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油量甘藍型油菜油脂合成關鍵基因的表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7-29 07:20
油菜隸屬于十字花科蕓薹屬,是我國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世界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油菜種子含油量的遺傳特征復雜(主基因+多基因數(shù)量性狀),不僅受母體基因型控制,還受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基因和環(huán)境互作對油菜的種子含油量穩(wěn)定性影響較大。通過分子水平揭示調控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積累的關鍵基因,為選育高含油量穩(wěn)定性油菜材料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為了了解不同地區(qū)環(huán)境對材料種子含油量的影響,本研究以甘藍型油菜不同品種(系)為研究對象,研究了湖南長沙地區(qū)種子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含油量積累的動態(tài)變化。利用轉錄組測序技術,深入探究甘藍型油菜不同品種不同發(fā)育時期種子的表達圖譜,分析不同品種(系)間或不同時期間的表達差異基因,并進一步研究,在種子不同時期甘藍型油菜油脂代謝過程中相關基因的表達。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地區(qū)差異對同一品種(系)種子含油量的影響不一致。其中湘油15在各個地區(qū)的種子含油量穩(wěn)定在42%左右,為穩(wěn)定型低含油量品種;中油511(ZY511)在各個地區(qū)的種子含油量穩(wěn)定在51%左右,為穩(wěn)定型高含油量品系;而地區(qū)差異對浙油50的種子含油量影響較大,種子含油量介于為44.5%-50.1%之間,為不...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油菜種子油脂的生物合成
1.1.1 油菜脂肪酸的合成及去飽和修飾
1.1.2 TAG的生物合成
1.1.3 油體的形成
1.2 在種子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影響種子含油量的因素研究
1.2.1 油菜種子含油量的積累趨勢
1.2.2 基因型對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影響
1.2.3 環(huán)境對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影響
1.3 種子含油量積累過程中關鍵酶基因研究進展
1.3.1 相關轉錄因子對植物種子含油量調控的研究進展
1.3.2 關鍵酶基因對植物種子含油量調控的研究進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內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
1.4.2 本研究的內容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設計
2.2.1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相關研究
2.2.2 不同時期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積累動態(tài)測定
2.2.3 甘藍型油菜種子關鍵時期轉錄組相關分析
2.2.4 甘藍型油菜油脂代謝過程中相關基因表達量的測定
2.3 實驗方法
2.3.1 種子含油量測定方法
2.3.2 轉錄組測序
2.3.3 RT-qPCR的測定
第3章 結果與分析
3.1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的相關研究
3.1.1 不同地區(qū)對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影響
3.1.2 三個品種(系)種子含油量的相關性及方差分析
3.2 甘藍型油菜種子發(fā)育不同時期的含油量積累動態(tài)
3.3 甘藍型油菜種子發(fā)育關鍵時期轉錄組相關分析
3.3.1 甘藍型油菜種子總RNA的質量檢測分析
3.3.2 轉錄組Illumina平臺高通量測序數(shù)據(jù)預處理結果
3.3.3 比對分析
3.3.4 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及分析
3.3.5 GO的分類富集分析
3.3.6 KEGG注釋分析
3.3.7 油脂代謝途徑分析
3.4 種子發(fā)育過程中油脂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差異
3.4.1 RNA提取結果及分析
3.4.2 引物檢測和標準曲線的結果與分析
3.4.3 相關酶基因的表達差異
3.4.4 相關蛋白基因的表達差異
第4章 討論與結論
4.1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分析
4.1.1 不同地區(qū)對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影響的分析
4.1.2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積累模式的分析
4.2 甘藍型油菜種子關鍵時期轉錄組的分析
4.3 甘藍型油菜種子油脂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分析
4.3.1 BnACC1基因在不同油菜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2 BnDGAT1基因和BnPDAT1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3 BnSDP1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4 BnFAE1基因和BnADS1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5 BnACP5基因和BnOLEO4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4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37799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油菜種子油脂的生物合成
1.1.1 油菜脂肪酸的合成及去飽和修飾
1.1.2 TAG的生物合成
1.1.3 油體的形成
1.2 在種子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影響種子含油量的因素研究
1.2.1 油菜種子含油量的積累趨勢
1.2.2 基因型對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影響
1.2.3 環(huán)境對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影響
1.3 種子含油量積累過程中關鍵酶基因研究進展
1.3.1 相關轉錄因子對植物種子含油量調控的研究進展
1.3.2 關鍵酶基因對植物種子含油量調控的研究進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內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
1.4.2 本研究的內容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設計
2.2.1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相關研究
2.2.2 不同時期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積累動態(tài)測定
2.2.3 甘藍型油菜種子關鍵時期轉錄組相關分析
2.2.4 甘藍型油菜油脂代謝過程中相關基因表達量的測定
2.3 實驗方法
2.3.1 種子含油量測定方法
2.3.2 轉錄組測序
2.3.3 RT-qPCR的測定
第3章 結果與分析
3.1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的相關研究
3.1.1 不同地區(qū)對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影響
3.1.2 三個品種(系)種子含油量的相關性及方差分析
3.2 甘藍型油菜種子發(fā)育不同時期的含油量積累動態(tài)
3.3 甘藍型油菜種子發(fā)育關鍵時期轉錄組相關分析
3.3.1 甘藍型油菜種子總RNA的質量檢測分析
3.3.2 轉錄組Illumina平臺高通量測序數(shù)據(jù)預處理結果
3.3.3 比對分析
3.3.4 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及分析
3.3.5 GO的分類富集分析
3.3.6 KEGG注釋分析
3.3.7 油脂代謝途徑分析
3.4 種子發(fā)育過程中油脂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差異
3.4.1 RNA提取結果及分析
3.4.2 引物檢測和標準曲線的結果與分析
3.4.3 相關酶基因的表達差異
3.4.4 相關蛋白基因的表達差異
第4章 討論與結論
4.1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的分析
4.1.1 不同地區(qū)對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影響的分析
4.1.2 甘藍型油菜種子含油量積累模式的分析
4.2 甘藍型油菜種子關鍵時期轉錄組的分析
4.3 甘藍型油菜種子油脂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分析
4.3.1 BnACC1基因在不同油菜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2 BnDGAT1基因和BnPDAT1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3 BnSDP1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4 BnFAE1基因和BnADS1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3.5 BnACP5基因和BnOLEO4基因在油菜不同品種(系)種子發(fā)育過程中的表達分析
4.4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本文編號:38377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8377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