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魚類血紅蛋白轉(zhuǎn)換表達的新模式——以黃河裸裂尻魚胚胎型血紅蛋白研究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08:36
為了探討高原硬骨魚類胚胎型血紅蛋白的轉(zhuǎn)換表達模式,研究利用轉(zhuǎn)錄組數(shù)據(jù)和克隆方法研究了黃河裸裂尻魚(Schizopygopsis pylzovi)胚胎型血紅蛋白的組成和基因結(jié)構,并通過qRT-PCR和整胚原位雜交方法確定了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血紅蛋白基因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表明,黃河裸裂尻魚胚胎型血紅蛋白基因由hbae1、hbae4、hbbe1和hbbe3組成,均包含3個外顯子和2個內(nèi)含子,其中hbbe1/hbae1以"頭對頭"(3′-5′—5′-3′)轉(zhuǎn)錄方式串聯(lián)在一起, hbbe3/hbae4則以"尾對尾"(5′-3′—3-5′)的轉(zhuǎn)錄方式串聯(lián)在一起。進一步的研究初步判斷hbae3、hbae5和hbbe2基因在裂腹魚亞科魚類進化過程中可能發(fā)生了丟失。qRT-PCR和整胚原位雜交結(jié)果均表明在早期胚胎發(fā)育過程中4個胚胎型血紅蛋白基因的表達都是從受精后第5天(120 hpf)開始明顯上升,但是hbae4和hbbe3基因的高表達只維持在受精后第5天(120 hpf)至破膜期(216 hpf),隨后急劇下降,而hbae1和hbbe1基因表達從破膜(216 hpf)開始急劇上升。研究揭示了硬骨魚類一種全新...
【文章來源】:水生生物學報. 2020,4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斑馬魚整體原位雜交的技術改良[J]. 樊竑冶,彭忠祿,謝華平,莫小陽,王躍群,鄧云,萬永奇,李永青,吳秀山. 激光生物學報. 2010(01)
本文編號:3435818
【文章來源】:水生生物學報. 2020,4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斑馬魚整體原位雜交的技術改良[J]. 樊竑冶,彭忠祿,謝華平,莫小陽,王躍群,鄧云,萬永奇,李永青,吳秀山. 激光生物學報. 2010(01)
本文編號:34358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scyylw/34358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