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肥增減施后紅壤水稻土團聚體有機碳的變化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4-04-21 03:59
利用一個長達35 a水稻土長期定位試驗,在保證原有定位試驗繼續(xù)正常開展的前提下,將部分原化肥處理增施有機肥,部分原有機肥處理改施化肥或者增施有機肥,研究有機肥增減施后長期不同施肥紅壤性水稻土團聚體有機碳變化特征及影響。結果顯示:紅壤性水稻土以>0.25 mm團聚體為主;長期不同施肥下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高低排序均表現(xiàn)為:>0.25 mm團聚體>0.25~0.053 mm團聚體>(<0.053 mm)團聚體,長期施用有機肥可提高紅壤水稻土各粒級有機碳含量和>2mm團聚體有機碳的貢獻率。施肥對紅壤性水稻土各粒徑團聚體有機碳影響的大小排序為:<0.053 mm<0.25~0.053 mm<(>2 mm)<2~0.25 mm;游離氧化鐵和絡合態(tài)鋁對2~0.25 mm粒徑團聚體有機碳有著重要影響,游離氧化鐵在>2 mm團聚體的形成中發(fā)揮作用。增加有機肥施用量可提高<2 mm各粒級團聚體有機碳含量,減施有機肥則顯著降低各粒級團聚體有機碳含量。不管減施還是增施有機肥均導致>2mm團聚體有機碳貢獻率降低;同時,減施有機...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60384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圖1土壤團聚體組成分布
長期不同施肥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高低排序均表現(xiàn)為:>0.25mm團聚體>0.25~0.053mm團聚體>(<0.053mm)團聚體。比較不同施肥處理相同粒級團聚體有機碳含量(表1),高量有機肥處理各粒級團聚體有機碳含量均高于常量有機肥處理,但差異不顯著;而相較于化肥處理,高....
圖2土壤團聚體有機碳與游離氧化鐵相關關系
鐵鋁氧化物與土壤有機碳相關關系分別如圖2、圖3。>2mm及2~0.25mm團聚體有機碳含量分別與游離態(tài)氧化鐵含量呈極顯著和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2mm及2~0.25mm團聚體有機碳含量受土壤游離態(tài)氧化鐵的影響,且隨著土壤游離氧化鐵含量的降低而升高;此外,2~0.25mm....
圖3土壤團聚體有機碳與絡合態(tài)鋁相關關系
圖2土壤團聚體有機碳與游離氧化鐵相關關系3討論
圖4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含量與總有機碳含量相關關系
此外,Pan等[29]和Zhou等[30]分別指出鐵鋁氧化物對水稻土中有機碳的固定和化學穩(wěn)定有重要的貢獻,本研究證實了這一說法,紅壤性水稻土2~0.25mm粒徑團聚體有機碳含量與土壤游離氧化鐵和絡合態(tài)鋁含量分別呈顯著(P<0.01)負、正相關關系,說明紅壤性水稻土游離氧化鐵和絡....
本文編號:39603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yxlw/396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