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制沼氣過程生命周期評價及其敏感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22:35
近十年來,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耗必須依靠進口才能滿足國內生產(chǎn)需求。同時,能源的大量使用將帶來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導致氣候變化日趨嚴重。另一方面,生物質廢棄卻非常普遍,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利用生物質秸稈發(fā)酵制沼氣工程能夠有效改善能源緊缺問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減少可利用生物質堆放或焚燒而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一種對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或者活動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評價環(huán)境影響的環(huán)境管理工具。本研究基于LCA理論,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某沼氣工程,以處理1t秸稈作為功能單位,根據(jù)Eco-indicator99和IPCC 2007 GWP方法分別評價沼氣工程的生態(tài)指數(shù)和全球變暖潛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并評價了系統(tǒng)中不同影響因子的敏感性。主要結論如下:①秸稈制沼氣過程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總體影響有改善作用,尤其表現(xiàn)在減少了大量的化石燃料消耗以及癌癥因子排放;②秸稈制沼氣過程對全球變暖潛勢的作用是不利的,主要來自沼氣處理單元和輔助單元,其影響隨著年限的增加而增加。③電力消耗、有機副...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背景
1.1.2 溫室氣體排放現(xiàn)狀
1.1.3 中國農(nóng)作物秸稈利用現(xiàn)狀
1.1.4 綜合分析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生命周期評價國內外研究
1.2.2 秸稈發(fā)酵制氣國內外研究
1.2.3 秸稈制氣生命周期評價國內外研究
1.3 論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前提
1.3.2 研究目標
1.3.3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3.4 課題創(chuàng)新性
2 生命周期評價
2.1 生命周期評價框架
2.1.1 目的和范圍確定
2.1.2 清單分析
2.1.3 生命周期影響評價
2.1.4 結果解釋
2.2 生命周期評價軟件
2.2.1 國內外生命周期評價軟件簡介
2.2.2 SimaPro軟件簡介
2.3 生命周期評價方法
2.3.1 常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簡介
2.3.2 Eco-Indicator方法簡介
2.3.3 IPCC 2007 GWP方法簡介
2.4 數(shù)據(jù)質量分析
3 秸稈發(fā)酵制氣工藝過程
3.1 參考的擬建項目概況
3.2 生產(chǎn)工藝及參數(shù)設計
3.2.1 預處理工藝
3.2.2 發(fā)酵工藝
3.2.3 沼渣沼液處理工藝
3.2.4 沼氣凈化工藝
3.2.5 沼氣液化工藝
3.2.6 輔助單元
3.2.7 物料平衡
4 秸稈制氣生命周期評價
4.1 目標和范圍的確定
4.1.1 評價目標
4.1.2 功能單位及系統(tǒng)邊界
4.2 清單分析
4.3 粗硫磺精制過程生命周期評價
4.4 生命周期影響評價
4.4.1 Eco-indicator(H)方法評價
4.4.2 IPCC 2007 GWP方法
4.4.3 敏感性分析
5 結果與建議
5.1 結果
5.1.1 Eco-indicator(H)方法評價結果
5.1.2 IPCC 2007 GWP方法評價結果
5.1.3 敏感性分析結果
5.2 建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6-2010年中國能源碳足跡生態(tài)壓力研究[J]. 趙濤,鄭丹.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08)
[2]含硫浸出渣硫回收設計[J]. 李偉達,吳桂榮,袁愛武. 硫酸工業(yè). 2013(03)
[3]中國規(guī);斩捳託夤こ态F(xiàn)狀及存在問題[J]. 崔文文,梁軍鋒,杜連柱,張克強.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3(11)
[4]基于不確定度和敏感度分析的LCA數(shù)據(jù)質量評估與控制方法[J]. 黃娜,王洪濤,范辭冬,周杉財,侯萍,楊潔.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2(06)
[5]基于LCA原理的國內典型沼氣工程能效和經(jīng)濟評價[J]. 張艷麗,任昌山,王愛華,郝先榮. 可再生能源. 2011(02)
[6]農(nóng)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應用進展[J]. 陳智遠,石東偉,王恩學,張正.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0(12)
[7]中國生命周期參考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方法與基礎模型[J]. 劉夏璐,王洪濤,陳建,何琴,張浩,姜睿,陳雪雪,侯萍.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0(10)
