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二分濃核病毒基因中特征性加尾序列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2 03:27
家蠶二分濃核病毒(Bombyx mori bidensovirus,BmBDV)是2012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新設立的二分DNA病毒科中的唯一病毒種。BmBDV是一種侵染家蠶中腸柱狀細胞的病原,可引發(fā)家蠶罹患類似昆蟲濃核癥。其基因組由兩條線性ssDNA分子組成(VD1;VD2),并分別獨立包裝于不同的病毒衣殼中。VD1中分別編碼主要衣殼蛋白(MCP)與DNA聚合酶(pPolB)的基因中3’端非翻譯區(qū)部分相互重疊,形成了一個雙功能加尾信號(BDVpA),發(fā)揮著轉錄后修飾及有效終止蛋白表達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們評估了這段簡短的BDVpA序列對外源基因表達調控的影響。熒光顯微技術檢測可視化蛋白GFP的表達,定性分析BDVpA(63)與SV40polyA活性的強弱。構建以包含重疊區(qū)的BDVpA(63)為多聚腺苷酸化信號的gfp瞬時表達質粒(pT-p5-gfp-BDVp A(63)和pT-ie1-gfp-BDVp A(63)),并構建無polyA的gfp瞬時質粒作為陰性對照組。分別轉染三種昆蟲細胞(Hi5、BmN和Sf9),熒光倒置顯微鏡觀測細胞內的熒光。含有BDVpA(63)的轉染...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BmBDV基因組VD1的結構特點(引自王永杰)
圖 1.3 多聚腺苷酸化的過程Fig1.3 The process of polyadenylation.3.2 多聚腺苷酸化的調控機制目前研究比較透徹的主要是真核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化,含有多個 polyA 位近端的 polyA 位點在基因的外顯子或者內含子上,則形成的轉錄本會缺失近 polyA 位點與遠端的 polyA 間的內含子與外顯子區(qū)域。當近端 polyA 位點位’UTRs 時,則產生具有不同長度 3’UTRs 的 mRNA 轉錄本,但編碼相同的蛋1]。此外,有關研究還發(fā)現 polyA 位點附近的 DNA 甲基化的狀態(tài)可能與多聚酸化 polyA 位點的選擇有關,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有待深入研究[48]。影響多聚腺苷酸化調控機制的因素主要分為以下三類:特異性 polyA 因子為 polyA 位點選擇的核心調節(jié)因子,但一些蛋白因子和輔助序列也對 polyA
于昆蟲轉基因載體中,尤其是 piggyBac 轉座載體限廣泛,對生產外源蛋白及分子育種等方面的研究有著轉基因載體外,作為四大表達系統(tǒng)之一的昆蟲桿狀病動物的病毒的加尾信號 SV40 polyA,在多角體啟動白。目前 Bac-to-Bac 表達系統(tǒng)運用最為廣泛,改變了可在昆蟲細胞內表達外源蛋白[67]。陸續(xù)出現的多聚腺苷酸化信號如 HSVtk polyA(單純 polyA(人工合成的人源化生長因子)、sNRP-1 polyA被運用于克隆或者病毒載體的構建[68]。但是這些多哺乳動物有關,可能在昆蟲細胞中表達外源基因存在成潛在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蠶二分濃核病毒感染家蠶后的釋放動態(tài)研究[J]. 胡朝陽,張曉龍,張清,劉偉,李國輝,姚勤. 微生物學通報. 2017(02)
[2]蛋白質起始的DNA病毒復制機制[J]. 邢亞麗,司亞運,袁弋,張清,姚勤,陳克平. 微生物學雜志. 2015(03)
[3]可選擇性多聚腺苷酸化的生物學功能[J]. 楊亮,張紅星,崔英,周鋼橋. 軍事醫(yī)學. 2015(05)
[4]家蠶二分濃核病毒在家蠶細胞中的體外拯救[J]. 張苗苗,馬瑛,潘曉利,胡朝陽,李國輝,司亞運,邢亞麗,陳克平,姚勤. 生物工程學報. 2015(01)
[5]家蠶二分濃核病毒DNA聚合酶基因啟動子P97的研究[J]. 馬瑛,呂鵬,張苗苗,胡朝陽,李國輝,陳克平,姚勤. 蠶業(yè)科學. 2013(04)
[6]家蠶二分濃核病毒VD1-ORF4基因截短多肽的表達和抗體制備[J]. 李國輝,王鵬,胡朝陽,姚勤. 生物技術通報. 2012(11)
[7]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進展[J]. 耿德玉,原媛,郭華榮. 科技資訊. 2012(21)
[8]家蠶細小病毒樣病毒的研究進展[J]. 李光田,郭旭麗,朱守林,馬瑛,胡朝陽,李國輝,陳克平,姚勤. 生命科學. 2012(03)
