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棉三個RIL群體重要農藝性狀遺傳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5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春明;森林可持續(xù)利用的新方式——減少對環(huán)境影響的森林采伐(RIL)[J];世界林業(yè)研究;2002年05期
2 孟曉波,史歷,徐震逸,巴德年;rIL—2激活的人胃癌引流區(qū)淋巴結淋巴細胞的體內外抗腫瘤抗轉移活性[J];中國免疫學雜志;1989年03期
3 程江;向關能;鄭常祥;;水稻RIL群體的幾個產量相關性狀研究[J];種子;2013年05期
4 杜傳清;毛平;王艷茹;;RIL基因甲基化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3年10期
5 陳莉;馬布仁;;rIL—2對紅細胞免疫促進作用的實驗研究[J];西南國防醫(yī)藥;1993年06期
6 唐亮;徐正進;袁媛;;水稻RIL群體產量和品質性狀與穗部性狀的關系[J];種子;2007年05期
7 李衛(wèi)華;許奇;李保云;尤明山;劉廣田;;小麥高分子量麥谷蛋白亞基在RIL群體中的分離及遺傳分析[J];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8 顏偉;吳紀中;蔡士賓;;農林46×寧麥3號RIL的耐濕性的表達和遺傳[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2010年01期
9 劉小紅;;玉米RIL群體的產量相關性狀研究[J];山西農業(yè)科學;2009年06期
10 楊濤;付福友;劉列釗;張子龍;諶利;李加納;;不同海拔環(huán)境中甘藍型油菜RIL主要性狀的差異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永全;王輝;王慶康;劉桂秋;張寧;楊麗霞;;活化臍帶血聯(lián)合rIL-Ⅱ治療晚期癌性胸水的近期療效[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嚴建兵;湯繼華;孟義江;馬西青;滕文濤;Subhash Chander;李林;李建生;;基于基因型選擇提高QTL作圖的精度——以一個RIL群體為例[A];中國作物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敏;苗晗;張圣平;劉書林;王燁;顧興芳;;黃瓜RIL群體瓜長和把長遺傳分析及QTL定位[A];中國園藝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4 張紅;崔法;陳為序;李興峰;高居榮;王洪剛;;小麥關聯(lián)RIL群體苗期磷素利用相關性狀的QTL定位[A];2012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鄭祖平;劉小紅;吳迅;黃玉碧;何川;李鐘;;玉米不同氮素環(huán)境下RIL群體吐絲天數(shù)QTL定位分析[A];2010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陳靜;胡曉輝;苗華榮;禹山林;;RIL群體花生芽期耐鹽性的研究[A];2012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湯永祿;楊武云;田紀春;李朝蘇;李俊;陳放;;利用RIL群體研究1.5+10HMW-GS對普通小麥品質性狀和產量的潛在影響[A];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yè)委員會換屆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林志強;許旭明;陳仁財;姚小蘭;林晶;王乃元;郭玉春;梁康逕;;水稻長穗大粒RIL群體主要品質性狀的遺傳分析[A];2008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張勝忠;胡曉輝;苗華榮;陳靜;;一個花生RIL群體籽仁重量和含油量的遺傳特性分析[A];2018年山東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10 江良榮;黃建勛;王侯聰;黃育民;;利用明恢86×佳輻占的RIL進行外觀品質性狀的遺傳學研究和QTL分析[A];全國作物生物技術與誘變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程新奇;水稻不同秈粳程度RIL系的親和性與雜種優(yōu)勢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6年
2 周升輝;小麥燕大1817×北農6號RIL群體農藝性狀QTL定位和BSR-Seq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6年
3 王付華;水稻RIL群體SSR標記遺傳圖譜構建和耐冷相關性狀QTL的定位[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4 孔廣超;陸地棉RIL群體遺傳圖譜構建及產量與纖維品質QTL定位[D];浙江大學;2009年
5 Jamshed Muhammad;陸地棉RIL群體中多環(huán)境穩(wěn)定的纖維品質性狀的QTL定位[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6年
6 穆平;水、旱稻DH和RIL群體抗旱性狀相關分析及其QTL表達規(guī)律比較[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7 張永生;水稻抽穗期及其對光溫反應敏感性的QTL定位分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丹;陸地棉三個RIL群體重要農藝性狀遺傳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9年
2 杜志敏;減氮對遼粳5/秋田小町RIL群體株型、產量及米質的影響[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8年
3 麻鑫聰;花生RIL群體芽苗期抗旱鑒定及遺傳分析[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4 周黎明;利用RIL群體進行小麥蛋白質含量和其它品質性狀的相關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3年
5 劉蒙;基于多個RIL群體的油菜開花期遺傳解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6年
6 王劍豪;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麥與普通小麥構建的RIL群體的農藝性狀調查[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7 潘守柱;利用RIL群體研究小麥產量和農藝性狀的變異及其相關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年
8 王新寧;普通小麥—西藏半野生小麥RIL群體主要數(shù)量性狀的遺傳分析[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玲;玉米RIL抗黃曲霉菌QTL定位[D];揚州大學;2012年
10 張廣旭;小麥RIL群體連鎖圖譜構建及農藝性狀的QTL定位[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7800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278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