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鐮孢菌遺傳多樣性及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9 08:43
鐮孢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之一,可引起多種植物發(fā)生病害。本研究以供試的尖鐮孢菌菌株為研究對象,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尖鐮孢菌全基因組SSR位點的分布特點,在此基礎上開發(fā)SSR引物用來分析尖鐮孢種內的SSR遺傳多樣性;以山西不同地區(qū)采集的鐮孢菌株為研究對象,采用線粒體小亞基(mtSSUrDNA)和組蛋白H3(histone H3)兩個基因序列探討不同種的鐮孢菌的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對7條已公布的尖鐮孢菌染色體基因組序列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表明:基因組中7條染色體共有860個SSR位點,平均每條染色體出現122個SSR位點,大約每44.2kb出現一個長度不小于18bp的SSR位點。其中四、五核苷酸重復為主要重復類型,占全部SSR的比例分別為23.84%和32.56%;435種重復基元的分布情況存在差異,基元為ACAA/TTGT出現次數最多,為33次,其次為CAAA/TTTG,出現32次。說明尖鐮抱菌基因組中含有豐富的SSR位點,為Genomic-SSR標記在尖鐮孢菌鑒別中的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2.采用SSR分子標記技術對尖鐮孢菌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結果表明,60對SS...
【文章來源】:山西農業(yè)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引物(GTAG)7和(TGATT)10對21株尖鐮袍菌基因組DN人的S5R-PCR擴增效果
玻敝曇飭?呔?櫻櫻遙?校茫依┰黿峁?木劾嚳治觶崳?聚類分析結果表明(圖2),尖鐮孢菌菌株類群間總體遺傳相似系數在0.?56?0.?95。??當遺傳相似系數為0.?56時,21株尖鐮孢菌可分成2個SSR類群(SSR?groups,SG);當??相似系數為0.70時,21株尖鐮孢菌可分成5個SSR亞類群;當相似系數為0.95時,??21株尖鐮孢菌可完全分開。表明尖鐮孢菌基因組DNA的SSR區(qū)域具有遺傳分化明顯的??特點,全基因組SSR標記技術是一種尖鐮孢菌遺傳分化研究的有效方法。??同一地理來源不同寄主,如分離自夏縣的黃瓜9號和西瓜13號菌株、祁縣的茄子1??號和綠豆2號菌株、太谷的蠶豆5號和地豆6號菌株聚在不同的類群或亞類群(圖2);??同一寄主不同地理來源的菌株聚于不同類群,如分離自太谷候縣番茄(14號)與大同番??茄(15號)分別聚在了?SG-1和SG-2中(圖2)。另外,雖然分離自黃瓜的9號、10??號、11號和12號聚在了不同類群,但來自夏縣黃瓜9號和太原黃瓜11號聚在一支上,??太谷黃瓜10號和12號聚在了一起;分離自運城棉花17號和19號菌株聚在一起
圖2.2部分樣品電泳圖??Figure2.2?sample?electrophoretogram??-3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洋蔥貯藏期干腐病致病鐮刀菌的鑒定及室內藥劑毒力測定[J]. 蘇建紅,郭成,張軍高,漆永紅,曹素芳,李敏權.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5)
[2]尖孢鐮刀菌基因組SSR位點分析[J]. 呂藝瑤,李新鳳,王雪梅,王建明. 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3)
[3]基于IGS和Histone基因的我國芒果鐮孢菌遺傳多樣性分析[J]. 吳丹妮,趙志慧,王艷紅,周揚,姚毅恒,陸俊,呂國忠.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6(01)
[4]洋蔥轉錄組SSR信息分析及其多態(tài)性研究[J]. 李滿堂,張仕林,鄧鵬,侯喜林,王建軍. 園藝學報. 2015(06)
[5]甜瓜‘PMR6’抗白粉病基因的遺傳及其定位研究[J]. 盧浩,王賢磊,高興旺,寧雪飛,陳靜,李冠. 園藝學報. 2015(06)
[6]尖鐮孢EST-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標記建立[J]. 李新鳳,張作剛,王建明,高俊明,田宏先.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4(20)
[7]基于多基因序列分析對尖孢鐮孢菌古巴;(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種的鑒定[J]. 曾莉莎,呂順,劉文清,趙志慧,王芳,周建坤,李洪波,陳石,杜彩嫻. 菌物學報. 2014(04)
[8]系統(tǒng)發(fā)育基因組學研究進展[J]. 王章群,解增言,蔡應繁,舒坤賢,黃飛飛. 遺傳. 2014(07)
[9]尖孢鐮刀菌;图吧硇》N分子檢測研究進展[J]. 張吉祥,凌鍵,謝丙炎,楊宇紅. 中國農學通報. 2013(36)
[10]33株尖孢鐮刀菌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J]. 張述義,李新鳳,韋曉艷,王建明. 生態(tài)學雜志. 2013(05)
博士論文
