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茉莉酸信號途徑的關鍵基因OsLOX4,OsAOS2和OsLOX3的功能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3-05 05:34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產量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但是由于病蟲害,病原微生物,洪澇災害,土壤污染等原因導致水稻減產。提高水稻自身抗性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而植物的抗性是由一系列基因調控的,所以有必要對植物的抗性基因進行探索研究。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茉莉酸信號途徑在植物防御/脅迫應答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是茉莉酸合成途徑中的第一個關鍵酶,以前的研究表明丙二烯氧化物合酶(Allene oxide synthase,AOS)與防御脅迫應答相關。在本研究中,我們以茉莉酸途徑相關基因(OsLOX4,OsLOX3和OsAOS2)為研究對象。對OsLOX4和OsAOS2上游啟動子序列進行分析,OsAOS2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含有TC-rich repeats,預測OsAOS2參與防御脅迫應答,與以前研究結果相一致,OsLOX4基因啟動子含有創(chuàng)傷響應元件,參與水楊酸,茉莉酸甲酯激素響應,在此基礎上構建了過表達載體OsAOs2-OE和OsLOX-4OE,農桿菌侵染轉化,組織培養(yǎng)后,篩選驗證,最后得到...
【文章頁數】: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稻瘟病
1.2 植物的免疫系統(tǒng)
1.3 茉莉酸信號分子途徑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植物與供試菌株
2.1.2 培養(yǎng)基及溶液
2.1.3 生化試劑
2.1.4 抗生素
2.2 試驗方法
2.2.1 目的基因序列的獲得
2.2.2 目的基因的啟動子分析
2.2.3 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組DNA
2.2.4 引物設計
2.2.5 目的基因片段的擴增
2.2.6 E.coli DH5α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
2.2.7 DNA的回收純化
2.2.8 質粒的提取
2.2.9 酶切與連接
2.2.10 連接產物轉化DH5α感受態(tài)細胞
2.2.11 菌液PCR驗證
2.2.12 農桿菌EHA105感受態(tài)的制備
2.2.13 重組質粒轉化農桿菌EHA105感受態(tài)細胞
2.2.14 農桿菌介導的煙草瞬時轉化
2.2.15 轉化農桿菌EHA105浸染水稻
2.2.16 轉基因植株的初篩
2.2.17 水稻RNA提取
2.2.18 RNA的反轉錄
2.2.19 Real-time PCR檢測基因的表達水平
2.2.20 水稻的接種實驗
3 結果與分析
3.1 水稻過表達載體的構建
3.2 生物信息學分析
3.3 OsAOS2的亞細胞定位
3.4 過表達水稻的獲得
3.5 過表達水稻的驗證
3.5.1 OsLOX4過表達水稻的篩選
3.5.2 OsAOS2過表達水稻的篩選
3.6 lox3接種稻瘟病菌后相關基因的表達
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919761
【文章頁數】: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稻瘟病
1.2 植物的免疫系統(tǒng)
1.3 茉莉酸信號分子途徑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植物與供試菌株
2.1.2 培養(yǎng)基及溶液
2.1.3 生化試劑
2.1.4 抗生素
2.2 試驗方法
2.2.1 目的基因序列的獲得
2.2.2 目的基因的啟動子分析
2.2.3 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組DNA
2.2.4 引物設計
2.2.5 目的基因片段的擴增
2.2.6 E.coli DH5α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
2.2.7 DNA的回收純化
2.2.8 質粒的提取
2.2.9 酶切與連接
2.2.10 連接產物轉化DH5α感受態(tài)細胞
2.2.11 菌液PCR驗證
2.2.12 農桿菌EHA105感受態(tài)的制備
2.2.13 重組質粒轉化農桿菌EHA105感受態(tài)細胞
2.2.14 農桿菌介導的煙草瞬時轉化
2.2.15 轉化農桿菌EHA105浸染水稻
2.2.16 轉基因植株的初篩
2.2.17 水稻RNA提取
2.2.18 RNA的反轉錄
2.2.19 Real-time PCR檢測基因的表達水平
2.2.20 水稻的接種實驗
3 結果與分析
3.1 水稻過表達載體的構建
3.2 生物信息學分析
3.3 OsAOS2的亞細胞定位
3.4 過表達水稻的獲得
3.5 過表達水稻的驗證
3.5.1 OsLOX4過表達水稻的篩選
3.5.2 OsAOS2過表達水稻的篩選
3.6 lox3接種稻瘟病菌后相關基因的表達
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9197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9197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