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體小黑麥和普通小麥雜交后代中染色體動態(tài)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0 13:33
糧食危機關乎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長期以來備受全球各國高度關注。作為全球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的小麥,供給了世界上2/5的人口,籽粒產量和種植面積均處于谷類作物首位。然而遺傳多樣性低,遺傳基礎狹窄,未來品種抗性喪失等問題,嚴重制約小麥育種工作的進展。小麥的近緣種屬是小麥遺傳改良的重要基因庫。通過遠緣雜交等手段將黑麥的優(yōu)良基因導入小麥,獲得更多新型育種材料,是解決小麥育種遺傳基礎單一的有效途徑。本實驗材料:秦嶺黑麥(QL)與綿陽26(MY26)雜交,F1經人工加倍后獲得雙二倍體材料(MQ),雙二倍體材料與MY26雜交后代(F2)的37個單株以及從這中隨機選擇7株,對其套袋自交得到F3代材料82株,對這119個單株進行熒光原位雜交(FISH)分析,主要結果如下:1.F2代中染色體數目變異范圍為2n=40至2n=56,主要集中在43-44條之間,2n=44的占被檢測株數37.8%,其次是2n=43占21.6%。到自交F3代,染色體數目變異范圍集中在2n=42-43之間,其中2n=42占78%。2.F2代中不同程度的附加了黑麥染色體,其中6R,7R的存在頻率最高,4R最低。到自交F3代,黑麥染色體快速發(fā)...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小麥及其近緣種屬
1.2 外源基因導入小麥的概況
1.3 黑麥在小麥遺傳改良中的應用
1.3.1 黑麥屬植物
1.3.2 黑麥的優(yōu)良基因及應用
1.3.3 小麥-黑麥雙二倍體的應用
1.4 小麥遺傳背景中外源物質的鑒定
1.4.1 形態(tài)學鑒定
1.4.2 細胞學鑒定
1.4.3 原位雜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1.5 染色體變異及應用
2 實驗目的及意義
3 實驗材料和方法
3.1 實驗材料
3.2 實驗方法與步驟
3.2.1 發(fā)根及預處理
3.2.2 染色體制片
3.2.3 非變性熒光原位雜交(ND-FISH)
4 結果與分析
4.1 熒光原位雜交鑒定MY_(26)和黑麥染色體
4.2 材料F_2代的FISH鑒定結果
4.3 材料F_3代的FISH鑒定結果
4.3.1 材料F_3-3的原位雜交結果
4.3.2 材料F_3-5的原位雜交結果
4.3.3 材料F_3-6的原位雜交結果
4.3.4 材料F_3-Y的原位雜交結果
4.3.5 材料F_3-11的原位雜交結果
5 討論
5.1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染色體數目變異
5.2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小麥染色體變異
5.3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黑麥染色體變異
5.4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的易位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引自CIMMYT六倍體小黑麥農藝、品質性狀調查及抗病性評價[J]. 馬瑩雪,王鑫,胡立芹,王洪剛.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6(07)
[2]大賴草染色體對小麥農藝性狀和抗病、耐熱性的效應研究[J]. 解睿,溫輝芹,裴自友,曹亞萍,程天靈,張立生,李雪,朱玫. 農學學報. 2015(09)
[3]小麥-黑麥1BL/1RS易位系中的染色體結構變異[J]. 陳雷,李萌,王洋洋,邱玲,湯述堯,唐宗祥,符書蘭. 麥類作物學報. 2015(08)
[4]小麥-黑麥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體臂的變異[J]. 葛群,李文靜,任天恒,李治,任正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6)
[5]1RS-7DS.7DL小麥-黑麥小片段易位系的鑒定[J]. 李俊,朱欣果,萬洪深,王琴,唐宗祥,符書蘭,楊足君,楊漫宇,楊武云. 遺傳. 2015(06)
[6]黑麥染色體1R和5R單體附加誘導的小麥和黑麥染色體的變異和易位[J]. 葛群,楊漫宇,晏本菊,任正隆. 麥類作物學報. 2014(05)
[7]“染色體變異”的教學組織[J]. 張海軍. 生物學通報. 2013(05)
[8]節(jié)節(jié)麥和黑麥雜種F1及雙二倍體中基因組變異分析[J]. 李鎖平,張大樂,王秀娥,亓增軍,劉大鈞. 作物學報. 2012(06)
[9]輻射誘導荊州黑麥染色體1R結構變異的研究[J]. 王從磊,莊麗芳,亓增軍. 核農學報. 2012(01)
[10]黑麥屬植物的遺傳學研究與利用[J]. 王林生,宋鵬. 生物學通報. 2010(08)
博士論文
[1]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與黑麥(Secale cereale L.)異源多倍體及異染色體系的分子細胞學研究[D]. 符書蘭.四川農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小麥—中間偃麥草異附加系14-569的分子細胞學研究[D]. 孔令攀.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2]初級八倍體小黑麥中黑麥染色體的變異[D]. 蔣敏.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5
