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耕層土壤特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2-16 12:18
紅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深度對耕層質量和作物產量具有重要影響。以江西紅壤坡耕地示范區(qū)耕層為研究對象,從土壤屬性角度,對紅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深度處理下垂直深度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土壤緊實度、土壤抗剪強度、土壤有機質、有效磷和速效鉀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不同耕作深度對土壤孔隙度、飽和含水量和田間持水量的影響為免耕<翻耕20 cm<翻耕10 cm<常規(guī)耕作<翻耕30 cm,對容重的影響為翻耕30 cm<常規(guī)耕作<翻耕10 cm<免耕<翻耕20 cm;與常規(guī)耕作比較,翻耕30 cm使土壤飽和含水量、田間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分別提高了18.17%,12.67%,5.94%,土壤容重降低6.90%。(2)不同耕作深度下土壤緊實度表現(xiàn)為翻耕30 cm<翻耕10 cm<翻耕20 cm<免耕<常規(guī)耕作,土壤抗剪強度表現(xiàn)為翻耕30 cm<常規(guī)耕作<翻耕10 cm<免耕<翻耕20 cm;與常規(guī)耕作對照,翻耕30 cm使土壤緊實度和抗剪強度分別降低27.07%和24.82%。(3)土壤有機質含量以翻耕20 cm處理...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學報. 2019,33(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樣品采集及測定方法
1.3 數(shù)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水分狀況的影響
2.2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孔隙狀況的影響
2.3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耕性的影響
2.4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2.5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耕層質量影響的綜合評價
3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耕作措施對旱地作物生育期農田耗水結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 彭正凱,李玲玲,謝軍紅,鄧超超,EUNICE Essel,王進斌,頡健輝,沈吉成,康彩睿.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5)
[2]不同耕作深度對茶園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J]. 李小飛,孫永明,葉川,張昆,黃尚書,余跑蘭,武琳,李昊.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8(05)
[3]耕作方式對旱地紅壤物理特性的影響[J]. 張麗娜,Asenso Evans,張陸勇,田凱,楊丹彤,李就好.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4]深松與壓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J]. 黃尚書,鐘義軍,葉川,黃欠如,武琳,李小飛,張昆,成艷紅,孫永明,楊小華. 土壤通報. 2017(06)
[5]構建肥沃耕層對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質及玉米產量的影響[J]. 韓曉增,鄒文秀,陸欣春,丁素榮,尤孟陽,嚴君,陳旭,周學超. 土壤與作物. 2017(02)
[6]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屬性差異對耕層土壤質量的影響[J]. 丁文斌,蔣光毅,史東梅,劉益軍,蔣平,常松果,劉志鵬. 生態(tài)學報. 2017(19)
[7]不同耕作深度對土壤物理性狀及烤煙根系空間分布特征的影響[J]. 童文杰,鄧小鵬,徐照麗,馬二登,晉艷,李軍營.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6(11)
[8]Application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in Second Songhua River basin,China[J]. 鄭力燕,于宏兵,王啟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6(05)
[9]長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變化特征[J]. 鄭洪兵,鄭金玉,羅洋,李瑞平,李偉堂,王浩,任紅,齊華,劉武仁.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5(09)
[10]近30年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時空變化特征[J]. 趙小敏,邵華,石慶華,張佳佳. 土壤學報. 2015(04)
本文編號:3627955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學報. 2019,33(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樣品采集及測定方法
1.3 數(shù)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水分狀況的影響
2.2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孔隙狀況的影響
2.3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耕性的影響
2.4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2.5 耕作深度對紅壤坡耕地耕層質量影響的綜合評價
3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耕作措施對旱地作物生育期農田耗水結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 彭正凱,李玲玲,謝軍紅,鄧超超,EUNICE Essel,王進斌,頡健輝,沈吉成,康彩睿.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5)
[2]不同耕作深度對茶園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J]. 李小飛,孫永明,葉川,張昆,黃尚書,余跑蘭,武琳,李昊.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8(05)
[3]耕作方式對旱地紅壤物理特性的影響[J]. 張麗娜,Asenso Evans,張陸勇,田凱,楊丹彤,李就好.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4]深松與壓實對紅壤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J]. 黃尚書,鐘義軍,葉川,黃欠如,武琳,李小飛,張昆,成艷紅,孫永明,楊小華. 土壤通報. 2017(06)
[5]構建肥沃耕層對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質及玉米產量的影響[J]. 韓曉增,鄒文秀,陸欣春,丁素榮,尤孟陽,嚴君,陳旭,周學超. 土壤與作物. 2017(02)
[6]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屬性差異對耕層土壤質量的影響[J]. 丁文斌,蔣光毅,史東梅,劉益軍,蔣平,常松果,劉志鵬. 生態(tài)學報. 2017(19)
[7]不同耕作深度對土壤物理性狀及烤煙根系空間分布特征的影響[J]. 童文杰,鄧小鵬,徐照麗,馬二登,晉艷,李軍營.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6(11)
[8]Application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in Second Songhua River basin,China[J]. 鄭力燕,于宏兵,王啟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6(05)
[9]長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變化特征[J]. 鄭洪兵,鄭金玉,羅洋,李瑞平,李偉堂,王浩,任紅,齊華,劉武仁.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5(09)
[10]近30年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時空變化特征[J]. 趙小敏,邵華,石慶華,張佳佳. 土壤學報. 2015(04)
本文編號:36279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yxlw/362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