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論文 >

旅游開發(fā)背景下永寧摩梭人的語言認同與民族認同

發(fā)布時間:2017-05-30 05:13

  本文關鍵詞:旅游開發(fā)背景下永寧摩梭人的語言認同與民族認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摩梭人的聚居地處于川、滇、藏三省交界處的藏彝走廊,地區(qū)族際關系復雜。自瀘沽湖被開發(fā)為對外開放的旅游區(qū)后,摩梭人日常接觸最多的是摩梭語和漢語,又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他們會在宗教儀式上接觸到藏語。摩梭人對這三種語言的認同度都比較高,卻有著不同的需要。對摩梭話認同是出于維系族群情感,保持族群認同的需要;對漢語認同是出于工具性需要;對藏語認同是出于文化歸附性的需要。從民族認同上看,摩梭人對自己所屬的納西族認同度很低,而由于文化、歷史等原因對藏族和蒙古族認同度比較高,旅游開發(fā)后,通過對自身文化的構建,摩梭人對摩梭族群的認同越來越高。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文學與新聞系;
【關鍵詞】旅游開發(fā) 摩梭 語言認同 民族認同
【基金】:2015年度云南省教育廳基金項目“旅游開發(fā)背景下瀘沽湖摩梭人語言使用狀況調查”(項目編號:2015Y501)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H257;C955
【正文快照】: 一、摩梭人概況永寧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鄉(xiāng)境內的瀘沽湖畔,他們用母語自稱為“納日”,旅游開放后他們對外自稱摩梭人,是納西族的一個分支。摩梭人與麗江壩的納西人,鹽源、木里等地的納日人,冕寧等地的納木依人以及迪慶維西傈僳族自治區(qū)的瑪麗瑪薩人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廖澤川;;摩梭人家來客多[J];歌海;2007年06期

2 吳象;摩梭人母系家庭的待解之謎[J];炎黃春秋;1997年09期

3 高茸卓瑪;;摩梭人[J];廣播歌選;2012年05期

4 相魯若瑪;依珍直瑪;納扎斯;李子賢;鄧啟耀;陳煦;何真;鄭海;何家勝;;摩梭古歌(三首)[J];山茶;1982年01期

5 拉木·嘎薩吐;;摩梭人不是生活在海外奇談中——對某些反映摩梭人生活的文藝作品的批評[J];民族文學;1989年08期

6 居田!陜西寶雞;想與摩梭姑娘去釣魚[J];中國釣魚;1999年01期

7 吳晶;摩梭人的民俗與服飾文化[J];四川戲劇;2003年05期

8 陳小波;;“摩梭人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女攝影家畫兒來自瀘沽湖深處的體驗[J];藝術評論;2007年02期

9 寧思瀟瀟;;管窺女兒國——瀘沽民居中的摩梭文化[J];中華民居;2010年05期

10 肖二平;張積家;王娟;林娜;;摩梭人親屬詞的概念結構——兼與漢族、納西族親屬詞的概念結構比較[J];心理學報;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柳;;摩梭大家庭:一個和諧的社會運作機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2 楊慧;劉永青;;民族旅游與社會性別建構——以寧蒗落水村摩梭婦女為個案[A];民族學人類學的中國經驗——人類學高級論壇2003卷[C];2003年

3 楊曉紅;;論鄉(xiāng)規(guī)民約環(huán)境保護規(guī)范的社會控制——以四川瀘沽湖摩梭人鄉(xiāng)規(guī)民約為例[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11年

4 曹和平;張博;周建波;張志祥;;不同文明間經濟動力學機制共源性因子管理初探——復活節(jié)島和摩梭人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路徑比較研究[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增長:機遇、挑戰(zhàn)和方向”經濟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亦平;摩梭母系制新解[N];中國婦女報;2001年

2 拉木·嘎吐薩邋(摩梭族);文化多棱鏡中的摩梭[N];文藝報;2007年

3 記者 丁耘 施思思 李懷巖;摩梭文化的走婚,絕不是兒戲式婚姻[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潮白;沒有摩梭族,只有摩梭人[N];南方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蔡曉華 陳曦 李仁芳;摩梭家園暨摩梭文化建設與保護國際學術論壇座談會舉行[N];涼山日報(漢);2012年

6 新華社記者 李舒;摩梭人還在“走婚”,姑娘的花樓依然神秘[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7 拉他咪·王勇;摩梭人的插旗習俗[N];云南日報;2001年

8 楊福泉;以更廣闊的視野研究摩梭(納)文化[N];中國民族報;2006年

9 屈明光;摩梭人 最后一塊母系氏族“活化石”[N];西部時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施雪鈞;鼎雅魯汝 樹屋托起一個致富夢[N];文匯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鵬;瀘沽湖畔走婚文化的當代抉擇[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玲玲;云南摩梭人的語言使用現(xiàn)狀調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瑤;基于女性主義視角的摩梭民居空間設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朱俊;《摩梭人》漢英翻譯報告[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盧捷;日本古代“訪妻婚”與中國摩梭人的“走婚”的比較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5 曹瓊茜;現(xiàn)代摩梭走婚文化的流變與發(fā)展趨勢[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6 王馨慧;斷裂中的摩梭社會[D];云南大學;2012年

7 直安麗;以父之名:論蔡華對摩梭走婚文化之誤讀[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8 熊燕;寧蒗摩梭人一夫一妻婚姻形態(tài)調查研究[D];云南大學;2014年

9 何林富;摩梭達巴經“口頭詩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10 楊子江;永寧壩區(qū)摩梭村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旅游開發(fā)背景下永寧摩梭人的語言認同與民族認同?,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646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40646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13a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