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木人工林生長與立地類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22 07:03
柚木(Tectona grandis L.f.)屬馬鞭草科(Verbenaceae)柚木屬的落葉半落葉性高大喬木。柚木速生特性和優(yōu)良的材質使其在世界珍貴木材市場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且隨著原產(chǎn)國的供應減少以及國內市場的需求增加,柚木人工林的種植已成為我國南方人工林發(fā)展的投資熱點。本研究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廣東省揭陽市和海南省柚木人工林為對象,通過設置122個20m×20m樣地,調查樣地內柚木生長情況,記錄坡度、坡位、坡向和海拔等地形因子,采集土壤樣品分析土壤化學性質及測定土壤密度等土壤物理性質,探討柚木人工林生長與立地的關系,尋找影響柚木生長的主導因子,從而劃分柚木立地生產(chǎn)力等級和立地類型,為我國發(fā)展柚木人工林的立地選擇提供科學依據(jù)。具體研究結果如下:(1)不同氣候、立地條件,三個地區(qū)間柚木人工林生長情況存在差異。同一年齡段比較,云南版納地區(qū)13年生柚木人工林的生長均顯著優(yōu)于廣東揭陽和海南省三地的柚木人工林。由于小地形和土壤條件差異,同一地區(qū)不同調查地點柚木生長狀況也不一,云南版納地區(qū)的壩蓮蓉樹高和胸徑年平均生長量均顯著優(yōu)于其他地點;廣東揭陽地區(qū)的東瘄寮樹高和胸徑顯著優(yōu)于高明山和公司...
【文章來源】: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1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評述
1.2 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
1.2.1 關鍵的科學問題與研究目標
1.2.2 主要研究內容
1.3 研究技術路線
第二章 研究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域概況
2.1.1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調查地概況
2.1.2 廣東省揭陽市調查地概況
2.1.3 海南省調查地概況
2.2 研究方法
2.2.1 樣地的設置與調查
2.2.2 內業(yè)處理及數(shù)據(jù)分析
第三章 柚木人工林生長分析
3.1 柚木人工林生長
3.1.1 不同地區(qū)柚木人工林年平均生長比較分析
3.1.2 版納不同地點柚木生長指標對比
3.1.3 揭陽不同地點柚木生長指標對比
3.1.4 海南不同地點柚木生長指標對比
3.1.5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生長對比
3.2 柚木人工林直徑結構研究
3.2.1 直徑分布的度量
3.2.2 直徑分布模型
3.3 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相關性研究
3.3.1 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總模型擬合
3.3.2 版納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模型擬合
3.3.3 揭陽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模型擬合
3.3.4 海南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總模型擬合
3.4 小結
第四章 柚木人工林生長與土壤理化性質關系研究
4.1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人工林土壤性質
4.1.1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的變化
4.1.2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人工林土壤化學性質的變化
4.2 柚木人工林生長與土壤理化性質關系
4.2.1 柚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4.2.2 柚木人工林土壤化學性質與柚木生長相關性研究
4.3 小結
第五章 立地類型劃分與質量評價
5.1 立地類型劃分原則及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5.2 結果與分析
5.2.1 西雙版納州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及評價
5.2.2 揭陽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及評價
5.2.3 海南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及評價
5.3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結論
6.1.1 柚木人工林生長分析
6.1.2 不同立地因子與柚木人工林生長
6.1.3 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與評價
6.2 討論
6.2.1 土壤質地與土壤容重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6.2.2 土壤的酸度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6.2.3 土壤養(yǎng)分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6.2.4 不同地區(qū)立地條件差異與柚木生長
6.3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縮略詞
在讀期間的學術研究
致謝
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白落葉松人工林立地指數(shù)表和胸徑地位級表的編制[J]. 馬煒,孫玉軍.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3(12)
[2]閩南沿海山地小地形對柚木人工林生長的影響[J]. 施榮達. 科技致富向導. 2013(23)
[3]基于LVQ神經(jīng)網(wǎng)絡森林立地類型劃分研究[J]. 馬天曉,王艷梅,尚鐵軍,黃家榮.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3(19)
[4]鄂托克旗立地類型劃分[J]. 張精哲,郭衛(wèi)東,郭曉艷,韓飛. 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 2013(01)
[5]Site index for teak in Colombia[J]. Danny A. Torres,Jorge I. del Valle,Guillermo Restrep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2(03)
[6]北京地區(qū)側柏人工林林木直徑分布模型研究[J]. 陳英,楊華,趙浩彥,李偉,王金增,付雨龍.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2(09)
