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4種夾竹桃科植物空間分布格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31 09:36
本研究以尖峰嶺60 ha(1000 m×600 m)固定監(jiān)測樣地中的盆架樹(Alstonia rostrata C.E.C.Fisch.)、尖蕾狗牙花(Tabernaemontana bufalina Lour.)、藥用狗牙花(Tabernaemontana bovina Lour.)和蘿芙木[Rauvolfia verticillata(Lour.)Baill.]等4種夾竹桃科木本植物為研究對象,應用點格局分析方法,從其生物學特性、種群結構、空間分布格局動態(tài)、種間關聯(lián)及地形因子對其種群分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以探討它們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機制,擬為分析熱帶山地雨林多物種共存機制提供參考。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徑級結構:4種木本植物所有記錄個體的徑級分布呈倒“J”型,表明群落中的夾竹桃科植物整體更新狀況良好。盆架樹的徑級結構呈倒“J”型,尖蕾狗牙花的徑級結構呈“L”型,群落中兩者均有較多的幼樹,表明兩者為更新能力都較好的增長型種群。但藥用狗牙花和蘿芙木在樣地中分布稀少,無幼苗分布。2.點格局和胸徑分布格局:成對相關函數(shù)(pair correlation function)分析結果...
【文章來源】: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Janzen-Connell假說(引自孫儒泳等,2002)
年均降雨量介于 1305–3686 mm 之間,旱季約為 2 個月;年均溫度為 19.8℃,最冷和最熱月平均氣溫分別為 10.8℃和 27.5℃(李意德等,2012;許涵等,2015a)。尖峰嶺林區(qū)具有明顯的山地垂直氣候變化,氣溫隨海拔每增加 100 m 遞減 0.6 ℃;雨量隨高度升高而增多,從 1000 mm 增加到 3600 mm;高海拔山區(qū)雨季較長,干旱季較短、多霧,旱季雖無雨,仍不旱(蔣有緒和盧俊培,1991)。2.1.3 土壤尖峰嶺母巖主要為花崗巖,淺海沉積物等,由于海拔和氣候條件的變化,尖峰嶺地區(qū)的土壤類型從沿海地區(qū)的濱海砂土、燥紅土、磚紅壤、磚黃壤,到海拔較高的山頂區(qū)域的山地淋溶表潛黃壤等(李意德等,2012)。
12圖 2-2 尖峰嶺大樣地在海南的位置、三維地形圖和等高線圖(a,b,c 引自:許涵等,2015b)2.2.3 喬木調查在每個 5 m × 5 m 的調查單元內,對植物群落進行全面調查。對胸徑(1.3 m 處) ≥1 cm 的樹木進行掛牌和測量。胸徑測量:對植株體主干生長規(guī)則(一般呈規(guī)則的近圓形),且胸徑≤ 5 cm 的植株可用電子游標卡尺進行測量;對于植株體主干生長不規(guī)則,或胸徑﹥5 cm 的植株皆用胸徑圍尺進行測量。坐標測量:對每株個體在 5 m×5 m 小樣方中 x(東西向)、y(南北向)軸的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蘇南丘陵山區(qū)典型次生森林群落的點格局分析[J]. 薛岑,劉茂松,康昕,鄭阿寶,侯嫦英,關慶偉,徐馳.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2]貴州珍稀瀕危植物皺葉瘤果茶的種群生態(tài)特征研究(英文)[J]. 劉海燕,楊乃坤,鄒天才,李媛媛,洪江. 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 2015(06)
[3]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優(yōu)勢種個體及生物量的點格局分析[J]. 胡硯秋,李文斌,崔佳玉,蘇志堯. 生態(tài)學報. 2016(04)
[4]弄崗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15ha樣地密度制約效應分析[J]. 郭屹立,王斌,向悟生,丁濤,陸樹華,黃甫昭,李冬興,文淑均,何運林,李先琨. 科學通報. 2015(17)
[5]北京山區(qū)栓皮櫟林優(yōu)勢種群點格局分析[J]. 樊登星,余新曉. 生態(tài)學報. 2016(02)
[6]海南島尖峰嶺林區(qū)近50年的熱量因子變化特征[J]. 周璋,林明獻,李意德,陳德祥,駱土壽,許涵.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5(04)
[7]蘿芙木生物堿的藥理作用與分離提取方法的研究進展[J]. 李雅娟,曹福祥,李萌. 生命的化學. 2015(02)
[8]海南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60ha動態(tài)監(jiān)測樣地群落結構特征[J]. 許涵,李意德,林明獻,吳建輝,駱土壽,周璋,陳德祥,楊懷,李廣建,劉世榮. 生物多樣性. 2015(02)
[9]夾竹桃繁殖與病蟲害防治[J]. 陳少萍. 中國花卉園藝. 2015(04)
[10]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種子性狀對木本植物聚集格局的影響[J]. 姚蓓,余建平,劉曉娟,米湘成,馬克平. 生物多樣性. 2015(02)
博士論文
[1]典型闊葉紅松林木本植物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其與生境的關聯(lián)性[D]. 劉妍妍.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2]放牧脅迫下植物間的正相互作用及其與植物個體小型化和種群空間格局的關系[D]. 王鑫廳.內蒙古大學 2013
