(chǎn)學報. 2018(08)
[4]不同溫度下低鹽度對仿刺參生長的影響[J]. 王欠欠,楊建敏,王騰騰,劉佳樂. 海洋湖沼通報. 2018(03)
[5]溫度和鹽度對紫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ta)稚參存活、生長和著色的影響[J]. 趙斌,胡煒,李成林,韓莎. 海洋與湖沼. 2018(03)
[6]不同海區(qū)條件對南移刺參養(yǎng)殖效果的影響[J]. 胡園,張濤,唐明,羅奎,薛峰,方軍,胡利華. 科學養(yǎng)魚. 2017(12)
[7]黃、東海水溫季節(jié)變化特征[J]. 張虹,蔣志婷,劉恩旭. 中國水運(下半月). 2016(11)
[8]中間球海膽、光棘球海膽自繁和雜交后代幼體發(fā)育及對高溫的反應(yīng)[J]. 田曉飛,常亞青,張偉杰,經(jīng)晨晨,亓守冰.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4(05)
[9]溫度、餌料質(zhì)量對不同規(guī)格刺參攝食率、吸收效率的影響[J]. 姚永鋒,張繼紅,方建光,房景輝,高亞平,任黎華,張義濤. 水產(chǎn)學報. 2014(07)
[10]溫度對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和中間球海膽(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遮蔽行為的影響[J]. 趙沖,羅世濱,周海森,田曉飛,常亞青. 海洋與湖沼. 2014(03)
博士論文
[1]秀麗隱桿線蟲揮發(fā)性信息素介導輻射旁效應(yīng)和適應(yīng)性反應(yīng)偶聯(lián)過程和機制研究[D]. 陳亮穩(wěn).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2018
[2]刺參耐高溫品系選育及其性狀評價的基礎(chǔ)研究[D]. 劉石林.中國海洋大學 2015
[3]食蚜捕食性昆蟲的集團內(nèi)捕食及其對棉蚜種群數(shù)量的控制作用[D]. 阿力甫·那思爾(Naser Alipu).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5
[4]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捕食性天敵群內(nèi)捕食作用研究[D]. 喬飛.浙江大學 2014
[5]溫度馴化對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長及耐熱性的影響及生理生態(tài)學機制[D]. 王青林.中國海洋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長時間升溫脅迫對中間球海膽行為、生長及子代性狀的影響[D]. 張立勝.大連海洋大學 2017
[2]刺參親參促熟原理與健康苗種培育技術(shù)研究[D]. 茹小尚.中國海洋大學 2015
[3]溫度對刺參的生長、生理及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研究[D]. 曹學順.大連海洋大學 2014
[4]經(jīng)驗影響捕食者的選擇[D]. 李婭.河北大學 2011
[5]綜合海水養(yǎng)殖池塘主要營養(yǎng)要素及重金屬污染物的食物網(wǎng)傳遞過程的初步研究[D]. 馮建祥.中國海洋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65260
【文章來源】:大連海洋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溫度對海膽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2 溫度對海參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3 捕食者對海膽等被捕食者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4 捕食者對海參等被捕食者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1.5 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適宜溫度條件下不同溫度對中間球海膽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2.1 前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設(shè)計
2.2.2.1 死亡率和攝食量
2.2.2.2 翻正行為
2.2.2.3 口器咬合
2.2.2.4 覓食行為
2.2.2.5 趨光行為和避光行為
2.2.2.6 體尺測量
2.2.3 數(shù)據(jù)分析
2.3 實驗結(jié)果
2.3.1 死亡率和攝食量
2.3.2 口器咬合和翻正行為
2.3.3 覓食行為
2.3.4 趨光行為實驗和避光行為實驗
2.3.5 中間球海膽殼徑,殼高,殼徑殼高比,體重
2.3.6 殼重、殼厚、殼壓力
2.3.7 口器長和口器重
2.3.8 性腺重和腸重
2.4 討論
第三章 適宜溫度條件下不同溫度對光棘球海膽的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3.1 前言
3.2 材料與方法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設(shè)計
3.2.2.1 死亡率
3.2.2.2 攝食量