[8]河南省夏季秸稈焚燒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與分析[J]. 鄭有飛,田宏偉,陳懷亮,劉忠陽,鄧偉.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0(08)
[9]我國秸稈沼氣工程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 陳羚,趙立欣,董保成,萬小春,高新星. 可再生能源. 2010(03)
[10]秸稈焚燒導致南京及周邊地區(qū)一次嚴重空氣污染過程的分析[J]. 朱彬,蘇繼鋒,韓志偉,尹聰,王體健.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0(05)
碩士論文
[1]燃料二甲醚生命周期評價及其敏感性分析[D]. 王惠.昆明理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88454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背景
1.1.2 溫室氣體排放現(xiàn)狀
1.1.3 中國農(nóng)作物秸稈利用現(xiàn)狀
1.1.4 綜合分析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生命周期評價國內外研究
1.2.2 秸稈發(fā)酵制氣國內外研究
1.2.3 秸稈制氣生命周期評價國內外研究
1.3 論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前提
1.3.2 研究目標
1.3.3 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3.4 課題創(chuàng)新性
2 生命周期評價
2.1 生命周期評價框架
2.1.1 目的和范圍確定
2.1.2 清單分析
2.1.3 生命周期影響評價
2.1.4 結果解釋
2.2 生命周期評價軟件
2.2.1 國內外生命周期評價軟件簡介
2.2.2 SimaPro軟件簡介
2.3 生命周期評價方法
2.3.1 常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簡介
2.3.2 Eco-Indicator方法簡介
2.3.3 IPCC 2007 GWP方法簡介
2.4 數(shù)據(jù)質量分析
3 秸稈發(fā)酵制氣工藝過程
3.1 參考的擬建項目概況
3.2 生產(chǎn)工藝及參數(shù)設計
3.2.1 預處理工藝
3.2.2 發(fā)酵工藝
3.2.3 沼渣沼液處理工藝
3.2.4 沼氣凈化工藝
3.2.5 沼氣液化工藝
3.2.6 輔助單元
3.2.7 物料平衡
4 秸稈制氣生命周期評價
4.1 目標和范圍的確定
4.1.1 評價目標
4.1.2 功能單位及系統(tǒng)邊界
4.2 清單分析
4.3 粗硫磺精制過程生命周期評價
4.4 生命周期影響評價
4.4.1 Eco-indicator(H)方法評價
4.4.2 IPCC 2007 GWP方法
4.4.3 敏感性分析
5 結果與建議
5.1 結果
5.1.1 Eco-indicator(H)方法評價結果
5.1.2 IPCC 2007 GWP方法評價結果
5.1.3 敏感性分析結果
5.2 建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6-2010年中國能源碳足跡生態(tài)壓力研究[J]. 趙濤,鄭丹.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4(08)
[2]含硫浸出渣硫回收設計[J]. 李偉達,吳桂榮,袁愛武. 硫酸工業(yè). 2013(03)
[3]中國規(guī);斩捳託夤こ态F(xiàn)狀及存在問題[J]. 崔文文,梁軍鋒,杜連柱,張克強.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3(11)
[4]基于不確定度和敏感度分析的LCA數(shù)據(jù)質量評估與控制方法[J]. 黃娜,王洪濤,范辭冬,周杉財,侯萍,楊潔.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2(06)
[5]基于LCA原理的國內典型沼氣工程能效和經(jīng)濟評價[J]. 張艷麗,任昌山,王愛華,郝先榮. 可再生能源. 2011(02)
[6]農(nóng)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應用進展[J]. 陳智遠,石東偉,王恩學,張正.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0(12)
[7]中國生命周期參考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方法與基礎模型[J]. 劉夏璐,王洪濤,陳建,何琴,張浩,姜睿,陳雪雪,侯萍. 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0(10)
[8]河南省夏季秸稈焚燒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與分析[J]. 鄭有飛,田宏偉,陳懷亮,劉忠陽,鄧偉. 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0(08)
[9]我國秸稈沼氣工程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 陳羚,趙立欣,董保成,萬小春,高新星. 可再生能源. 2010(03)
[10]秸稈焚燒導致南京及周邊地區(qū)一次嚴重空氣污染過程的分析[J]. 朱彬,蘇繼鋒,韓志偉,尹聰,王體健. 中國環(huán)境科學. 2010(05)
碩士論文
[1]燃料二甲醚生命周期評價及其敏感性分析[D]. 王惠.昆明理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884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ygclw/318845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