[1]中國部分Botryosphaeriaceae真菌的系統(tǒng)發(fā)育及模式種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 程燕林.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2
[2]中國小麥條銹菌分子群體遺傳結構研究[D]. 陳長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3]蛺蝶科遺傳多樣性及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D]. 張敏.山西大學 2008
[4]中國禾本科作物上鐮孢菌屬真菌分類的研究[D]. 趙志慧.沈陽農業(yè)大學 2008
[5]魚類錐蟲分類與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D]. 顧澤茂.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6]禾谷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致病力鑒定、毒素檢測及其分子生物學研究[D]. 武愛波.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5
[7]十字花科植物CYP86MF同源基因的結構、功能及進化關系的研究[D]. 王玲平.浙江大學 2004
[8]中國冬小麥主產區(qū)及云南絲核菌屬真菌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 于金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土壤真菌彎頸霉屬真菌遺傳多樣性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D]. 趙亭亭.遼寧師范大學 2015
[2]基于立枯絲核菌AG3全基因組序列的SSR標記發(fā)掘及浙江省水稻立枯絲核菌遺傳多樣性研究[D]. 王利紅.杭州師范大學 2013
[3]季節(jié)性雪被對川西北亞高山草甸土壤真菌遺傳特性的影響[D]. 郭軍成.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2
[4]直翅目昆蟲Ubx和Wg基因的克隆與高級階元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D]. 韓鴻雁.河北大學 2011
[5]基于COI和12S rRNA的蛩螽亞科分子進化研究[D]. 裘明.河北大學 2011
[6]番茄成熟相關NAC類基因的分離和功能初步鑒定與分析[D]. 錢春建.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7
[7]北方地區(qū)地方品種牛線粒體DNA多態(tài)性和親緣關系研究[D]. 王飛.吉林大學 2007
[8]蘋果黑星病菌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D]. 董艷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5
[9]蝽科部分種類線粒體細胞色素b基因序列及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D]. 代金霞.陜西師范大學 2004
[10]中國水生半翅目部分昆蟲線粒體Cytb基因的分子進化與系統(tǒng)學研究[D]. 李鋼.陜西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85004
【文章來源】:山西農業(yè)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引物(GTAG)7和(TGATT)10對21株尖鐮袍菌基因組DN人的S5R-PCR擴增效果
玻敝曇飭?呔?櫻櫻遙?校茫依┰黿峁?木劾嚳治觶崳?聚類分析結果表明(圖2),尖鐮孢菌菌株類群間總體遺傳相似系數在0.?56?0.?95。??當遺傳相似系數為0.?56時,21株尖鐮孢菌可分成2個SSR類群(SSR?groups,SG);當??相似系數為0.70時,21株尖鐮孢菌可分成5個SSR亞類群;當相似系數為0.95時,??21株尖鐮孢菌可完全分開。表明尖鐮孢菌基因組DNA的SSR區(qū)域具有遺傳分化明顯的??特點,全基因組SSR標記技術是一種尖鐮孢菌遺傳分化研究的有效方法。??同一地理來源不同寄主,如分離自夏縣的黃瓜9號和西瓜13號菌株、祁縣的茄子1??號和綠豆2號菌株、太谷的蠶豆5號和地豆6號菌株聚在不同的類群或亞類群(圖2);??同一寄主不同地理來源的菌株聚于不同類群,如分離自太谷候縣番茄(14號)與大同番??茄(15號)分別聚在了?SG-1和SG-2中(圖2)。另外,雖然分離自黃瓜的9號、10??號、11號和12號聚在了不同類群,但來自夏縣黃瓜9號和太原黃瓜11號聚在一支上,??太谷黃瓜10號和12號聚在了一起;分離自運城棉花17號和19號菌株聚在一起
圖2.2部分樣品電泳圖??Figure2.2?sample?electrophoretogram??-3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洋蔥貯藏期干腐病致病鐮刀菌的鑒定及室內藥劑毒力測定[J]. 蘇建紅,郭成,張軍高,漆永紅,曹素芳,李敏權.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5)
[2]尖孢鐮刀菌基因組SSR位點分析[J]. 呂藝瑤,李新鳳,王雪梅,王建明. 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3)