3.2.2.3 翻正行為
3.2.2.4 口器咬合
3.2.2.5 覓食行為
3.2.2.6 體尺數(shù)據(jù)
3.2.3 數(shù)據(jù)處理
3.3 結(jié)果
3.3.1 死亡率
3.3.2 攝食量
3.3.3 翻正行為
3.3.4 口器咬合
3.3.5 覓食行為
3.3.6 體尺數(shù)據(jù)
3.4 討論
第四章 捕食者對光棘球海膽的存活、行為和生長的影響
4.1 前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實驗材料
4.2.2 實驗設(shè)計
4.2.2.1 72 小時光棘球海膽與捕食者的短期實驗
4.2.2.2 死亡率
4.2.2.3 行為實驗
4.2.2.4 體尺測量
4.2.3 數(shù)據(jù)處理
4.3 結(jié)果
4.3.1 死亡率
4.3.2 72 小時短期實驗中光棘球海膽的分布情況
4.3.3 行為實驗
4.3.4 體尺數(shù)據(jù)
4.4 討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13種海參系統(tǒng)發(fā)育和骨片演化分析[J]. 李曉萌,肖寧,曾曉起,姚旺. 中國水產(chǎn)科學. 2019(03)
[2]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fitness related behaviors of the sea urchin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J]. 施棟濤,丁靖蕓,張玲玲,張立勝,孫江南,常亞青,趙沖.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8(05)
[3]溫度和溶解氧對仿刺參存活、代謝及運動能力的影響[J]. 周曉夢,張秀梅,李文濤. 水產(chǎn)學報. 2018(08)
[4]不同溫度下低鹽度對仿刺參生長的影響[J]. 王欠欠,楊建敏,王騰騰,劉佳樂. 海洋湖沼通報. 2018(03)
[5]溫度和鹽度對紫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ta)稚參存活、生長和著色的影響[J]. 趙斌,胡煒,李成林,韓莎. 海洋與湖沼. 2018(03)
[6]不同海區(qū)條件對南移刺參養(yǎng)殖效果的影響[J]. 胡園,張濤,唐明,羅奎,薛峰,方軍,胡利華. 科學養(yǎng)魚. 2017(12)
[7]黃、東海水溫季節(jié)變化特征[J]. 張虹,蔣志婷,劉恩旭. 中國水運(下半月). 2016(11)
[8]中間球海膽、光棘球海膽自繁和雜交后代幼體發(fā)育及對高溫的反應(yīng)[J]. 田曉飛,常亞青,張偉杰,經(jīng)晨晨,亓守冰.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4(05)
[9]溫度、餌料質(zhì)量對不同規(guī)格刺參攝食率、吸收效率的影響[J]. 姚永鋒,張繼紅,方建光,房景輝,高亞平,任黎華,張義濤. 水產(chǎn)學報. 2014(07)
[10]溫度對海刺猬(Glyptocidaris crenularis)和中間球海膽(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遮蔽行為的影響[J]. 趙沖,羅世濱,周海森,田曉飛,常亞青. 海洋與湖沼. 2014(03)
博士論文
[1]秀麗隱桿線蟲揮發(fā)性信息素介導輻射旁效應(yīng)和適應(yīng)性反應(yīng)偶聯(lián)過程和機制研究[D]. 陳亮穩(wěn).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2018
[2]刺參耐高溫品系選育及其性狀評價的基礎(chǔ)研究[D]. 劉石林.中國海洋大學 2015
[3]食蚜捕食性昆蟲的集團內(nèi)捕食及其對棉蚜種群數(shù)量的控制作用[D]. 阿力甫·那思爾(Naser Alipu).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5
[4]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捕食性天敵群內(nèi)捕食作用研究[D]. 喬飛.浙江大學 2014
[5]溫度馴化對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長及耐熱性的影響及生理生態(tài)學機制[D]. 王青林.中國海洋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長時間升溫脅迫對中間球海膽行為、生長及子代性狀的影響[D]. 張立勝.大連海洋大學 2017
[2]刺參親參促熟原理與健康苗種培育技術(shù)研究[D]. 茹小尚.中國海洋大學 2015
[3]溫度對刺參的生長、生理及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研究[D]. 曹學順.大連海洋大學 2014
[4]經(jīng)驗影響捕食者的選擇[D]. 李婭.河北大學 2011
[5]綜合海水養(yǎng)殖池塘主要營養(yǎng)要素及重金屬污染物的食物網(wǎng)傳遞過程的初步研究[D]. 馮建祥.中國海洋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652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scyylw/34652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