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性金槍魚和三文魚的分子鑒定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9 00:59
大洋性金槍魚和三文魚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近年來國際、國內(nèi)該類產(chǎn)品的消費也逐漸上升。除了優(yōu)質(zhì)金槍魚和三文魚種類外,與金槍魚屬于同一科的鮪、扁舵鰹、東方狐鰹等種類,與三文魚的親緣關系比較近的狗魚、鰳魚等種類,也都常用于生產(chǎn)金槍魚或三文魚罐頭和魚酥等產(chǎn)品。但是,不同原魚料所生產(chǎn)的魚類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價值和過敏物質(zhì)含量有很大不同,價格千差萬別,因其引發(fā)的魚類產(chǎn)品安全性問題也成為關注的焦點。雖然很多國家都有相應標簽明確的法規(guī),但是摻假造假的判定標準和標簽制度的有效實施,都必須建立在準確、快速的魚類種類鑒定的基礎上。為杜絕某些商販以劣質(zhì)充當優(yōu)質(zhì)種類的欺詐非法行為,保障消費者的購物知情權益,迫切需要靈敏和可靠的檢測方法和體系來鑒定金槍魚和三文魚食品的物種來源。本文以金槍魚和三文魚兩類樣品為研究對象,陰性對照分別為與金槍魚或三文魚親緣關系相近的魚類,采用傳統(tǒng)定性PCR技術和雙重熒光定量PCR技術對樣品種類進行檢測。在雙重熒光定量PCR檢測體系中選擇的特征基因是線粒體16S rDNA以及CR基因。本研究還通過環(huán)等溫擴增技術(LAMP)對三文魚的CR基因進行了擴增,首次探究LAMP技術在魚類物種鑒定方面的應用。...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第一章 緒論
1 主要金槍魚類的介紹
1.1 主要金槍魚類的生物學特征、營養(yǎng)和生產(chǎn)消費狀況
1.2 6種主要經(jīng)濟金槍魚類的生物學性狀和漁業(yè)狀況
1.2.1 藍鰭金槍魚(T. maccoyii)
1.2.2 金槍魚(T. thynnus)
1.2.3 大眼金槍魚(T. obesus)
1.2.4 長鰭金槍魚(T. alalunga)
1.2.5 黃鰭金槍魚(T. albacares)
1.2.6 鰹(K. pelamis)
2 主要鮭魚類的介紹
2.1 主要鮭魚類的生物學分類、特征、習性與分布
2.2 4種大洋性主要經(jīng)濟三文魚類的生物學性狀和漁業(yè)狀況
2.2.1 大西洋鮭(S. salar)
2.2.2 虹鱒(O. mykiss)
2.2.3 狗鮭(O. keta)
2.2.4 紅鮭(O. nerka)
3 魚類種類鑒定的必要性
4 目前國內(nèi)外對魚類種類鑒別的研究現(xiàn)狀
4.1 魚類種類鑒定方法的研究分析
4.2 常用的DNA分子標記技術
4.3 魚類物種鑒定中特征基因的選擇
4.4 DNA分子標記技術在魚類種類研究中的研究與應用
5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金槍魚類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技術鑒定研究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1.1.1 生鮮金槍魚樣品
1.1.2 金槍魚深加工樣品
1.2 實驗儀器與試劑
1.2.1 主要實驗儀器
1.2.2 主要試劑
2 實驗方法
2.1 樣品保存與樣品DNA的提取
2.2 常規(guī)PCR擴增與特征基因的選擇
2.3 熒光定量PCR的引物與探針設計
2.4 熒光定量PCR檢測
2.5 標準曲線的制定
2.6 克隆驗證
2.6.1 PCR擴增
2.6.2 PCR產(chǎn)物割膠回收
2.6.3 連接轉(zhuǎn)化與培養(yǎng)
2.6.4 重組質(zhì)粒的提取與酶切鑒定
2.6.5 測序分析
2.7 混合樣品的檢測
2.8 深加工樣品的檢測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樣品DNA提取
3.2 PCR擴增結(jié)果與特征基因的選擇
3.3 熒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針
3.4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建立
3.4.1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引物與探針的驗證
3.4.2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驗證
3.5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標準曲線
3.6 混合樣品的檢測
3.7 深加工產(chǎn)品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檢測
4 討論
第三章 鮭科魚類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技術鑒定研究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1.1.1 生鮮三文魚樣品
1.1.2 三文魚深加工樣品
1.2 實驗儀器與試劑
1.2.1 主要實驗儀器
1.2.2 主要試劑
2 實驗方法
2.1 樣品保存與樣品DNA的提取
2.2 熒光定量PCR的引物與探針設計
2.3 熒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針的特異性驗證
2.4 制定標準曲線
2.5 混合樣品的檢測
2.6 深加工樣品的檢測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三文魚樣品DNA提取
3.2 特征基因的選擇與體系設計
3.3 熒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針
3.4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建立
3.4.1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引物與探針的驗證
3.4.2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建立
3.5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標準曲線
3.6 混合樣品的檢測
3.7 三文魚加工產(chǎn)品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檢測
4 討論
第四章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鑒定鮭科魚類種類的研究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1.2 主要儀器設備
1.3 試劑
2 實驗方法
2.1 三文魚樣品基因組DNA提取
2.2 LAMP特異性引物設計與合成
2.3 LAMP反應體系
2.3.1 初始反應過程
2.3.2 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