[3]長白山云冷杉林幼樹結構和生長動態(tài)分析[D]. 趙浩彥.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4]百山祖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密度制約的作用[D]. 駱爭榮.浙江大學 2011
[5]具有空間結構的種群模型及分布格局研究[D]. 高猛.蘭州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廣西弄崗北熱帶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種群空間格局研究[D]. 何蘭軍.廣西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560028
【文章來源】:華南農業(yè)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Janzen-Connell假說(引自孫儒泳等,2002)
年均降雨量介于 1305–3686 mm 之間,旱季約為 2 個月;年均溫度為 19.8℃,最冷和最熱月平均氣溫分別為 10.8℃和 27.5℃(李意德等,2012;許涵等,2015a)。尖峰嶺林區(qū)具有明顯的山地垂直氣候變化,氣溫隨海拔每增加 100 m 遞減 0.6 ℃;雨量隨高度升高而增多,從 1000 mm 增加到 3600 mm;高海拔山區(qū)雨季較長,干旱季較短、多霧,旱季雖無雨,仍不旱(蔣有緒和盧俊培,1991)。2.1.3 土壤尖峰嶺母巖主要為花崗巖,淺海沉積物等,由于海拔和氣候條件的變化,尖峰嶺地區(qū)的土壤類型從沿海地區(qū)的濱海砂土、燥紅土、磚紅壤、磚黃壤,到海拔較高的山頂區(qū)域的山地淋溶表潛黃壤等(李意德等,2012)。
12圖 2-2 尖峰嶺大樣地在海南的位置、三維地形圖和等高線圖(a,b,c 引自:許涵等,2015b)2.2.3 喬木調查在每個 5 m × 5 m 的調查單元內,對植物群落進行全面調查。對胸徑(1.3 m 處) ≥1 cm 的樹木進行掛牌和測量。胸徑測量:對植株體主干生長規(guī)則(一般呈規(guī)則的近圓形),且胸徑≤ 5 cm 的植株可用電子游標卡尺進行測量;對于植株體主干生長不規(guī)則,或胸徑﹥5 cm 的植株皆用胸徑圍尺進行測量。坐標測量:對每株個體在 5 m×5 m 小樣方中 x(東西向)、y(南北向)軸的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蘇南丘陵山區(qū)典型次生森林群落的點格局分析[J]. 薛岑,劉茂松,康昕,鄭阿寶,侯嫦英,關慶偉,徐馳.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2]貴州珍稀瀕危植物皺葉瘤果茶的種群生態(tài)特征研究(英文)[J]. 劉海燕,楊乃坤,鄒天才,李媛媛,洪江. 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 2015(06)
[3]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優(yōu)勢種個體及生物量的點格局分析[J]. 胡硯秋,李文斌,崔佳玉,蘇志堯. 生態(tài)學報. 2016(04)
[4]弄崗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15ha樣地密度制約效應分析[J]. 郭屹立,王斌,向悟生,丁濤,陸樹華,黃甫昭,李冬興,文淑均,何運林,李先琨. 科學通報. 2015(17)
[5]北京山區(qū)栓皮櫟林優(yōu)勢種群點格局分析[J]. 樊登星,余新曉. 生態(tài)學報. 2016(02)
[6]海南島尖峰嶺林區(qū)近50年的熱量因子變化特征[J]. 周璋,林明獻,李意德,陳德祥,駱土壽,許涵.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5(04)
[7]蘿芙木生物堿的藥理作用與分離提取方法的研究進展[J]. 李雅娟,曹福祥,李萌. 生命的化學. 2015(02)
[8]海南尖峰嶺熱帶山地雨林60ha動態(tài)監(jiān)測樣地群落結構特征[J]. 許涵,李意德,林明獻,吳建輝,駱土壽,周璋,陳德祥,楊懷,李廣建,劉世榮. 生物多樣性. 2015(02)
[9]夾竹桃繁殖與病蟲害防治[J]. 陳少萍. 中國花卉園藝. 2015(04)
[10]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種子性狀對木本植物聚集格局的影響[J]. 姚蓓,余建平,劉曉娟,米湘成,馬克平. 生物多樣性. 2015(02)
博士論文
[1]典型闊葉紅松林木本植物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其與生境的關聯(lián)性[D]. 劉妍妍.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2]放牧脅迫下植物間的正相互作用及其與植物個體小型化和種群空間格局的關系[D]. 王鑫廳.內蒙古大學 2013
[3]長白山云冷杉林幼樹結構和生長動態(tài)分析[D]. 趙浩彥.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2
[4]百山祖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密度制約的作用[D]. 駱爭榮.浙江大學 2011
[5]具有空間結構的種群模型及分布格局研究[D]. 高猛.蘭州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廣西弄崗北熱帶喀斯特季節(jié)性雨林種群空間格局研究[D]. 何蘭軍.廣西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5600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lylw/35600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