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族文化傳播提高民族理論教學效果
本文選題:民族文化傳播 切入點:民族理論教學 出處:《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年01期
【摘要】:傳播民族文化是民族理論課的重要任務和職責,民族文化傳播可以增強民族理論課程的活力,提高民族理論教學效果。民族理論課教師要在教學中善于運用民族文化傳播,更好地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培養(yǎng)學生中華民族認同感和中華民族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尊重民族文化。
[Abstract]: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task and duty of the course of national theory.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can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course of national theor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national theory.The teachers of ethnic theory should be good at spreading national culture in teaching, better infiltrat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and culture,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consciousnes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respect for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單位】: 內蒙古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C95-4;G642.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繼平;;論“韋伯命題”視閾下的東北經濟與文化[J];長白學刊;2006年06期
2 張玲;王玉琴;;論猶太教與猶太人、猶太歷史的關系[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趙雨;《詩經》:中國寫作原論[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曹海峰;榮格原型理論的現(xiàn)代生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羅春雁;口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6 黃百成,張保偉;略論生態(tài)文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7 陳鴻;論流坑儺舞所蘊含的體育健身價值[J];撫州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8 張清祥;論《女神》的意象世界[J];郭沫若學刊;2003年01期
9 韋克游;壯族原始宗教意識結構的哲學闡釋[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萬建中;地陷型傳說中禁忌母題的歷史流程及其道德話語[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林文才;;英漢習語的文化內涵差異[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崢;;習語的文化內涵及其翻譯的歸化和異化[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羅道全;;論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現(xiàn)代文化建設的艱辛探索[A];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阿不力米提·優(yōu)努斯;維吾爾象征詞及其文化含義[D];新疆大學;2003年
2 曹建國;出土文獻與先秦《詩》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劉雅杰;論先秦文學的水意象[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元剛;英漢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羅秋立;歷史唯物主義與社會人類學批判[D];復旦大學;2005年
7 黃勇;道教筆記小說宗教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沐金華;論戰(zhàn)爭背景下的40年代女性小說[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桂琴;明清文言夢幻小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周福盛;教師個體知識的構成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闞建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精神初探[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2 毛麗芳;讀圖時代與符號消費[D];浙江師范大學;2003年
3 吳曉;《搜神記》中的民間文學作品研究[D];湘潭大學;2003年
4 劉曉玲;初中英語文化教學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劉筱湄;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興龍;詩性智慧視野中的《紅樓夢》神話系統(tǒng)原型剖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石巖;大學校園文化與教職員工工作滿意度的關系[D];清華大學;2004年
8 繆自鋒;裕固族文化儀式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艾瓊;從鄉(xiāng)野的主人到城市的邊緣人[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沈廣斌;李贄:一個特異的文化詩學存在[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少萍;;探訪日本北海道愛努族[J];中國民族;2007年03期
2 沈鴻雁;;從羌族文化的變遷與傳播到羌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以岷江流域羌族美術圖形符號為例[J];民族藝術研究;2010年05期
3 李蓮;;佤族木鼓象征與功能的文化解讀[J];學術探索;2007年0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宋長江 本報副總編輯;淺談民族文化傳播在文化認同中的引導作用[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0年
2 本報記者 趙川東;民族干部聚滬港[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本文編號:17225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72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