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地區(qū)中華絨螯蟹“牛奶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13:30
為探究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牛奶病"的病原,從病蟹(體質量25~35 g)體內分離到一株優(yōu)勢菌,記為2EJM001,該菌可生長在YPD和NA培養(yǎng)基上,形成1~3 mm白色不透明隆起的圓形菌落,并對菌株進行了形態(tài)觀察、生理生化試驗、藥敏試驗及18S rDNA分子鑒定。結果表明:該菌株可以使明膠液化,可發(fā)酵葡萄糖,不可發(fā)酵乳糖、棉子糖、密二糖、半乳糖、麥芽糖和水解淀粉,硝酸鹽還原為陰性;對酮康唑、氟康唑、益康唑等藥物高度敏感;18S rDNA分子序列與二尖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bicuspidata的一致性為99.53%且二者自然聚為一支,親緣關系較近,將其鑒定為二尖梅奇酵母;組織病理檢查發(fā)現,病蟹肌纖維結構松散、橫紋消失,部分區(qū)域溶解液化;人工感染試驗發(fā)現,該菌株對健康中華絨螯蟹具有致病性,并出現與自然病蟹相同的癥狀。研究表明,二尖梅奇酵母是遼寧地區(qū)中華絨螯蟹"牛奶病"的病原。
【文章來源】: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2EJM001菌株的18S rDNA基因系統(tǒng)進化樹
試驗中病蟹活力較弱。攝食減少或不攝食、步足發(fā)白易脫落,除部分病蟹出現花蓋外,體表未見明顯異常。掀開頭胸甲可見大量白色牛奶狀液體(圖1-A),全身肌肉水腫且不飽滿。用迪夫快速染色后在顯微鏡鏡下觀察,結果進一步確認了頭胸甲腔積液中的菌體形態(tài)(圖1-B、C)。從病蟹頭胸甲腔蓄積的牛奶狀液體及肌肉中分離得到一株優(yōu)勢菌,記為2EJM001,該菌在28 ℃條件下可生長在YPD和NA培養(yǎng)基上,形成1~3 mm 白色不透明隆起圓形菌落。取病蟹肌肉、鰓、肝胰腺等制作組織切片,H.E染色后觀察發(fā)現病變最嚴重的為肌肉組織,主要表現為肌纖維結構松散、橫紋消失、部分區(qū)域溶解液化;菌體定殖的肌纖維萎縮,有的部位菌體聚集成團,在鏡下呈串珠狀排列(圖1-D)。2.2 人工感染試驗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津地區(qū)警犬點滴復膜酵母菌的流行病學調查及致病性研究[J]. 韓雨希,姜軒,葛秀國,安曉康,朱子達,趙瑞利,馬吉飛,李玥,王聰,徐良麟.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18(04)
[2]聯合用藥對新型隱球酵母菌腦膜腦炎治療分析[J]. 陸卉,張雅靜,張濤.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14)
[3]中華絨螯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J]. 賴永鉛. 福建農業(yè). 2012(10)
[4]梅奇酵母XY201菌株對采后冬棗黑斑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J]. 王亮,薛夢林,施俊鳳,張曉宇,王春生. 園藝學報. 2010(10)
[5]河蟹長毛的不同病因及防治方法[J]. 李慶紅,王秀清. 漁業(yè)致富指南. 2009(16)
[6]酵母的分子生物學鑒定[J]. 唐玲,劉平,黃瑛,楊江科,閆云君. 生物技術通報. 2008(05)
[7]中華絨螯蟹弧菌病及病原檢驗[J]. 房海,陳翠珍,張曉君,鞏元芳,葛慕湘,王秀云.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8(02)
[8]三疣梭子蟹牛奶病病原的分離鑒定[J]. 王高學,黃增榮,袁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
[9]三疣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J]. 王國良,金珊,陳寅兒,李政. 海洋科學進展. 2006(04)
[10]梭子蟹假絲酵母菌病初步研究[J]. 許文軍,徐漢祥,施慧,錢冬. 水產學報. 2005(06)
博士論文
[1]海洋嗜殺酵母的篩選、嗜殺因子的純化及其基因的克隆[D]. 王祥紅.中國海洋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35286
【文章來源】: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2EJM001菌株的18S rDNA基因系統(tǒng)進化樹
試驗中病蟹活力較弱。攝食減少或不攝食、步足發(fā)白易脫落,除部分病蟹出現花蓋外,體表未見明顯異常。掀開頭胸甲可見大量白色牛奶狀液體(圖1-A),全身肌肉水腫且不飽滿。用迪夫快速染色后在顯微鏡鏡下觀察,結果進一步確認了頭胸甲腔積液中的菌體形態(tài)(圖1-B、C)。從病蟹頭胸甲腔蓄積的牛奶狀液體及肌肉中分離得到一株優(yōu)勢菌,記為2EJM001,該菌在28 ℃條件下可生長在YPD和NA培養(yǎng)基上,形成1~3 mm 白色不透明隆起圓形菌落。取病蟹肌肉、鰓、肝胰腺等制作組織切片,H.E染色后觀察發(fā)現病變最嚴重的為肌肉組織,主要表現為肌纖維結構松散、橫紋消失、部分區(qū)域溶解液化;菌體定殖的肌纖維萎縮,有的部位菌體聚集成團,在鏡下呈串珠狀排列(圖1-D)。2.2 人工感染試驗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津地區(qū)警犬點滴復膜酵母菌的流行病學調查及致病性研究[J]. 韓雨希,姜軒,葛秀國,安曉康,朱子達,趙瑞利,馬吉飛,李玥,王聰,徐良麟. 天津農學院學報. 2018(04)
[2]聯合用藥對新型隱球酵母菌腦膜腦炎治療分析[J]. 陸卉,張雅靜,張濤.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14)
[3]中華絨螯蟹池塘養(yǎng)殖技術[J]. 賴永鉛. 福建農業(yè). 2012(10)
[4]梅奇酵母XY201菌株對采后冬棗黑斑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J]. 王亮,薛夢林,施俊鳳,張曉宇,王春生. 園藝學報. 2010(10)
[5]河蟹長毛的不同病因及防治方法[J]. 李慶紅,王秀清. 漁業(yè)致富指南. 2009(16)
[6]酵母的分子生物學鑒定[J]. 唐玲,劉平,黃瑛,楊江科,閆云君. 生物技術通報. 2008(05)
[7]中華絨螯蟹弧菌病及病原檢驗[J]. 房海,陳翠珍,張曉君,鞏元芳,葛慕湘,王秀云.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8(02)
[8]三疣梭子蟹牛奶病病原的分離鑒定[J]. 王高學,黃增榮,袁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
[9]三疣梭子蟹肌肉乳化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J]. 王國良,金珊,陳寅兒,李政. 海洋科學進展. 2006(04)
[10]梭子蟹假絲酵母菌病初步研究[J]. 許文軍,徐漢祥,施慧,錢冬. 水產學報. 2005(06)
博士論文
[1]海洋嗜殺酵母的篩選、嗜殺因子的純化及其基因的克隆[D]. 王祥紅.中國海洋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352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scyylw/32352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