[7]模糊聚類法在甘肅中部宜林地立地類型劃分中的應用[J]. 成昌國,趙陟峰. 中國水土保持. 2012(02)
[8]我國珍貴樹種柚木人工林發(fā)展現(xiàn)狀、對策與展望[J]. 梁坤南,周再知,馬華明,黃桂華,林明平.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11(04)
[9]貴州省柚木適生區(qū)域研究[J]. 顧永順,孫吉慧,劉曉,李磊. 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 2011(03)
[10]柚木人工林對土壤質量的反饋研究[J]. 郭華北.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09(22)
碩士論文
[1]閩南山地引種柚木栽培特性研究[D]. 武勇.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38938
【文章來源】: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1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評述
1.2 研究目標和主要研究內容
1.2.1 關鍵的科學問題與研究目標
1.2.2 主要研究內容
1.3 研究技術路線
第二章 研究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域概況
2.1.1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調查地概況
2.1.2 廣東省揭陽市調查地概況
2.1.3 海南省調查地概況
2.2 研究方法
2.2.1 樣地的設置與調查
2.2.2 內業(yè)處理及數(shù)據(jù)分析
第三章 柚木人工林生長分析
3.1 柚木人工林生長
3.1.1 不同地區(qū)柚木人工林年平均生長比較分析
3.1.2 版納不同地點柚木生長指標對比
3.1.3 揭陽不同地點柚木生長指標對比
3.1.4 海南不同地點柚木生長指標對比
3.1.5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生長對比
3.2 柚木人工林直徑結構研究
3.2.1 直徑分布的度量
3.2.2 直徑分布模型
3.3 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相關性研究
3.3.1 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總模型擬合
3.3.2 版納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模型擬合
3.3.3 揭陽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模型擬合
3.3.4 海南柚木人工林樹高與胸徑總模型擬合
3.4 小結
第四章 柚木人工林生長與土壤理化性質關系研究
4.1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人工林土壤性質
4.1.1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的變化
4.1.2 不同地區(qū)13年生柚木人工林土壤化學性質的變化
4.2 柚木人工林生長與土壤理化性質關系
4.2.1 柚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4.2.2 柚木人工林土壤化學性質與柚木生長相關性研究
4.3 小結
第五章 立地類型劃分與質量評價
5.1 立地類型劃分原則及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5.2 結果與分析
5.2.1 西雙版納州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及評價
5.2.2 揭陽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及評價
5.2.3 海南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及評價
5.3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結論
6.1.1 柚木人工林生長分析
6.1.2 不同立地因子與柚木人工林生長
6.1.3 柚木人工林立地類型劃分與評價
6.2 討論
6.2.1 土壤質地與土壤容重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6.2.2 土壤的酸度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6.2.3 土壤養(yǎng)分對柚木生長的影響
6.2.4 不同地區(qū)立地條件差異與柚木生長
6.3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縮略詞
在讀期間的學術研究
致謝
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長白落葉松人工林立地指數(shù)表和胸徑地位級表的編制[J]. 馬煒,孫玉軍.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3(12)
[2]閩南沿海山地小地形對柚木人工林生長的影響[J]. 施榮達. 科技致富向導. 2013(23)
[3]基于LVQ神經(jīng)網(wǎng)絡森林立地類型劃分研究[J]. 馬天曉,王艷梅,尚鐵軍,黃家榮.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3(19)
[4]鄂托克旗立地類型劃分[J]. 張精哲,郭衛(wèi)東,郭曉艷,韓飛. 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 2013(01)
[5]Site index for teak in Colombia[J]. Danny A. Torres,Jorge I. del Valle,Guillermo Restrep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2(03)
[6]北京地區(qū)側柏人工林林木直徑分布模型研究[J]. 陳英,楊華,趙浩彥,李偉,王金增,付雨龍.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2(09)
[7]模糊聚類法在甘肅中部宜林地立地類型劃分中的應用[J]. 成昌國,趙陟峰. 中國水土保持. 2012(02)
[8]我國珍貴樹種柚木人工林發(fā)展現(xiàn)狀、對策與展望[J]. 梁坤南,周再知,馬華明,黃桂華,林明平.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11(04)
[9]貴州省柚木適生區(qū)域研究[J]. 顧永順,孫吉慧,劉曉,李磊. 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 2011(03)
[10]柚木人工林對土壤質量的反饋研究[J]. 郭華北.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09(22)
碩士論文
[1]閩南山地引種柚木栽培特性研究[D]. 武勇.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6389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lylw/36389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