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種子精密排種器的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5 05:26
【摘要】: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目前,煙草種植業(yè)仍主要以單戶組織生產,手工或半機械化作業(yè)為主要播種方式,規(guī);、機械化、集約化程度低,自我發(fā)展能力較弱,F有的機械式煙草播種機存在種子大量浪費,種子破碎率高的問題,而氣吸式煙草播種機存在生產效率不高,型孔易堵的問題,不能被廣大農戶接受。因而,用于實際生產的煙草包衣播種機少。為研究能夠被煙農接受的煙草精密排種器,本文從理論和結構兩方面分析了國內當前比較典型的幾種氣力式排種器,在用于播種小粒徑種子的氣吸式精密播種機的基礎上針對落種精度與氣密性差的問題進行結構改造。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在對排種器工作過程進行動力學分析的基礎上,對排種器結構優(yōu)化。相對前人研究結果而言,設計的內吸內吹滾筒式煙草精密排種器更能保證投種效果,與王希強研究的氣吸滾筒式精密排種器相比,改進了吹種裝置和正氣壓進氣方式;與劉劍鋒研究的氣吸滾筒式煙草包衣種子排種器相比,改變了種子吹落方向和排種器正負壓腔的組合方式;與陳佳琦研究的氣吸滾筒式蔬菜精密排種器相比,既簡化了裝置的結構又提高了其氣密性。 (2) Ansys13.0流體分析軟件對吹種裝置內壓力場和速度場進行模擬仿真的結果表明:吹種裝置設計合理,能夠保證氣流速度和壓力均勻一致,從而保證播種后行距、株距的均勻性。 (3)排種器播種性能二次正交回歸旋轉臺架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表明:轉速、吸種壓力、振動頻率是影響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的主要因素;回歸分析結果得到各試驗因素與播種評價指標之間的回歸方程;優(yōu)化求解結果得到工作參數最優(yōu)組合為:當取滾筒轉速650r/h、負壓0.95kPa、振動頻率為100Hz時,合格率達85.99%、重播率6.9%、漏播率7.7%。 (4)種子下落軌跡的高速攝像單因素試驗結果表明:落種點位置對種子的運動軌跡有極大的影響,種子落在穴壁比落在穴底的彈跳方向多變、反彈力大,最終決定播種質量;隨著轉速、吹種壓力、落種高度的增大,種子從落種處所獲得的能量增大,與土壤碰撞后彈跳越明顯;落種點位置反映了輸送速度也是影響播種效果的一個重要試驗因素。
【圖文】:
氣體繞流流動
圖4^2 (a)為/=15inm,入口壓力為0.25kpa的速度矢量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出1-8號吹種嘴處的出口氣流速度相同,均在在之間1.73-L82m/s;圖4-2 (b)為b65mm,入口壓力為0.25kpa的速度矢量分布圖,1-7號吹種嘴的出口氣流速度范圍相同,也為1.73-1.82m/s, 8號吹種嘴略低些;從圖4-2 (a)和圖4-2 (b)可知,8個吹種嘴出口速度一致,,間距/對8個吹種嘴出口的速度影響較小。圖4>2 (C)為h5mm,入口壓力為0.4kpa的速度矢量分布圖,8個吹種嘴的出口氣流速度范圍相同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S223.25
本文編號:2664541
【圖文】:
氣體繞流流動
圖4^2 (a)為/=15inm,入口壓力為0.25kpa的速度矢量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出1-8號吹種嘴處的出口氣流速度相同,均在在之間1.73-L82m/s;圖4-2 (b)為b65mm,入口壓力為0.25kpa的速度矢量分布圖,1-7號吹種嘴的出口氣流速度范圍相同,也為1.73-1.82m/s, 8號吹種嘴略低些;從圖4-2 (a)和圖4-2 (b)可知,8個吹種嘴出口速度一致,,間距/對8個吹種嘴出口的速度影響較小。圖4>2 (C)為h5mm,入口壓力為0.4kpa的速度矢量分布圖,8個吹種嘴的出口氣流速度范圍相同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S223.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應明;馬建民;;2BJY-200型煙草精量播種器的設計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3期
2 陳逸鵬,程毓萍,陳朝陽;烤煙直播漂浮育苗技術[J];福建農業(yè)科技;2000年01期
3 劉纏牢,阮萍,熊仁生,孫益善;高速攝影測量的計算機輔助[J];光子學報;2001年01期
4 張明坤;王興宏;李春林;;烤煙3種育苗方法的比較研究[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年21期
5 楚宜民;許艷華;;一種煙草精量播種機的設計[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年04期
6 劉劍鋒;謝方平;梅婷;;煙草包衣種子的物理特性研究[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7 張猛;余佳佳;劉曉輝;廖慶喜;;氣力集排式油菜精量排種器的排種過程分析[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8 陳麗梅,袁月明,尹海燕,馬旭;水稻芽種氣吸式直播排種器充種過程的研究[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9 袁月明;馬旭;朱艷華;王朝輝;董潤堅;王景利;;基于高速攝像技術的氣吸式排種器投種過程的分析[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10 董潤堅;袁月明;;氣吸式水稻芽種排種器充種過程的模擬仿真[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湛;氣吸振動式精密排種器理論及試驗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645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nygclw/266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