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有效利用雜種優(yōu)勢是培育高產品種的關鍵技術手段。為了揭示強優(yōu)勢雜交水稻組合的優(yōu)勢潛力及遺傳背景,本研究選用11個水稻強優(yōu)勢雜交組合為供試材料,分別為特優(yōu)009、錢優(yōu)3301、宜優(yōu)673、泰優(yōu)3301、恒豐優(yōu)華占、天優(yōu)3301、廣8優(yōu)165、荃優(yōu)絲苗、瀘優(yōu)明占、天優(yōu)華占、Ⅱ優(yōu)明86。構建F_1、F_2、F_3等3個世代遺傳群體。考察各世代的單株重、有效穗數、主穗長、谷粒長、谷粒寬等產量相關性狀,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各世代間的中親值、中親優(yōu)勢和超親優(yōu)勢,估算加性方差、顯性方差和遺傳力等遺傳參數。運用植物數量性狀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模型對含有親本的7個雜交組合的(P_1、P_2、F_1、F_2)4個世代的上述性狀的遺傳基礎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為有效利用雜種優(yōu)勢,提高高產品種選育效率提供理論參考。主要結果如下:1.多基因加性-顯性模型的分析結果:與親本相比,F_1代的各個性狀具有明顯的中親優(yōu)勢、超親優(yōu)勢,且F_2代、F_3代后逐代衰退。11個組合的單株谷重廣義遺傳率變幅36.72%~87.40%,狹義遺傳率變幅27.21%~61.44%。有效穗數廣義遺傳率變幅25.79%~64.58%,狹義遺傳率變幅23.88%~47.09%。主穗長廣義遺傳率變幅69.24%~94.10%,狹義遺傳率變幅45.67%~77.89%。谷粒長廣義遺傳率變幅82.43%~98.13%,狹義遺傳率變幅51.11%~84.17%。谷粒寬廣義遺傳率變幅為73.06%~97.00%,狹義遺傳率變幅為50.11%~82.83%。育種上,應根據組合不同性狀的遺傳率高低進行各世代的定向選擇。2.運用植物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模型對7個具有雙親的F_2代5個性狀進行遺傳分析,具體結果為:單株谷重的遺傳:存在4種遺傳模型。其中3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恒豐優(yōu)華占、天優(yōu)華占和Ⅱ優(yōu)明86),主基因遺傳率變幅為65.92%~74.71%,多基因遺傳率變幅為6.33%~13.76%;2個組合符合“2對完全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廣8優(yōu)165和瀘優(yōu)明占),主基因遺傳率分別為65.18%和69.25%,多基因遺傳率分別為16.60%和20.30%;1個組合符合“2對等加性-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荃優(yōu)絲苗),主基因遺傳率為51.09%,多基因遺傳率為20.31%;1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天優(yōu)3301),主基因遺傳率為63.74%,多基因遺傳率為12.12%。有效穗數的遺傳:主要存在2種遺傳模型。其中3個組合符合“2對等加性-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天優(yōu)3301、荃優(yōu)絲苗和Ⅱ優(yōu)明86),主基因遺傳率變幅為47.73%~53.05%,多基因遺傳率變幅為6.95%~18.31%;4個組合符合“2對完全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恒豐優(yōu)華占、廣8優(yōu)165、瀘優(yōu)明占和天優(yōu)華占),主基因遺傳率變幅為48.58%~61.10%,多基因遺傳率變幅為3.15%~13.82%。主穗長的遺傳:該性狀遺傳較為復雜,7個組合存在5種遺傳模型。2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恒豐優(yōu)華占、瀘優(yōu)明占),主基因遺傳率為71.62%和72.50%,多基因遺傳率10.01%和8.90%;1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Ⅱ優(yōu)明86),主基因遺傳率為80.57%,多基遺傳率為7.89%;1個組合符合“2對完全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廣8優(yōu)165),主基因遺傳率為70.03%,多基因遺傳率為13.25%;1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荃優(yōu)絲苗)。主基因遺傳率為75.67%,多基因遺傳率為9.90%。;2個組合符合“加性-顯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天優(yōu)華占、天優(yōu)3301),多基因遺傳率變幅為52.27%和55.18%。谷粒長的遺傳:主要存在4種遺傳模型。3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恒豐優(yōu)華占、Ⅱ優(yōu)明86和瀘優(yōu)明占),主基因遺傳率的變幅為64.37%~83.04%。多基因遺傳率變幅為11.18%~25.59%;2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廣8優(yōu)165、荃優(yōu)絲苗),主基因遺傳率的分別為77.44%和85.92%。多基因遺傳率為5.14%和4.35%;1個組合符合“加性-顯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天優(yōu)3301),多基因遺傳為57.83%;1個組合符合“2對等加性-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天優(yōu)華占),主基因遺傳率為26.52%,多基因遺傳率28.52%。谷粒寬的遺傳:和谷粒長一樣,也存在4種遺傳模型。3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恒豐優(yōu)華占、荃優(yōu)絲苗和瀘優(yōu)明占),主基因遺傳率變幅為78.54%~87.18%,多基因遺傳率為1.74%~7.89%;1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天優(yōu)3301),主基因遺傳率為85.62%,多基因遺傳率為5.01%;1個組合符合“2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廣8優(yōu)165),主基因遺傳率為81.73%,多基因遺傳率為9.23%;1個組合符合“2對等加性-顯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Ⅱ優(yōu)明86),主基因遺傳率為74.09%,多基因遺傳率為21.34%;1個組合符合“加性-顯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天優(yōu)華占),其中多基因遺傳率為69.12%。綜上結果表明,在強優(yōu)勢雜交組合中,除了個別性狀受多基因遺傳外,與產量相關的大多性狀的雜種優(yōu)勢潛力主要受2對主基因+多基因遺傳,且有些性狀的主基因遺傳率高,解析了大部分遺傳變異,多基因遺傳率低,這些基因的遺傳方式對育種中選擇和雜種優(yōu)勢利用是有利的。
【學位單位】:福建農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S511
【文章目錄】:名詞縮寫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獻綜述
