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被類型紫色土腐殖質的剖面分布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03:04
[目的]研究龍川江流域6種不同植被類型對紫色土腐殖質(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和土壤養(yǎng)分(總磷、速效磷、總氮、堿解氮)剖面分布特征的影響,為該地區(qū)保持土壤肥力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用鋸齒形布點法,采集紫色土表層至30 cm深度的3個土層紫色土樣品,用3次4分法分離多余樣品,并測定相應指標。[結果]總磷、速效磷、總氮、堿解氮的含量和腐殖質、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碳量隨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減小,枯枝落葉層顯著高于其他層(地下0—10,10—20,20—30 cm),不同植被類型土壤無顯著差異。果園土壤腐殖質及其組成顯著高于桉樹林覆蓋土壤,表現(xiàn)為果園>落葉闊葉林>暖溫性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桉樹林。土壤腐殖質各組分之間均存在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腐殖質組成與土壤有機質、總磷、速效磷、總氮、堿解氮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結論]果園和落葉闊葉林下土壤腐殖質及其組分顯著高于其他植被類型土壤,腐殖質組分含量與土壤理化性質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通報. 2019,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樣點的布設與采集
1.3 分析項目及測定方法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養(yǎng)分分布特征
2.2 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腐殖質組成差異
2.3 土壤腐殖質各組分與土壤理化性質之間的關系
3 討 論
3.1 不同類型植被覆蓋對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3.2 不同植被類型對土壤腐殖質及其組分的影響
3.3 腐殖質及組分與土壤理化性質之間的關系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皖北亳州煙區(qū)土壤肥力定量評價[J]. 宋效東,郭盧,趙安,桑傳杰,李德成,祖朝龍,姜超強. 土壤通報. 2016(01)
[2]濕地土壤不同水埋深度的剖面特征——以東洞庭湖為例[J]. 張濤,李素艷,翟鵬輝,張洋,付穎.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5(04)
[3]不同類型茶園土壤腐殖質剖面分布特征研究[J]. 王峰,陳玉真,尤志明,吳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張文錦. 茶葉科學. 2015(03)
[4]施用生物質炭對土壤腐殖質組成和胡敏酸結構特征影響[J]. 張葛,竇森,謝祖彬,鐘雙玲,楊翔宇,周鑫,劉鑫,田相玲,孟繁榮,尹顯寶.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2)
[5]土壤剖面基礎性質差異對農田水氮過程和作物產量的影響[J]. 劉海濤,胡克林,李保國,任圖生.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07)
[6]黃土高原不同林型植被對土壤活性有機碳及腐殖質的影響[J]. 董揚紅,曾全超,安韶山,張宏.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1)
[7]內蒙半干旱低山區(qū)不同純林土壤腐殖質分異特征及其與其他生物化學性質的關系[J]. 張曉曦,劉增文,邴塬皓,朱博超,黃良嘉.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4(10)
[8]我國濃香型煙區(qū)土壤腐殖質組成特征[J]. 馬云飛,尹啟生,張艷玲,周漢平,高麗君,劉陽,過偉民,田陽陽. 中國煙草科學. 2011(05)
[9]黃土丘陵區(qū)退耕地生物結皮影響下的土壤腐殖質分異特征[J]. 張健,劉國彬,許明祥. 土壤. 2010(04)
[10]云南縱向嶺谷區(qū)土地利用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以黑惠江、龍川江、盤龍河流域為例[J]. 周躍,丁文榮,曾和平,王劍.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 2009(04)
碩士論文
[1]牟定紫色土腐殖質的流失特征研究[D]. 曹旻霞.昆明理工大學 2017
[2]退耕還湖后不同植被群落下濕地土壤有機質及磷素含量差異研究[D]. 崔宏.安徽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96310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通報. 2019,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樣點的布設與采集
1.3 分析項目及測定方法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養(yǎng)分分布特征
2.2 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腐殖質組成差異
2.3 土壤腐殖質各組分與土壤理化性質之間的關系
3 討 論
3.1 不同類型植被覆蓋對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3.2 不同植被類型對土壤腐殖質及其組分的影響
3.3 腐殖質及組分與土壤理化性質之間的關系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皖北亳州煙區(qū)土壤肥力定量評價[J]. 宋效東,郭盧,趙安,桑傳杰,李德成,祖朝龍,姜超強. 土壤通報. 2016(01)
[2]濕地土壤不同水埋深度的剖面特征——以東洞庭湖為例[J]. 張濤,李素艷,翟鵬輝,張洋,付穎.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5(04)
[3]不同類型茶園土壤腐殖質剖面分布特征研究[J]. 王峰,陳玉真,尤志明,吳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張文錦. 茶葉科學. 2015(03)
[4]施用生物質炭對土壤腐殖質組成和胡敏酸結構特征影響[J]. 張葛,竇森,謝祖彬,鐘雙玲,楊翔宇,周鑫,劉鑫,田相玲,孟繁榮,尹顯寶.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6(02)
[5]土壤剖面基礎性質差異對農田水氮過程和作物產量的影響[J]. 劉海濤,胡克林,李保國,任圖生.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07)
[6]黃土高原不同林型植被對土壤活性有機碳及腐殖質的影響[J]. 董揚紅,曾全超,安韶山,張宏.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1)
[7]內蒙半干旱低山區(qū)不同純林土壤腐殖質分異特征及其與其他生物化學性質的關系[J]. 張曉曦,劉增文,邴塬皓,朱博超,黃良嘉.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4(10)
[8]我國濃香型煙區(qū)土壤腐殖質組成特征[J]. 馬云飛,尹啟生,張艷玲,周漢平,高麗君,劉陽,過偉民,田陽陽. 中國煙草科學. 2011(05)
[9]黃土丘陵區(qū)退耕地生物結皮影響下的土壤腐殖質分異特征[J]. 張健,劉國彬,許明祥. 土壤. 2010(04)
[10]云南縱向嶺谷區(qū)土地利用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以黑惠江、龍川江、盤龍河流域為例[J]. 周躍,丁文榮,曾和平,王劍.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理工版). 2009(04)
碩士論文
[1]牟定紫色土腐殖質的流失特征研究[D]. 曹旻霞.昆明理工大學 2017
[2]退耕還湖后不同植被群落下濕地土壤有機質及磷素含量差異研究[D]. 崔宏.安徽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963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yxlw/329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