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儺壇三圣之“土主”考
本文選題:巴蜀 切入點:儺壇 出處:《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摘要】:巴蜀儺壇三圣之"土主"并非"隨地異祀"的一方之主,而是確有其人。"川主、土主、藥王"三圣合信合祀之風的盛行、文昌信仰的興起和《文昌大洞仙經(jīng)》彈演,促使"壁山神"趙延之登上儺壇,成為巴蜀儺壇"三圣"之一。
[Abstract]:The "earth master" of the three sages of Nuo altar is not the owner of "different worship", but the real person. "Sichuan master, earth master, medicine king "the three saints and faith in the prevalence of the wind of worship, the rise of the belief in Wenchang and the" Wenchang Dadong Immortals "play, prompted" Wall Mountain God "Zhao Yanzhi on the Nuo altar, become one of the" three Saints "of the Bashu Nuo altar.
【作者單位】: 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分類號】:C9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黎春林;;壁山神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祥林;;作為瀕危文化遺產(chǎn)的羌族民間戲劇[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2 李祥林;;地震災變和遺產(chǎn)保護——為羌族民間戲劇呼吁[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羅布江村;楊嘉銘;;藏族面具文化的歷史探源——兼述藏族面具活態(tài)遺存的基本要素[J];中國藏學;2006年03期
4 陽光寧;;池州書院的歷史文化考述[J];池州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李祥林;;羌族戲劇——值得重視的文化遺產(chǎn)[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6 趙炳清;;(嘉靖)《保寧府志》成書考述[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籍勇;;能力與聲望的偏差:北宋中期招安武將彭孫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吳電雷;;陽戲“三圣”信仰谫論[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于寶航;;明代路橋修造的組織管理與資金來源[J];大連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10 陳正宏;;琉球本與福建本——以《二十四孝》、《童子摭談》為例[J];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玉平;;《柳毅傳書》:從傳奇、雜劇到民間儺戲[A];中國梵凈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黃竹三;;祭祀戲劇的流動性演出[A];山西長治賽社與樂戶文化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司馬周;茶陵派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齊柏平;鄂西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4 姜修憲;環(huán)境·制度·政府[D];復旦大學;2006年
5 程利英;明代北直隸財政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武香蘭;元代醫(yī)政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7 曾蕓;二十世紀貴州屯堡農(nóng)業(yè)與農(nóng)村變遷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8 郝紅暖;清代民國河北地區(qū)慈善組織的歷史演變與空間運作(1644-1937)[D];暨南大學;2010年
9 祁剛;八至十八世紀閩東北開發(fā)之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汪家華;唐代長史述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海東;明代華北漢族婦女貞節(ji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英強;“燕南趙北”歷史文化地理的分合與變異[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石云生;明清揚州城市移民與城市發(fā)展[D];蘇州大學;2008年
4 尤洪輝;明代土貢制度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5 白帥敏;兩宋父子詞人曹組曹勛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宗鑫;明清時期山東慈善組織述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7 胡繼紅;印度尼西亞巴厘面具文化與教育傳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孟昭鋒;明清時期泰山神靈變遷與進香地理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9 武小平;元代山西地區(qū)自然災害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10 韓蕾艷;元代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南北經(jīng)濟差異的進一步擴大[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家yP;梓潼神歷史探微[J];中國道教;1988年03期
2 王構(gòu);宋永志;;宋代城隍神賜額封爵考釋[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丁培仁;明道藏有關(guān)文昌梓潼帝君文獻考述[J];宗教學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曉輝;;儺壇儀式與梯瑪角色——湖南古丈縣白溪村土家族“跳馬”儀式的人類學考察[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2 詹洪春;;熱淚不僅因痛而流[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年15期
3 ;巴蜀力量基金成立[J];前進論壇;2008年07期
4 彭忠智;反腐狂飚 激蕩巴蜀——《四川省反腐敗查辦大要案成果展覽》巡展紀實[J];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1996年09期
5 沈園;震驚巴蜀特大腐敗案追蹤報道——區(qū)委書記與60個跑官者[J];檢察風云;2005年01期
6 王軍;;祈福[J];當代廣西;2008年11期
7 朱辰;廉政莫做秀[J];安徽稅務;2001年03期
8 ;巴蜀殯改的先鋒 務實奉獻的楷!浰拇o州市殯儀館館長周光榮[J];社會福利;2007年02期
9 本刊編輯部;;災難面前,中國選擇了堅強[J];今日科苑;2008年11期
10 本刊編輯部;王永;;842個村民有家難回[J];中國西部;2008年07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真情大愛系巴蜀[N];天津日報;2008年
2 記者 劉軍;情牽巴蜀地 愛心架金橋[N];秦皇島日報;2008年
3 江河邋鄭穎;巴蜀有難 贛鄱情深[N];江西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唐成選邋劉立綱;愛心匯巴蜀[N];遼寧日報;2008年
5 戴嵐邋王慧敏;巴蜀巴楚心連心[N];人民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束海燕 曾海西;巴蜀新風[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7 消防總隊赴川抗震搶險救災突擊隊總指揮 市公安局消防總隊政治委員 尹俊士;抗震鐵軍 愛灑巴蜀[N];天津日報;2008年
8 何成春;好男兒大愛赴巴蜀[N];遼源日報;2008年
9 ;魯班聚巴蜀 熱血建北川[N];濟南日報;2008年
10 方立新;御寒需要愛的力量[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本文編號:17166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71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