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絨寄甲幼蟲密度對替代寄主營養(yǎng)代謝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763.306.4
【圖文】:
圖 1 寄生第 1d 的花絨寄甲幼蟲 圖 2 寄生第 2d 的花絨寄甲幼蟲Fig.1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1d Fig.2 2d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2d圖 3 寄生第 3d 的花絨寄甲幼蟲 圖 4 寄生后第 4d 的花絨寄甲幼蟲Fig.3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3d Fig.4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4d
圖 1 寄生第 1d 的花絨寄甲幼蟲 圖 2 寄生第 2d 的花絨寄甲幼蟲Fig.1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1d Fig.2 2d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2d圖 3 寄生第 3d 的花絨寄甲幼蟲 圖 4 寄生后第 4d 的花絨寄甲幼蟲Fig.3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3d Fig.4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4d
圖 3 寄生第 3d 的花絨寄甲幼蟲 圖 4 寄生后第 4d 的花絨寄甲幼蟲Fig.3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3d Fig.4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4d圖 5 寄生后第 5d 的花絨寄甲幼蟲Fig.5 D. helophoroides larvae after parasitization for 5d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雨;王衛(wèi)軍;楊建敏;孫國華;馬敬駿;李煥軍;;長牡蠣高糖原含量新品系正反交家系的生理代謝[J];漁業(yè)科學進展;2018年01期
2 陳聰;宋墩福;溫德華;于海萍;溫小遂;劉郁林;林世滔;王忠輝;鐘祥濤;;室內(nèi)花絨寄甲寄生替代寄主的影響因素分析[J];南方林業(yè)科學;2017年02期
3 張學英;黃忠意;章發(fā)盛;石艷;黃靜;;兩種檢測還原糖方法的比較[J];食品與機械;2017年02期
4 廖成家;;花絨寄甲栗山天牛生物型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技;2017年01期
5 路紀芳;蔡靜蕓;展茂魁;付甫永;王健;司徒春南;;花絨寄甲生物學特性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貴州林業(yè)科技;2016年04期
6 辛蓓;張少斌;劉佩旋;鄭雅楠;;白蛾周氏嚙小蜂毒液對美國白蛾蛹血細胞免疫的影響[J];昆蟲學報;2016年07期
7 鄭華英;丁秀鳳;解春霞;劉云鵬;;替代寄主繁育和飼料飼養(yǎng)對花絨寄甲成蟲產(chǎn)卵及存活的影響[J];江蘇林業(yè)科技;2016年02期
8 章龍;林琳;董毅;何丹農(nóng);;超(亞)臨界水水解制還原糖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5年23期
9 高悅;解春霞;劉云鵬;鄭華英;;花絨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人工繁育替代寄主的篩選研究[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5年02期
10 王順霞;胥忠坤;;花絨寄甲防治天牛的試驗效果調(diào)查[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錢明惠;熊琳娜;范軍祥;黃詠槐;武海衛(wèi);黃煥華;;花絨寄甲人工繁育研究進展[A];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大會——S6 森林昆蟲與自然調(diào)控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魏可;多寄主型寄生蜂白蠟吉丁腫腿蜂應對環(huán)境變化的行為和發(fā)育策略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6年
2 楊遠亮;利用天敵昆蟲防治松褐天牛技術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2年
3 唐艷龍;栗山天牛的生態(tài)學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術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紀偉;人工繁育花絨寄甲的替代寄主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2 張娓娓;慈溪市沿海防護林天牛類蛀干害蟲綜合防治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5年
3 李廣花;花絨寄甲的寄主選擇、取食利用和發(fā)育表現(xiàn)[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史亮;大麥蟲蛋白質(zhì)對運動KM小鼠運動耐力和相關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5 黃夢芹;班氏跳小蜂寄生對扶桑綿粉蚧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及部分酶系的影響[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5年
6 李敏;淺黃恩蚜小蜂寄生對煙粉虱三種保護酶活性及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7 祝海娟;大麥蟲蛋白質(zhì)的提取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8 郭倩;大麥蟲蛋白質(zhì)的分離純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1年
9 歐曉峰;大麥蟲抗氧化肽的分離純化及特性的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0年
10 尚梅;花絨堅甲的人工飼養(yǎng)技術[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820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dzwbhlw/278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