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兩個F2:3群體的玉米株型相關性狀QTL定位及候選基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4:21
玉米株型相關性狀是影響產量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提高玉米抗倒能力是耐密性育種的必要研究工作。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軸長、雄穗分支數(shù)、穗上葉片數(shù)作為玉米株型關鍵構成因子,在株型改良育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開展玉米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軸長等株型相關性狀的遺傳機制研究,對于玉米育種中的抗倒、耐密新品種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Mo17、齊319和黃早四為親本構建兩套F2:3群體為試驗材料,結合高密度SNP標記的基因型和表型鑒定結果,規(guī);b定出一批控制玉米株型相關性狀的QTL,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針對Mo17×黃早四和齊319×黃早四的F2:3群體:表型鑒定結果顯示株高與穗位高、雄穗主軸長、雄穗分支數(shù)均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穗位高與雄穗分支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株型相關性狀表現(xiàn)出正態(tài)分布趨勢,符合數(shù)量性狀特征。2.利用完備區(qū)間作圖法,分別對兩套F2:3群體進行QTL定位。針對Mo17×黃早四的F2:3群體:一共定位到26個控制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軸長等株型相關性狀的QTL,其中株高檢測到5個QTL;穗位高檢測到17個QTL;雄穗主軸長檢測到2個QTL;穗上葉片數(shù)檢測到2個QTL。這些Q...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玉米理想株型的重要性
1.2 理想玉米株型相關性狀的農藝學研究
1.3 數(shù)量性狀基因座(QTL)定位
1.3.1 分子標記技術
(1)第一代分子標記技術
(2)第二代分子標記技術
(3)第三代分子標記技術
1.3.2 QTL定位原理
1.3.3 QTL定位方法
1.3.4 QTL作圖群體
1.4 玉米株型相關性狀的QTL研究進展
1.4.1 株高、穗位高的QTL定位研究
1.4.2 雄穗性狀的QTL定位研究
1.4.3 葉片性狀的QTL定位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田間試驗
2.3 株型相關性狀調查
2.4 實驗方法
2.4.1 DNA的提取、純化和質量檢測
2.4.2 基因型鑒定
2.5 數(shù)據(jù)分析
2.6 QTL定位分析
2.7 候選基因鑒定
2.8 技術路線
三、結果與分析
3.1 群體的正態(tài)分布分析
3.1.1 HM群體株型相關性狀正態(tài)分布分析
3.1.2 HQ群體株型相關性狀正態(tài)分布分析
3.2 株型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3.3 株型性狀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3.4 株型相關性狀的QTL分析
3.4.1 HM群體株型相關性狀的QTL分析
3.4.2 HQ群體株型相關性狀的QTL分析
3.5 一致性分析
3.6 候選基因分析
四、討論和結論
4.1 株型相關性狀的表型變異
4.2 株型相關性狀QTL
4.3 一致性QTL
4.4 株型相關性狀候選基因
4.5 株型相關性狀定位與前人定位結果的比較
五、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SSR標記分析高含油量甘藍型油菜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J]. 薛艷,李英,諶國鵬,張星,陳喬,何忠軍,王風敏,李虎.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9(21)
[2]玉米雄穗分枝數(shù)主效QTL qTBN7定位分析[J]. 田然,張曉聰,鄭雷,李新海,朱漢勇,翁建峰,呂香玲,王宏偉,杜萬里,李鳳海. 玉米科學. 2019(04)
[3]基于SNP標記的玉米雄穗主要性狀QTL定位分析[J]. 賈波,崔敏,謝慶春,嚴衛(wèi)古,印志同.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19(07)
[4]SSR分子標記技術在蘋果種質資源及遺傳育種研究中的應用[J]. 侯麗媛,董艷輝,張春芬,肖蓉,鄧舒,聶園軍,趙菁,曹秋芬. 山西農業(yè)科學. 2019(06)
[5]玉米雄穗主要性狀QTL定位分析[J]. 賈波,崔敏,印志同,嚴衛(wèi)古,謝慶春. 浙江農業(yè)科學. 2018(12)
[6]玉米雄穗分枝數(shù)主效QTL定位及qTBN5近等基因系構建[J]. 代資舉,王新濤,楊青,王艷,張瑩瑩,席章營,李保全. 作物學報. 2018(08)
[7]玉米葉型相關性狀QTL定位及上位性效應分析[J]. 王會濤,柳華峰,鄭耀剛,趙帥帥,劉浩浩,庫麗霞,陳彥惠. 分子植物育種. 2018(15)
[8]基于SSSL群體的玉米穗下節(jié)間長QTL分析[J]. 郭海平,孫高陽,張曉祥,閆鵬帥,劉坤,謝惠玲,湯繼華,丁冬,李衛(wèi)華. 作物學報. 2018(04)
[9]QTL analysis of ear leaf traits in maize(Zea mays L.)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J]. Hongwu Wang,Qianjin Liang,Kun Li,Xiaojiao Hu,Yujin Wu,Hui Wang,Zhifang Liu,Changling Huang. The Crop Journal. 2017(05)