1.1 水稻概述
1.2 水稻雜種優(yōu)勢的利用和進展
1.2.1 雜種優(yōu)勢的定義
1.2.2 雜種優(yōu)勢遺傳機理
1.3 水稻發(fā)展歷程與雜種優(yōu)勢技術
1.4 水稻品種的需求及發(fā)展趨勢
1.5 水稻產量農藝性狀的遺傳特性和研究進展
1.6 水稻產量及產量相關的數量性狀遺傳分析
1.7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2.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方法
2.2.1 田間種植
2.2.2 各世代考種調查方法
2.3 數據分析
2.3.1 統(tǒng)計方法
2.3.2 7個有親本組合的主要性狀遺傳模型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 遺傳群體產量性狀及產量相關性狀表現
3.2 遺傳群體產量性狀及相關產量性狀遺傳參數分析
3.2.1 單株谷重遺傳參數分析
3.2.2 有效穗數遺傳參數分析
3.2.3 主穗長遺傳參數分析
3.2.4 谷粒長遺傳參數分析
3.2.5 谷粒寬遺傳參數分析
3.3 產量性狀及產量相關性狀“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及遺傳參數
3.3.1 單株谷重“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及遺傳參數
3.3.2 有效穗數“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及遺傳參數
3.3.3 主穗長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及遺傳參數
3.3.4 谷粒長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及遺傳參數
3.3.5 谷粒寬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及遺傳參數
4.結論與討論
4.1 多基因加性-顯性模型中產量性狀及產量相關性狀的遺傳分析
4.2 產量性狀及產量相關性狀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分析
2代各性狀的遺傳力分析'> 4.3 7個雜交組合的F
2代各性狀的遺傳力分析
4.4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紅菊,岳永生;動物主基因研究進展[J];山東畜牧獸醫(yī);2001年06期
2 P.Horst;張勝利;;利用主基因控制雞羽毛性狀[J];國外畜牧科技;1988年05期
3 魯俊田;任麗麗;岳輝;陳曉旭;王作英;陳麗;豐光;;耐低磷玉米自交系根系性狀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分析[J];種子;2017年07期
4 趙統(tǒng)敏;余文貴;楊瑪麗;趙麗萍;;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分析[J];江蘇農業(yè)學報;2010年03期
5 陳俊意;徐莉;;玉米磷效率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8期
6 逯曉萍;云錦鳳;陳強;米福貴;張雅慧;薛春雷;;高丹草株高與葉片數主基因+多基因的遺傳分析[J];草地學報;2009年06期
7 韓建明;侯喜林;史公軍;陳沁濱;;不結球白菜株高性狀主基因+多基因遺傳分析[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8 張書芬;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傅廷棟;;甘藍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效應分析(英文)[J];遺傳學報;2006年02期
9 李婉濤,劉永祥;家畜主基因研究進展[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1期
10 胡新軍;韓小霞;粟建文;袁祖華;李勇奇;;中國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朱捷;植物數量性狀遺傳分離分析法的拓展[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2 岳輝;玉米自交系低磷耐性遺傳分析[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陳鳳真;西葫蘆農藝性狀的遺傳、遺傳圖譜的構建及遺傳多樣性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滑國華;山羊產羔和牛精液品質與卵泡發(fā)育性狀主基因鑒定及功能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9年
5 王五宏;串番茄株型性狀遺傳及與耐弱光性關系的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08年
6 魏兵強;辣椒胞質雄性不育育性恢復的遺傳與候選基因鑒定[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7年
7 龐紅喜;穗重型小麥發(fā)育特性及穗粒重性狀的遺傳模型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國源;強優(yōu)勢雜交水稻組合的遺傳潛力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9年
2 齊望;甜玉米主要性狀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分析[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蔡立楠;大豆主要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分析[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2年
4 陳小蕾;主基因—多基因性狀與微效多基因性狀的綜合選擇指數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5 歐海龍;水稻產量和穗部性狀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D];福建農林大學;2005年
6 宋軼群;糯玉米穗部性狀和籽粒品質性狀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分析[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7 李穎;高油玉米主要性狀主基因+多基因遺傳分析[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羅鳳娟;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的數量性狀的單性狀選擇模型[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
9 畢成龍;糯玉米主要性狀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分析[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2年
10 段有德;甘藍型黃籽油菜種皮色澤的主基因+多基因遺傳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
2888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