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調控灌溉對冬小麥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513;S512.11
【圖文】:
圖 2.2 夏玉米壟作栽培示意圖Fig.2.1 Schematic diagram of ridge culture for summer maize表 2.1 冬小麥試驗設計Table 2.1 Experiment design strategy of winter wheat 處理內容 水分控制下限 備注 常規(guī)地面灌,全生育期保持適宜水分,畦灌 80~85% FC當土壤水分下降至 80%~85% F內,即灌至 95% FC 1/2 隔溝交替灌,壟溝灌 55%~65% FC當土壤水分下降至 55%~65% F內,即灌至 95% FC,1/2 灌 常規(guī)地面灌,返青期調虧,畦灌 55%~65% FC返青-拔節(jié)期水分控制在 55%~65其余階段同 T1 時空調控灌:返青-拔節(jié)期調虧,壟溝灌 55%~65% FC返青-拔節(jié)期水分控制在 55%~65其余階段同 T2 時空調控灌:拔節(jié)-抽穗期調虧,壟溝灌 55%~65% FC拔節(jié)-抽穗期水分控制在 55%~65其余階段同 T2 時空調控灌:抽穗-灌漿期調虧,壟溝灌 55%~65% FC抽穗-灌漿期水分控制在 55%~65其余階段同 T2
圖 2.1 冬小麥壟作栽培示意圖Fig.2.1 Schematic diagram of ridge culture for winter wheat圖 2.2 夏玉米壟作栽培示意圖Fig.2.1 Schematic diagram of ridge culture for summer maize表 2.1 冬小麥試驗設計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程達;劉榮花;王秀萍;劉忠陽;李彤宵;;干旱對冬小麥光合、滲透調節(jié)物質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氣象;2015年05期
2 王書吉;康紹忠;李濤;;基于節(jié)水高產優(yōu)質目標的冬小麥適宜水分虧缺模式[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5年12期
3 姚寧;宋利兵;劉健;馮浩;吳淑芳;何建強;;不同生長階段水分脅迫對旱區(qū)冬小麥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5年12期
4 王文娟;張新民;金建新;周繼瑩;田建斌;何文瑞;;干旱區(qū)春小麥壟作溝灌技術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5年02期
5 傅豐貝;陸文娟;李伏生;;不同控水時段根區(qū)局部灌溉對玉米生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4年06期
6 陸文娟;李伏生;農夢玲;;不同水肥條件下分根區(qū)交替灌溉對玉米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4年18期
7 王克鵬;張仁陟;董博;謝軍紅;;長期保護性耕作對黃土高原旱地土壤水分及作物葉水勢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4年13期
8 于文穎;紀瑞鵬;馮銳;趙先麗;張玉書;;不同生育期玉米葉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對水分脅迫的響應[J];生態(tài)學報;2015年09期
9 齊玉春;郭樹芳;董云社;彭琴;賈軍強;曹叢叢;孫良杰;閆鐘清;賀云龍;;灌溉對農田溫室效應貢獻及土壤碳儲量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年09期
10 孟兆江;段愛旺;王景雷;高陽;王曉森;楊慎驕;;調虧灌溉對冬小麥不同生育階段水分蒸散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郝衛(wèi)平;干旱復水對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補償效應影響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3年
2 王磊;銀杏對分根區(qū)交替灌溉的適應性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3 胡笑濤;溫室番茄局部控制灌溉節(jié)水調控機制與水分虧缺診斷[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4 孟兆江;調虧灌溉對作物產量形成和品質性狀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孫景生;控制性交替隔溝灌溉的節(jié)水機理與作物需水量估算方法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馬錦良;局部灌溉玉米水分虧缺的土壤水分判別指標試驗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年
2 牛云慧;日光溫室番茄對水分虧缺的響應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3 郭海濤;調虧灌溉對番茄生理特征及品質產量的影響[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4 李虎;黃淮海平原農田土壤CO_2和N_2O釋放及區(qū)域模擬評價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5 韓艷麗;根系分區(qū)交替供水對玉米養(yǎng)分吸收影響的機理與效應[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7281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272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