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稻曲病菌對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的敏感性研究
【圖文】:
第二章 稻曲病菌對三唑類殺菌劑敏感性研究對三唑類殺菌劑的敏感性測定長速率法,將戊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己唑醇、烯唑醇和氟環(huán)混勻,配制成濃度梯度為 0.2、0.1、0.05、0.025 和 0.0125 μPSA 平板為對照,每個處理重復 3 次,培養(yǎng) 20 d 后測量各處,見公式(1)(張乃樓等,2014)。0.10.2 0.05長抑制率/% =對照菌落生長直徑-處理菌落生長直徑×100對照菌落生長直徑-5
沈陽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 稻曲病菌對戊唑醇的敏感基線的建立由圖 2-2 可知,稻曲病菌對戊唑醇的 EC50 范圍為:0.0071 μg/mL~0.0871 μ性呈連續(xù)性分布,敏感性頻率分布圖符合正態(tài)分布(圖 2-3)。將 EC50平均值 L 確定為稻曲病菌對戊唑醇的敏感基線。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435.1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戎念杭;雍明麗;徐穎;胡東維;;水稻花器細胞壁超微結構與稻曲病菌的選擇性侵染分析[J];西北植物學報;2017年01期
2 王文斌;陳志誼;;不同致病力稻曲病菌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3年06期
3 高必達;鐘杰;;稻曲病菌侵染過程研究進展[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1年03期
4 王疏,白元俊,周永力,姚健民,白金鎧;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生物學特性研究[J];植物病理學報;1997年04期
5 白元俊,王疏,劉曉舟,石守榮,將寶山,劉書茂;水稻稻曲病菌的毒素研究[J];遼寧農業(yè)科學;1997年01期
6 羅英華,龔幼菊,陳似蘭,付逸根,王茵,韋育浦,,劉為經(jīng);稻曲病菌毒性的研究(摘要)[J];衛(wèi)生研究;1995年S2期
7 王疏;杜毅;褚茗莉;白元俊;邵雪;魯守平;;稻曲病菌孢子形成的培養(yǎng)技術及人工接種研究[J];遼寧農業(yè)科學;1992年05期
8 嚴位中;王永華;錢均端;;稻曲病菌核的初步研究[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1993年03期
9 金敏忠;黎煜;;水稻稻曲病菌菌核田間發(fā)生情況調查[J];浙江農業(yè)科學;1987年05期
10 王國良;;影響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發(fā)因素的研究[J];植物保護學報;198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慧娟;張瑾瑾;俞咪娜;于俊杰;雍明麗;劉永鋒;;稻曲病菌RasGTP酶激活蛋白UvGap1的功能研究[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9年
2 楊娟;樊晶;王宇秋;李國邦;黎良;趙志學;王文明;;調控植物免疫與代謝的稻曲病菌效應因子篩選[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3 樊晶;楊娟;王宇秋;李國邦;趙志學;黃富;李燕;王文明;;稻曲病菌的生命之謎[A];植物病理學研究進展——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十二屆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C];2015年
4 鄭大偉;何黎平;孟春梅;胡東維;;稻曲病菌在水稻萌發(fā)期侵染的細胞學證據(jù)[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陳志誼;劉永峰;張君成;聶亞峰;;水稻稻曲病菌生物學研究[A];糧食安全與植保科技創(chuàng)新[C];2009年
6 黃曉冬;胡茂林;羅來鑫;劉西莉;李健強;;稻曲病菌對苯醚甲環(huán)唑的敏感性檢測[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雍明麗;胡東維;;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s virens)侵染大麥、小麥的初步觀察[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孫祥良;韓志能;朱金良;鐘雪明;;稻曲病菌的侵入期和防治適期研究[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唐艷霞;胡東維;;稻曲病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萌發(fā)行為的研究[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尹小樂;陳志誼;于俊杰;俞咪娜;劉永鋒;;江蘇省水稻區(qū)域試驗品種對稻曲病的抗性評價及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A];江蘇省植物病理學會第十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記者 張蕾;我科學家提出稻曲病菌侵染機制新見解[N];光明日報;2014年
2 記者 王怡;我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水稻稻曲病致病基因[N];科技日報;2014年
3 記者 胡其峰;我國科學家“弄清”水稻常“生病”原因[N];光明日報;2014年
4 記者 汪永安;糧豐工程3年增效41億多元[N];安徽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彥卿;水稻抗稻曲病QTL定位及抗/感品種響應稻曲病菌侵染的表達譜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呂博;稻曲病菌侵染特性及產(chǎn)孢相關基因UvPRO1的功能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8年
3 宋杰輝;稻曲病菌的侵染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8年
4 李小娟;稻曲病菌不同類型無性孢子DNA甲基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8年
5 雍明麗;稻曲病菌初侵染源和花絲侵染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6 賈切;稻曲病菌接種技術、群體遺傳結構及致病力分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4年
7 鄭大偉;稻曲病菌基因敲除體系的建立及HOG1基因在稻曲病菌和禾谷鐮刀菌中功能驗證[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8 王菲;水稻稻曲病菌遺傳多樣性及其抗DMI類殺菌劑分子機理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9 胡茂林;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行為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譚小平;水稻品種抗稻曲病評價及稻曲病菌遺傳多樣性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龔稚游;稻曲病菌激活水稻灌漿相關基因AGF1的時空特征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8年
2 劉金颯;稻曲病菌的遺傳多樣性及其致病性分化測定[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8年
3 朱麗s
本文編號:26760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nykjlw/dzwbhlw/267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