[10]基于GBS構建玉米高密度遺傳圖譜及營養(yǎng)品質性狀QTL定位[J]. 賴國榮,張靜,劉函,董小妹,賴錦盛,黃亞群,陳景堂,郭晉杰. 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7(09)
博士論文
[1]柳樹響應鈷脅迫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機制研究[D]. 王一鳴.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9
[2]GATA轉錄因子在核盤菌生長發(fā)育和致病過程的功能研究[D]. 劉玲.吉林大學 2019
[3]玉米籽粒氨基酸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與連鎖分析及玉米和水稻代謝組的比較分析[D]. 鄧敏.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4]玉米自交系苗期冷脅迫miRNA表達譜比較研究[D]. 李世鵬.吉林大學 2016
[5]玉米組蛋白去乙;竄mHDA101調控籽粒大小的分子機制研究[D]. 楊華.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6
[6]玉米砷、汞積累連鎖定位與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D]. 付忠軍.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5
[7]植物轉錄因子NAP的系統(tǒng)發(fā)育及其對葉片衰老的調控[D]. 范凱.浙江大學 2015
[8]結合大重組自交系群體和超高密度分子標記進行玉米重要農藝性狀的QTL定位[D]. 王寶寶.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9]玉米小分子RNA及其靶基因的鑒定與功能分析[D]. 康明明.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10]玉米抗粗縮病全基因組關聯(lián)與連鎖分析[D]. 劉昌林.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3
碩士論文
[1]NaCl脅迫對玉米幼苗生理及膜脂代謝影響的研究[D]. 許曉萱.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2019
[2]玉米鋅鐵元素吸收分配的研究及相關性狀的QTL定位[D]. 平文靜.河北農業(yè)大學 2019
[3]基于選擇信號和關聯(lián)分析鑒定溫帶和熱帶玉米中優(yōu)勢單倍型和關聯(lián)基因[D]. 李致偉.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9
[4]玉米葉片持綠相關性狀QTL定位分析[D]. 曲文利.延邊大學 2018
[5]玉米苗期耐鹽性的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D]. 王炳才.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6]玉米LRR Ⅱ家族受體激酶的鑒定與功能分析[D]. 梁婉.蘭州大學 2017
[7]玉米根系相關性狀的QTL定位[D]. 張瑩瑩.揚州大學 2017
[8]玉米重組自交系群體氣生根性狀的QTL定位研究[D]. 陳夢如.沈陽農業(yè)大學 2016
[9]梨鎂離子轉運體家族分析及PbrMGT7的功能驗證[D]. 趙智芳.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6
[10]陸地棉棉仁含油量的關聯(lián)與連鎖分析[D]. 趙文霞.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58375
【文章來源】:貴州大學貴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研究玉米理想株型的重要性
1.2 理想玉米株型相關性狀的農藝學研究
1.3 數(shù)量性狀基因座(QTL)定位
1.3.1 分子標記技術
(1)第一代分子標記技術
(2)第二代分子標記技術
(3)第三代分子標記技術
1.3.2 QTL定位原理
1.3.3 QTL定位方法
1.3.4 QTL作圖群體
1.4 玉米株型相關性狀的QTL研究進展
1.4.1 株高、穗位高的QTL定位研究
1.4.2 雄穗性狀的QTL定位研究
1.4.3 葉片性狀的QTL定位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
二、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田間試驗
2.3 株型相關性狀調查
2.4 實驗方法
2.4.1 DNA的提取、純化和質量檢測
2.4.2 基因型鑒定
2.5 數(shù)據(jù)分析
2.6 QTL定位分析
2.7 候選基因鑒定
2.8 技術路線
三、結果與分析
3.1 群體的正態(tài)分布分析
3.1.1 HM群體株型相關性狀正態(tài)分布分析
3.1.2 HQ群體株型相關性狀正態(tài)分布分析
3.2 株型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3.3 株型性狀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3.4 株型相關性狀的QTL分析
3.4.1 HM群體株型相關性狀的QTL分析
3.4.2 HQ群體株型相關性狀的QTL分析
3.5 一致性分析
3.6 候選基因分析
四、討論和結論
4.1 株型相關性狀的表型變異
4.2 株型相關性狀QTL
4.3 一致性QTL
4.4 株型相關性狀候選基因
4.5 株型相關性狀定位與前人定位結果的比較
