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權力與田野調查:西敏司人類學思想簡評
本文關鍵詞: 食物與文化研究 政治經濟學 田野調查 出處:《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文本分析和自己作為西敏司教學助理的經歷,闡述了他有關食物研究、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思想,及其他對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的反思,力圖說明他在人類學理論等方面打破了人類學只是局限于某個地方社區(qū)的民族志研究的現象,而開始了對全球資本主義的人類學研究和批評。
[Abstract]:Based on text analysis and his experience as a teaching assistant to Westminster, this paper expounds his thoughts on food research,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of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Trying to explain that he broke the phenomenon that anthropology was confined to a local community in anthropology theory and so on, and began the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and criticism of global capitalism.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社會人類學系;
【分類號】:C912.4
【正文快照】: 在人類學的理論長河中,政治經濟學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重要的思想流派。奧特納(Ortner)把它看作是承啟文化生態(tài)學,又與結構馬克思主義相并列的一種左翼理論。(1)在這一思潮中,西敏司是一位跟沃爾夫(Eric Wolf)齊名的佼佼者。他于2015年12月27日逝世,享年93歲。作為人類學家中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銘銘;;差異與關聯——從漢、藏、彝三個文本中的“生死觀”看比較人類學[J];南方文物;2009年02期
2 劉生琰;李元元;;單一與多元——“市場”理念及其人類學拓展[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3 徐杰舜;;人類學釋放我對客家的真愛——訪客家學者周建新教授[J];民族論壇;2012年10期
4 阮西湖,徐杰舜;面向21世紀的國際人類學──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第14屆世界大會綜述[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5 馬雪峰;;1980年以來的中國大陸人類學學科建設:民族學與人類學的分離以及人類學發(fā)展的多元路徑[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6 覃德清;關注民生 體認民心─—華南紫村族群生存境況與精神世界的人類學考察[J];廣西民族研究;1999年02期
7 周泓;民族學、人類學相關理論與民國新疆社會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8 孫慶忠;;學科生命的探詢與見證——《黃淑娉人類學民族學文集》[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9 黃澤;人類學與民族史結合研究在中國的發(fā)展[J];廣西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10 周泓;;莊孔韶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的方法論訴求之意義(上)——中國認知傳統與區(qū)域文化理念的理論與實踐[J];民族論壇;2012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趙嵐;發(fā)展中的中國民族學與人類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志龍;多重情景下的學術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南明森;田野調查與歷史文獻:人類學中國化視野下的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探析[D];貴州大學;2016年
2 楊冰;池州儺變遷的人類學考察[D];安徽大學;2013年
3 羅文宏;藝術江湖:水域形態(tài)的社會及其延續(xù)[D];中國人民大學;2013年
4 尹凱;歷史、技術與觀念[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528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45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