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單倍體誘導和加倍及DH系配合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20 13:43
【摘要】:本試驗主要研究的是甜玉米單倍體技術,試驗內容分為三個技術環(huán)節(jié):影響甜玉米單倍體誘導的因素、甜玉米單倍體的加倍方法和藥劑選擇、甜玉米DH系的相關配合力分析,試驗結果如下:1、甜玉米單倍體誘導試驗:試驗主要從不同花絲長度、誘導系的散粉時間、不同基因型誘導系、不同基因型甜玉米雜交種,四個試驗步驟來開展誘導率的研究,花絲長度在4-8cm之間的平均誘導率為8.26%,極顯著高于花絲長度在0-4cm之間的平均誘導率為5.79%,說明甜玉米在花絲長度為4-8cm時最適宜誘導。誘導系散粉時間在0-5t的平均誘導率為5.78%,要顯著低于散粉時間在5-10t的平均誘導率7.65%,說明適宜延時誘導系的散粉時間能提高誘導效率,因為誘導系在散粉5-10天內的花粉活力和花粉量最好。不同誘導系和不同基因型甜玉米雜交種的誘導率均達到極顯著差異,說明誘導材料的血緣不同是影響甜玉米單倍體誘導率的重要因素。2、甜玉米單倍體的加倍試驗:采用40-80μmol/L的氟樂靈、雙草醚、乙草胺三種除草劑浸種加倍處理甜玉米單倍體,結果表明以80μmol/L的氟樂靈處理吉甜99的效果最好,加倍率最高可達12.34%。不同濃度除草劑之間均達到極顯著或顯著差異。加倍方法采用浸種、浸芽、浸根、針刺生長點、滴芯葉、自然加倍,加倍藥劑為秋水仙素和DMSO的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溶液,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加倍方法達到極顯著差異,其中要以浸芽法的加倍效率最為優(yōu)秀,平均可以達到10.95%。因此加倍方法是影響甜玉米單倍體加倍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控制恒溫20℃不變,進一步研究了浸泡時間和秋水仙素濃度對甜玉米單倍體加倍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浸泡時間為12h的平均加倍率最高達6.11%,與其他處理時間差異顯著。秋水仙素濃度為0.6mg/ml的平均加倍率最高達8.49%,與其他藥劑濃度差異顯著。因此,在恒溫20℃下,采用0.6mg/m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芽處理甜玉米單倍體的加倍率最高。3、DH系的雜種優(yōu)勢分析:通過平均優(yōu)勢和超親優(yōu)勢分析,結果表明,單穗重的平均優(yōu)勢值最高為167.32%,其超親優(yōu)勢值也最高,達到234.15%。通過雜種優(yōu)勢指數可以得出,其雜交組合各性狀的平均值大小為:小區(qū)產量單穗重穗位百粒重株高穗行數行粒數可溶性總糖穗粗穗長莖粗禿尖長皮渣率。4、配合力分析:對甜玉米雜交親本進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DH系的一般配合力表明,編號N5的DH系其可溶性總糖數值最大,所以其含糖的基因遺傳力最高,可以作為高含糖量的雜交親本材料。因此,通過一般配合力數值大小,可以篩選出優(yōu)良的DH系N5、N4、N1來作為理想的甜玉米育種自交系。對30份雜交組合進行特殊配合力分析,結果表明,綜合性狀最好的組合有N16、N17、N22、N24等,這些組合在株高、穗位、莖粗、單穗重、百粒重等農藝性狀上都具有多個較高的特殊配合力數值,其中可溶性總糖特殊配合力數值最大的組合是41,達到26.7942。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513
本文編號:2634605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5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向永;姜龍;王薪淇;景桂昕;祝煜中;趙仁貴;;東北地區(qū)5個玉米DH系的應用潛力評價[J];種子;2015年06期
2 慈佳賓;楊巍;任雪嬌;崔學宇;張野;張艷輝;楊偉光;;玉米單倍體誘導及化學加倍方法的研究[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3 馬海林;李繼榮;盧保紅;郭盛;張璐;;玉米單倍體技術要點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展望[J];農學學報;2014年09期
4 劉俊;尹曉紅;劉君;劉旭;李卉;景希強;;不同加倍方法處理玉米單倍體的加倍效果研究[J];玉米科學;2014年04期
5 劉培勛;劉和平;羅仁革;方軍;黃成璽;曾鋰;;單倍體誘導技術在玉米育種中的應用[J];種子;2014年05期
6 姜龍;慈佳賓;崔學宇;張野;南楠;李繼竹;楊偉光;;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玉米單倍體誘導率和加倍率研究[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7 王丹;包額爾敦嘎;高麗輝;張建華;趙鳳奎;;單倍體育種技術在玉米種質改良中的應用[J];遼寧農業(yè)科學;2013年04期
8 孫瑞;景希強;高洪敏;;單倍體誘導系對玉米不同種質類群誘導效果的初步研究[J];遼寧農業(yè)科學;2013年03期
9 王秀鳳;苗雨佳;;單倍體誘導選系技術在玉米育種中應用[J];遼寧農業(yè)科學;2012年05期
10 惠國強;杜何為;楊小紅;劉光輝;王振通;張義榮;鄭艷萍;嚴建兵;張銘堂;李建生;;不同除草劑加倍玉米單倍體的效率[J];作物學報;2012年03期
,本文編號:26346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zwlw/26346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