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東西常罵社火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6 10:08
本文關鍵詞:靈寶東西常罵社火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社火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是一項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綜合性文化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以“罵”為特色的東西常社火表演,卻是以競爭促發(fā)展,以“罵”促和諧,在全國眾多的社火表演當中更是獨樹一幟,被稱為“天下奇俗”。筆者通過田野調查,對靈寶東西常罵社火有了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并取得了第一手資料。本文以罵社火表演的全過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民間藝人的訪談,對社火的歷史淵源和東西常罵社火的主要內容形式進行了梳理,并力圖對罵社火表演過程中的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狂歡性”以及所蘊含的“罵文化”進行解析,使其達到一定的理論高度。筆者進一步對今天的東西常罵社火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進行了分析,對其未來的保護措施和發(fā)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筆者認為,對包括東西常罵社火在內的民間文化遺產進行梳理和總結,不僅是現(xiàn)代民間文藝學史和民俗學史的必要內容,而且對于當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鑒于目前對東西常罵社火的研究還比較薄弱,筆者期望以此拋磚引玉,對東西常罵社火的理論研究達到更高的層次。 文章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社火歷史淵源及傳承形態(tài)。首先是對“社火”的綜述,然后通過東西常罵社火對社火的傳承形態(tài)及歷史淵源進行探析。 第二部分:東西常罵社火及其主要內容和表演形式。由東西常罵社火的歷史演變入手,對目前東西常罵社火的主要內容和表演形式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記錄和表述。第三部分:東西常罵社火中“罵”的民俗價值。首先對“罵”的價值和功用作了闡釋,其次對東西常罵社火作為大眾文化的一種,對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狂歡性”進行了理論上的解析。 第四部分:東西常罵社火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首先對當前形勢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xiàn)狀及成果作了細致的介紹,然后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保護下的東西常罵社火的傳承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第五部分:結語。是對全文的綜述。 第六部分:附錄。是東西常罵社火的歷史資料《社虎記》。
【關鍵詞】:社火 罵 狂歡性 保護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892.24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社火歷史淵源及傳承形態(tài)7-14
- (一) 關于“社火”7-10
- (二) 社火的傳承形態(tài)及歷史淵源10-14
- 二、東西常罵社火及其主要內容和表演形式14-27
- (一) 東西常罵社火的歷史演變14-15
- (二) 東西常罵社火的主要內容和表演形式15-27
- 三、東西常罵社火中“罵”的民俗價值27-34
- (一) “罵”的價值和功用27-28
- (二) 東西常罵社火作為大眾文化的狂歡性表現(xiàn)28-34
- 四、東西常罵社火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34-42
- (一) 當前形勢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34-35
- (二)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下的東西常罵社火的傳承35-42
- 結語42-43
- 附錄43-56
- 參考文獻56-59
- 后記59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志松;;“罵社火”與民間社會系統(tǒng)的自組織[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巍;移民社會的文化記憶——遼寧民間社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鄧昭華;城市化背景下鄉(xiāng)土文化傳承的教育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牛宏飛;盂縣武術社火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3 陳茜苑;中國罵俗、罵歌、罵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靈寶東西常罵社火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16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2516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