[3]小麥—黑麥后代衍生系的分子細胞遺傳學研究[D]. 魯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4
[4]小麥黑麥遠緣雜交后代細胞遺傳學鑒定[D]. 費云滟.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3
[5]黃淮麥區(qū)部分小麥新品種(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及醇溶蛋白的鑒定分析[D]. 張維瑞.河南大學 2008
[6]普通小麥輝縣紅—荊州黑麥異染色體系的選育及其梭條花葉病和白粉病抗性鑒定[D]. 李愛霞.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16840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文獻綜述
1.1 小麥及其近緣種屬
1.2 外源基因導入小麥的概況
1.3 黑麥在小麥遺傳改良中的應用
1.3.1 黑麥屬植物
1.3.2 黑麥的優(yōu)良基因及應用
1.3.3 小麥-黑麥雙二倍體的應用
1.4 小麥遺傳背景中外源物質的鑒定
1.4.1 形態(tài)學鑒定
1.4.2 細胞學鑒定
1.4.3 原位雜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1.5 染色體變異及應用
2 實驗目的及意義
3 實驗材料和方法
3.1 實驗材料
3.2 實驗方法與步驟
3.2.1 發(fā)根及預處理
3.2.2 染色體制片
3.2.3 非變性熒光原位雜交(ND-FISH)
4 結果與分析
4.1 熒光原位雜交鑒定MY_(26)和黑麥染色體
4.2 材料F_2代的FISH鑒定結果
4.3 材料F_3代的FISH鑒定結果
4.3.1 材料F_3-3的原位雜交結果
4.3.2 材料F_3-5的原位雜交結果
4.3.3 材料F_3-6的原位雜交結果
4.3.4 材料F_3-Y的原位雜交結果
4.3.5 材料F_3-11的原位雜交結果
5 討論
5.1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染色體數目變異
5.2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小麥染色體變異
5.3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黑麥染色體變異
5.4 八倍體小黑麥×普通小麥后代中的易位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引自CIMMYT六倍體小黑麥農藝、品質性狀調查及抗病性評價[J]. 馬瑩雪,王鑫,胡立芹,王洪剛.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6(07)
[2]大賴草染色體對小麥農藝性狀和抗病、耐熱性的效應研究[J]. 解睿,溫輝芹,裴自友,曹亞萍,程天靈,張立生,李雪,朱玫. 農學學報. 2015(09)
[3]小麥-黑麥1BL/1RS易位系中的染色體結構變異[J]. 陳雷,李萌,王洋洋,邱玲,湯述堯,唐宗祥,符書蘭. 麥類作物學報. 2015(08)
[4]小麥-黑麥1BL.1RS易位系中1BL染色體臂的變異[J]. 葛群,李文靜,任天恒,李治,任正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6)
[5]1RS-7DS.7DL小麥-黑麥小片段易位系的鑒定[J]. 李俊,朱欣果,萬洪深,王琴,唐宗祥,符書蘭,楊足君,楊漫宇,楊武云. 遺傳. 2015(06)
[6]黑麥染色體1R和5R單體附加誘導的小麥和黑麥染色體的變異和易位[J]. 葛群,楊漫宇,晏本菊,任正隆. 麥類作物學報. 2014(05)
[7]“染色體變異”的教學組織[J]. 張海軍. 生物學通報. 2013(05)
[8]節(jié)節(jié)麥和黑麥雜種F1及雙二倍體中基因組變異分析[J]. 李鎖平,張大樂,王秀娥,亓增軍,劉大鈞. 作物學報. 2012(06)
[9]輻射誘導荊州黑麥染色體1R結構變異的研究[J]. 王從磊,莊麗芳,亓增軍. 核農學報. 2012(01)
[10]黑麥屬植物的遺傳學研究與利用[J]. 王林生,宋鵬. 生物學通報. 2010(08)
博士論文
[1]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與黑麥(Secale cereale L.)異源多倍體及異染色體系的分子細胞學研究[D]. 符書蘭.四川農業(yè)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小麥—中間偃麥草異附加系14-569的分子細胞學研究[D]. 孔令攀.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2]初級八倍體小黑麥中黑麥染色體的變異[D]. 蔣敏.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5
[3]小麥—黑麥后代衍生系的分子細胞遺傳學研究[D]. 魯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4
[4]小麥黑麥遠緣雜交后代細胞遺傳學鑒定[D]. 費云滟.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3
[5]黃淮麥區(qū)部分小麥新品種(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及醇溶蛋白的鑒定分析[D]. 張維瑞.河南大學 2008
[6]普通小麥輝縣紅—荊州黑麥異染色體系的選育及其梭條花葉病和白粉病抗性鑒定[D]. 李愛霞.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7168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7168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