[9]SV40 PolyA序列及其AATAAA信號對上游GFP基因表達及轉錄終止的影響[J]. 李書平,馮晶晶,王紅鋼,王秀芳,呂占軍. 遺傳. 2012(01)
[10]家蠶濃核病毒BmDNV-3(中國株)VD1基因組結構與轉錄分析[J]. 王永杰,姚勤,陳克平,韓序. 生物工程學報. 2006(05)
碩士論文
[1]家蠶二分濃核病毒感染的家蠶連續(xù)病理變化研究[D]. 張曉龍.江蘇大學 2016
[2]家蠶二分濃核病毒線性化基因組的拯救與重組病毒的研究[D]. 張盼盼.江蘇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16794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BmBDV基因組VD1的結構特點(引自王永杰)
圖 1.3 多聚腺苷酸化的過程Fig1.3 The process of polyadenylation.3.2 多聚腺苷酸化的調控機制目前研究比較透徹的主要是真核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化,含有多個 polyA 位近端的 polyA 位點在基因的外顯子或者內含子上,則形成的轉錄本會缺失近 polyA 位點與遠端的 polyA 間的內含子與外顯子區(qū)域。當近端 polyA 位點位’UTRs 時,則產生具有不同長度 3’UTRs 的 mRNA 轉錄本,但編碼相同的蛋1]。此外,有關研究還發(fā)現 polyA 位點附近的 DNA 甲基化的狀態(tài)可能與多聚酸化 polyA 位點的選擇有關,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有待深入研究[48]。影響多聚腺苷酸化調控機制的因素主要分為以下三類:特異性 polyA 因子為 polyA 位點選擇的核心調節(jié)因子,但一些蛋白因子和輔助序列也對 polyA
于昆蟲轉基因載體中,尤其是 piggyBac 轉座載體限廣泛,對生產外源蛋白及分子育種等方面的研究有著轉基因載體外,作為四大表達系統(tǒng)之一的昆蟲桿狀病動物的病毒的加尾信號 SV40 polyA,在多角體啟動白。目前 Bac-to-Bac 表達系統(tǒng)運用最為廣泛,改變了可在昆蟲細胞內表達外源蛋白[67]。陸續(xù)出現的多聚腺苷酸化信號如 HSVtk polyA(單純 polyA(人工合成的人源化生長因子)、sNRP-1 polyA被運用于克隆或者病毒載體的構建[68]。但是這些多哺乳動物有關,可能在昆蟲細胞中表達外源基因存在成潛在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蠶二分濃核病毒感染家蠶后的釋放動態(tài)研究[J]. 胡朝陽,張曉龍,張清,劉偉,李國輝,姚勤. 微生物學通報. 2017(02)
[2]蛋白質起始的DNA病毒復制機制[J]. 邢亞麗,司亞運,袁弋,張清,姚勤,陳克平. 微生物學雜志. 2015(03)
[3]可選擇性多聚腺苷酸化的生物學功能[J]. 楊亮,張紅星,崔英,周鋼橋. 軍事醫(yī)學. 2015(05)
[4]家蠶二分濃核病毒在家蠶細胞中的體外拯救[J]. 張苗苗,馬瑛,潘曉利,胡朝陽,李國輝,司亞運,邢亞麗,陳克平,姚勤. 生物工程學報. 2015(01)
[5]家蠶二分濃核病毒DNA聚合酶基因啟動子P97的研究[J]. 馬瑛,呂鵬,張苗苗,胡朝陽,李國輝,陳克平,姚勤. 蠶業(yè)科學. 2013(04)
[6]家蠶二分濃核病毒VD1-ORF4基因截短多肽的表達和抗體制備[J]. 李國輝,王鵬,胡朝陽,姚勤. 生物技術通報. 2012(11)
[7]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進展[J]. 耿德玉,原媛,郭華榮. 科技資訊. 2012(21)
[8]家蠶細小病毒樣病毒的研究進展[J]. 李光田,郭旭麗,朱守林,馬瑛,胡朝陽,李國輝,陳克平,姚勤. 生命科學. 2012(03)
[9]SV40 PolyA序列及其AATAAA信號對上游GFP基因表達及轉錄終止的影響[J]. 李書平,馮晶晶,王紅鋼,王秀芳,呂占軍. 遺傳. 2012(01)
[10]家蠶濃核病毒BmDNV-3(中國株)VD1基因組結構與轉錄分析[J]. 王永杰,姚勤,陳克平,韓序. 生物工程學報. 2006(05)
碩士論文
[1]家蠶二分濃核病毒感染的家蠶連續(xù)病理變化研究[D]. 張曉龍.江蘇大學 2016
[2]家蠶二分濃核病毒線性化基因組的拯救與重組病毒的研究[D]. 張盼盼.江蘇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167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dzwbhlw/33167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