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民族走廊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本文關鍵詞:南嶺民族走廊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摘要】:"南嶺民族走廊"是費孝通先生對南嶺瑤山進行社會歷史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于1980年代提出的一個學術概念,與"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并列為中華民族格局中的三大民族走廊。南嶺民族走廊既是一個地理學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民族學概念。數(shù)十年來,學術界對南嶺民族走廊的研究涉及理論概念、地理交通、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民族互動與交融以及少數(shù)民族教育等諸多方面,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體系。學術交流和爭鳴不斷推動南嶺民族走廊的研究繼續(xù)深入發(fā)展。隨著相關研究機構的完善、研究隊伍的壯大、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內容的拓展及學術交流的頻繁,南嶺民族走廊研究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作者單位】: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關鍵詞】: 南嶺民族走廊 民族 回顧 展望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西部少數(shù)民族宗教與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對策研究”(13JZD027)
【分類號】:C95
【正文快照】: 自1980年代費孝通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體系中首次提出西北走廊、藏彝走廊和南嶺走廊的概念以來,民族走廊逐漸成為研究中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變遷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理論視閾。30余年來,學術界對“藏彝走廊”“西北走廊”的研究已蔚然成風,成果豐碩。而有關“南嶺民族走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柏權;;武陵民族走廊及其主要通道[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曹大明;;論民族走廊研究中的三個問題[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秦永章;;費孝通與西北民族走廊[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4 葛政委;黃柏權;;論民族走廊的形成機理[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5 葛政委;;論民族走廊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J];銅仁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6 秦永章;;關于“西北民族走廊”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7 梁宏章;何蓮翠;李丹;;概念與走向——2013年“南嶺民族走廊”學術研討會綜述[J];民族論壇;2013年12期
8 ;《南嶺民族走廊研究》專欄稿約[J];民族論壇;2014年02期
9 李星星;論“民族走廊”及“二縱三橫”的格局[J];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03期
10 馬平;;甘寧青“穆斯林民族走廊”研究[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紹明;;再談民族走廊[A];“藏彝走廊歷史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岳小國;民族走廊:遠播華夏文明的“國際走廊”[N];中國民族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吳運亮;民族走廊:增進民族凝聚力的通道[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曾江;西北民族走廊:五彩繽紛的學術田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陳歡;從阿壩羌寨到熱貢唐卡,穿越民族走廊[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5 本報記者 曾江 整理;“民族走廊”彰顯原創(chuàng)學術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曾江;西北民族走廊視野下的土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本文編號:10710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minzufengsulunwen/107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