[3]基于IGS和Histone基因的我國芒果鐮孢菌遺傳多樣性分析[J]. 吳丹妮,趙志慧,王艷紅,周揚,姚毅恒,陸俊,呂國忠.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6(01)
[4]洋蔥轉錄組SSR信息分析及其多態(tài)性研究[J]. 李滿堂,張仕林,鄧鵬,侯喜林,王建軍. 園藝學報. 2015(06)
[5]甜瓜‘PMR6’抗白粉病基因的遺傳及其定位研究[J]. 盧浩,王賢磊,高興旺,寧雪飛,陳靜,李冠. 園藝學報. 2015(06)
[6]尖鐮孢EST-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標記建立[J]. 李新鳳,張作剛,王建明,高俊明,田宏先.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4(20)
[7]基于多基因序列分析對尖孢鐮孢菌古巴;(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種的鑒定[J]. 曾莉莎,呂順,劉文清,趙志慧,王芳,周建坤,李洪波,陳石,杜彩嫻. 菌物學報. 2014(04)
[8]系統(tǒng)發(fā)育基因組學研究進展[J]. 王章群,解增言,蔡應繁,舒坤賢,黃飛飛. 遺傳. 2014(07)
[9]尖孢鐮刀菌;图吧硇》N分子檢測研究進展[J]. 張吉祥,凌鍵,謝丙炎,楊宇紅. 中國農學通報. 2013(36)
[10]33株尖孢鐮刀菌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J]. 張述義,李新鳳,韋曉艷,王建明. 生態(tài)學雜志. 2013(05)
博士論文
[1]中國部分Botryosphaeriaceae真菌的系統(tǒng)發(fā)育及模式種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 程燕林.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2
[2]中國小麥條銹菌分子群體遺傳結構研究[D]. 陳長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3]蛺蝶科遺傳多樣性及分子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D]. 張敏.山西大學 2008
[4]中國禾本科作物上鐮孢菌屬真菌分類的研究[D]. 趙志慧.沈陽農業(yè)大學 2008
[5]魚類錐蟲分類與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D]. 顧澤茂.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6]禾谷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致病力鑒定、毒素檢測及其分子生物學研究[D]. 武愛波.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5
[7]十字花科植物CYP86MF同源基因的結構、功能及進化關系的研究[D]. 王玲平.浙江大學 2004
[8]中國冬小麥主產區(qū)及云南絲核菌屬真菌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 于金鳳.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土壤真菌彎頸霉屬真菌遺傳多樣性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D]. 趙亭亭.遼寧師范大學 2015
[2]基于立枯絲核菌AG3全基因組序列的SSR標記發(fā)掘及浙江省水稻立枯絲核菌遺傳多樣性研究[D]. 王利紅.杭州師范大學 2013
[3]季節(jié)性雪被對川西北亞高山草甸土壤真菌遺傳特性的影響[D]. 郭軍成.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2
[4]直翅目昆蟲Ubx和Wg基因的克隆與高級階元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D]. 韓鴻雁.河北大學 2011
[5]基于COI和12S rRNA的蛩螽亞科分子進化研究[D]. 裘明.河北大學 2011
[6]番茄成熟相關NAC類基因的分離和功能初步鑒定與分析[D]. 錢春建.華中農業(yè)大學 2007
[7]北方地區(qū)地方品種牛線粒體DNA多態(tài)性和親緣關系研究[D]. 王飛.吉林大學 2007
[8]蘋果黑星病菌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D]. 董艷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5
[9]蝽科部分種類線粒體細胞色素b基因序列及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D]. 代金霞.陜西師范大學 2004
[10]中國水生半翅目部分昆蟲線粒體Cytb基因的分子進化與系統(tǒng)學研究[D]. 李鋼.陜西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850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dzwbhlw/34850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