五、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SSR標記分析高含油量甘藍型油菜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J]. 薛艷,李英,諶國鵬,張星,陳喬,何忠軍,王風敏,李虎. 江蘇農業(yè)科學. 2019(21)
[2]玉米雄穗分枝數(shù)主效QTL qTBN7定位分析[J]. 田然,張曉聰,鄭雷,李新海,朱漢勇,翁建峰,呂香玲,王宏偉,杜萬里,李鳳海. 玉米科學. 2019(04)
[3]基于SNP標記的玉米雄穗主要性狀QTL定位分析[J]. 賈波,崔敏,謝慶春,嚴衛(wèi)古,印志同.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19(07)
[4]SSR分子標記技術在蘋果種質資源及遺傳育種研究中的應用[J]. 侯麗媛,董艷輝,張春芬,肖蓉,鄧舒,聶園軍,趙菁,曹秋芬. 山西農業(yè)科學. 2019(06)
[5]玉米雄穗主要性狀QTL定位分析[J]. 賈波,崔敏,印志同,嚴衛(wèi)古,謝慶春. 浙江農業(yè)科學. 2018(12)
[6]玉米雄穗分枝數(shù)主效QTL定位及qTBN5近等基因系構建[J]. 代資舉,王新濤,楊青,王艷,張瑩瑩,席章營,李保全. 作物學報. 2018(08)
[7]玉米葉型相關性狀QTL定位及上位性效應分析[J]. 王會濤,柳華峰,鄭耀剛,趙帥帥,劉浩浩,庫麗霞,陳彥惠. 分子植物育種. 2018(15)
[8]基于SSSL群體的玉米穗下節(jié)間長QTL分析[J]. 郭海平,孫高陽,張曉祥,閆鵬帥,劉坤,謝惠玲,湯繼華,丁冬,李衛(wèi)華. 作物學報. 2018(04)
[9]QTL analysis of ear leaf traits in maize(Zea mays L.)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J]. Hongwu Wang,Qianjin Liang,Kun Li,Xiaojiao Hu,Yujin Wu,Hui Wang,Zhifang Liu,Changling Huang. The Crop Journal. 2017(05)
[10]基于GBS構建玉米高密度遺傳圖譜及營養(yǎng)品質性狀QTL定位[J]. 賴國榮,張靜,劉函,董小妹,賴錦盛,黃亞群,陳景堂,郭晉杰. 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7(09)
博士論文
[1]柳樹響應鈷脅迫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機制研究[D]. 王一鳴.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9
[2]GATA轉錄因子在核盤菌生長發(fā)育和致病過程的功能研究[D]. 劉玲.吉林大學 2019
[3]玉米籽粒氨基酸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與連鎖分析及玉米和水稻代謝組的比較分析[D]. 鄧敏.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4]玉米自交系苗期冷脅迫miRNA表達譜比較研究[D]. 李世鵬.吉林大學 2016
[5]玉米組蛋白去乙;竄mHDA101調控籽粒大小的分子機制研究[D]. 楊華.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6
[6]玉米砷、汞積累連鎖定位與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D]. 付忠軍.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5
[7]植物轉錄因子NAP的系統(tǒng)發(fā)育及其對葉片衰老的調控[D]. 范凱.浙江大學 2015
[8]結合大重組自交系群體和超高密度分子標記進行玉米重要農藝性狀的QTL定位[D]. 王寶寶.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9]玉米小分子RNA及其靶基因的鑒定與功能分析[D]. 康明明.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4
[10]玉米抗粗縮病全基因組關聯(lián)與連鎖分析[D]. 劉昌林.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3
碩士論文
[1]NaCl脅迫對玉米幼苗生理及膜脂代謝影響的研究[D]. 許曉萱.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2019
[2]玉米鋅鐵元素吸收分配的研究及相關性狀的QTL定位[D]. 平文靜.河北農業(yè)大學 2019
[3]基于選擇信號和關聯(lián)分析鑒定溫帶和熱帶玉米中優(yōu)勢單倍型和關聯(lián)基因[D]. 李致偉.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9
[4]玉米葉片持綠相關性狀QTL定位分析[D]. 曲文利.延邊大學 2018
[5]玉米苗期耐鹽性的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D]. 王炳才.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7
[6]玉米LRR Ⅱ家族受體激酶的鑒定與功能分析[D]. 梁婉.蘭州大學 2017
[7]玉米根系相關性狀的QTL定位[D]. 張瑩瑩.揚州大學 2017
[8]玉米重組自交系群體氣生根性狀的QTL定位研究[D]. 陳夢如.沈陽農業(yè)大學 2016
[9]梨鎂離子轉運體家族分析及PbrMGT7的功能驗證[D]. 趙智芳.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6
[10]陸地棉棉仁含油量的關聯(lián)與連鎖分析[D]. 趙文霞.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5583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5583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