2.3.3 LAMP檢測特異性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LAMP檢測方法的建立
3.2 LAMP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
3.2.1 單因子試驗
3.2.1.1 Mg2+濃度的優(yōu)化
3.2.1.2 dNTP Mix濃度的優(yōu)化
3.2.1.3 Betaine濃度的優(yōu)化
3.2.2 LAMP反應體系優(yōu)化正交試驗
3.3 LAMP檢測的特異性
4 討論
4.1 LAMP方法對三文魚種類鑒定方面的可行性探討
4.2 存在的問題和技術改進
4.2.1 重復性分析
4.2.2 引物設計過程及擴增產(chǎn)物的判別
4.2.3 假陽性問題分析
5 小結(jié)
總結(jié)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05979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第一章 緒論
1 主要金槍魚類的介紹
1.1 主要金槍魚類的生物學特征、營養(yǎng)和生產(chǎn)消費狀況
1.2 6種主要經(jīng)濟金槍魚類的生物學性狀和漁業(yè)狀況
1.2.1 藍鰭金槍魚(T. maccoyii)
1.2.2 金槍魚(T. thynnus)
1.2.3 大眼金槍魚(T. obesus)
1.2.4 長鰭金槍魚(T. alalunga)
1.2.5 黃鰭金槍魚(T. albacares)
1.2.6 鰹(K. pelamis)
2 主要鮭魚類的介紹
2.1 主要鮭魚類的生物學分類、特征、習性與分布
2.2 4種大洋性主要經(jīng)濟三文魚類的生物學性狀和漁業(yè)狀況
2.2.1 大西洋鮭(S. salar)
2.2.2 虹鱒(O. mykiss)
2.2.3 狗鮭(O. keta)
2.2.4 紅鮭(O. nerka)
3 魚類種類鑒定的必要性
4 目前國內(nèi)外對魚類種類鑒別的研究現(xiàn)狀
4.1 魚類種類鑒定方法的研究分析
4.2 常用的DNA分子標記技術
4.3 魚類物種鑒定中特征基因的選擇
4.4 DNA分子標記技術在魚類種類研究中的研究與應用
5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金槍魚類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技術鑒定研究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1.1.1 生鮮金槍魚樣品
1.1.2 金槍魚深加工樣品
1.2 實驗儀器與試劑
1.2.1 主要實驗儀器
1.2.2 主要試劑
2 實驗方法
2.1 樣品保存與樣品DNA的提取
2.2 常規(guī)PCR擴增與特征基因的選擇
2.3 熒光定量PCR的引物與探針設計
2.4 熒光定量PCR檢測
2.5 標準曲線的制定
2.6 克隆驗證
2.6.1 PCR擴增
2.6.2 PCR產(chǎn)物割膠回收
2.6.3 連接轉(zhuǎn)化與培養(yǎng)
2.6.4 重組質(zhì)粒的提取與酶切鑒定
2.6.5 測序分析
2.7 混合樣品的檢測
2.8 深加工樣品的檢測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樣品DNA提取
3.2 PCR擴增結(jié)果與特征基因的選擇
3.3 熒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針
3.4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建立
3.4.1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引物與探針的驗證
3.4.2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驗證
3.5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標準曲線
3.6 混合樣品的檢測
3.7 深加工產(chǎn)品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檢測
4 討論
第三章 鮭科魚類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技術鑒定研究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1.1.1 生鮮三文魚樣品
1.1.2 三文魚深加工樣品
1.2 實驗儀器與試劑
1.2.1 主要實驗儀器
1.2.2 主要試劑
2 實驗方法
2.1 樣品保存與樣品DNA的提取
2.2 熒光定量PCR的引物與探針設計
2.3 熒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針的特異性驗證
2.4 制定標準曲線
2.5 混合樣品的檢測
2.6 深加工樣品的檢測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三文魚樣品DNA提取
3.2 特征基因的選擇與體系設計
3.3 熒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針
3.4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建立
3.4.1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引物與探針的驗證
3.4.2 雙重熒光定量PCR體系的建立
3.5 熒光定量PCR體系的標準曲線
3.6 混合樣品的檢測
3.7 三文魚加工產(chǎn)品的雙重熒光定量PCR檢測
4 討論
第四章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鑒定鮭科魚類種類的研究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1.2 主要儀器設備
1.3 試劑
2 實驗方法
2.1 三文魚樣品基因組DNA提取
2.2 LAMP特異性引物設計與合成
2.3 LAMP反應體系
2.3.1 初始反應過程
2.3.2 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
2.3.3 LAMP檢測特異性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LAMP檢測方法的建立
3.2 LAMP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
3.2.1 單因子試驗
3.2.1.1 Mg2+濃度的優(yōu)化
3.2.1.2 dNTP Mix濃度的優(yōu)化
3.2.1.3 Betaine濃度的優(yōu)化
3.2.2 LAMP反應體系優(yōu)化正交試驗
3.3 LAMP檢測的特異性
4 討論
4.1 LAMP方法對三文魚種類鑒定方面的可行性探討
4.2 存在的問題和技術改進
4.2.1 重復性分析
4.2.2 引物設計過程及擴增產(chǎn)物的判別
4.2.3 假陽性問題分析
5 小結(jié)
總結(jié)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9059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scyylw/29059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