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鹽脅迫對玉米莖木質部水力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09 00:05
【目的】探討水鹽脅迫下玉米莖木質部水力特征、光合作用和生長指標的響應,深入探究水鹽脅迫誘導莖木質部栓塞形成的機理。【方法】通過室內玉米桶栽試驗,設置水分脅迫(LD)、鹽分脅迫(WS)和水鹽聯合脅迫(SY)3個脅迫處理,以無水鹽脅迫處理作為對照(CK),研究水鹽脅迫對玉米葉、根水勢及玉米莖木質部水力特性的影響!窘Y果】與CK相比,水鹽脅迫下玉米根、葉水勢均有明顯降低,葉-土水勢差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為CK>LD處理>WS處理>SY處理;莖干的初始水力導度Ki和莖流速率明顯降低,其變化趨勢與葉-土系統(tǒng)水勢差變化趨勢一致,相應地莖木質部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顯著增大;同時,玉米葉片的凈光合速率Pn、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呈CK>LD處理、WS處理>SY處理,株高和葉片長度均表現為CK>LD處理>WS處理>SY處理!窘Y論】水鹽脅迫均會降低玉米水勢,使植株體內滲透勢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玉米光合性能受到抑制,使莖木質部內產生空穴化和栓塞現象,且不同脅迫方式導致不同程度的栓塞。
【文章來源】:灌溉排水學報. 2020,39(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水鹽脅迫下玉米葉、根水勢和土水勢
莖干的初始水力導度Ki代表了植株莖干運輸水分的能力,Ki越低,說明莖干輸水能力越低。由圖2可以看出,與CK相比,LD、WS和SY處理的Ki分別下降了35%、63%、71%,差異顯著(P<0.05),與根、土水勢及土-葉水勢差的變化趨勢一致,即隨著土壤水勢降低,玉米莖干的初始水力導度Ki逐漸減小,即空穴化現象逐漸加重。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是表示木質部栓塞程度大小的重要參數。在圖3中,與CK相比,LD、WS和SY處理的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分別增加了147%、243%、381%,即PLC隨著脅迫程度的增加而急劇增加,栓塞程度增高,差異顯著(P<0.05)。
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是表示木質部栓塞程度大小的重要參數。在圖3中,與CK相比,LD、WS和SY處理的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分別增加了147%、243%、381%,即PLC隨著脅迫程度的增加而急劇增加,栓塞程度增高,差異顯著(P<0.05)。圖5 不同處理下玉米日莖流累積量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冬小麥葉片氣孔導度模型水分響應函數的參數化[J]. 袁國富,莊偉,羅毅.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2(05)
[2]水分脅迫對玉米葉片水分代謝的影響[J]. 張洪旭,楊德光,李士龍,常敬禮. 玉米科學. 2008(02)
[3]花生生育早期耐澇性室內鑒定對大田期的意義[J]. 李林,劉登望,熊璟,鄒冬生,肖浪濤,王若仲,劉飛,趙偉,覃國棟,朱旭東. 作物學報. 2008(03)
[4]植物體內水分長距離運輸的生理生態(tài)學機制[J]. 萬賢崇,孟平.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07(05)
[5]8種木本植物木質部栓塞變化與生理生態(tài)指標間關系的研究(II)——與光合生理生態(tài)指標的關系[J]. 安鋒,蔡靖,姜在民,張遠迎,趙平娟,張碩新.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6(01)
[6]8種木本植物木質部栓塞變化與生理生態(tài)指標關系的研究 Ⅰ.與植物木質部水勢的關系[J]. 安鋒,張碩新,趙平娟. 西北植物學報. 2005(08)
[7]基于產量的花生基因型耐濕澇性綜合評價[J]. 李林,鄒冬生,劉登望,劉飛,張武漢,孫玉桃,周孟輝,楊光立,彭科林.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4(04)
博士論文
[1]旱柳皮層光合對木質部栓塞修復的驅動及其調節(jié)機制[D]. 于永暢.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8
本文編號:3071894
【文章來源】:灌溉排水學報. 2020,39(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水鹽脅迫下玉米葉、根水勢和土水勢
莖干的初始水力導度Ki代表了植株莖干運輸水分的能力,Ki越低,說明莖干輸水能力越低。由圖2可以看出,與CK相比,LD、WS和SY處理的Ki分別下降了35%、63%、71%,差異顯著(P<0.05),與根、土水勢及土-葉水勢差的變化趨勢一致,即隨著土壤水勢降低,玉米莖干的初始水力導度Ki逐漸減小,即空穴化現象逐漸加重。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是表示木質部栓塞程度大小的重要參數。在圖3中,與CK相比,LD、WS和SY處理的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分別增加了147%、243%、381%,即PLC隨著脅迫程度的增加而急劇增加,栓塞程度增高,差異顯著(P<0.05)。
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是表示木質部栓塞程度大小的重要參數。在圖3中,與CK相比,LD、WS和SY處理的水力導度損失百分比PLC分別增加了147%、243%、381%,即PLC隨著脅迫程度的增加而急劇增加,栓塞程度增高,差異顯著(P<0.05)。圖5 不同處理下玉米日莖流累積量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冬小麥葉片氣孔導度模型水分響應函數的參數化[J]. 袁國富,莊偉,羅毅.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2(05)
[2]水分脅迫對玉米葉片水分代謝的影響[J]. 張洪旭,楊德光,李士龍,常敬禮. 玉米科學. 2008(02)
[3]花生生育早期耐澇性室內鑒定對大田期的意義[J]. 李林,劉登望,熊璟,鄒冬生,肖浪濤,王若仲,劉飛,趙偉,覃國棟,朱旭東. 作物學報. 2008(03)
[4]植物體內水分長距離運輸的生理生態(tài)學機制[J]. 萬賢崇,孟平.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07(05)
[5]8種木本植物木質部栓塞變化與生理生態(tài)指標間關系的研究(II)——與光合生理生態(tài)指標的關系[J]. 安鋒,蔡靖,姜在民,張遠迎,趙平娟,張碩新.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6(01)
[6]8種木本植物木質部栓塞變化與生理生態(tài)指標關系的研究 Ⅰ.與植物木質部水勢的關系[J]. 安鋒,張碩新,趙平娟. 西北植物學報. 2005(08)
[7]基于產量的花生基因型耐濕澇性綜合評價[J]. 李林,鄒冬生,劉登望,劉飛,張武漢,孫玉桃,周孟輝,楊光立,彭科林. 中國油料作物學報. 2004(04)
博士論文
[1]旱柳皮層光合對木質部栓塞修復的驅動及其調節(jié)機制[D]. 于永暢.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8
本文編號:30718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30718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