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醫(yī)類研究生發(fā)表論文的現狀分析與思考——以暨南大學為例
本文關鍵詞:理工醫(yī)類研究生發(fā)表論文的現狀分析與思考——以暨南大學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采用發(fā)表論文數、研究生招生人數等指標,結合2008-2012年暨南大學理工醫(yī)類研究生發(fā)表論文的相關數據,進行學科、期刊級別等方面橫縱向對比分析。研究發(fā)現當前理工醫(yī)類研究生發(fā)表論文質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和培養(yǎng)模式的滯后使得理工醫(yī)類研究生科研能力仍有待加強。最后本文針對暨南大學和其他高校存在的問題提出提高科研能力的建議和途徑。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科技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
【關鍵詞】: 論文 研究生教育 質量
【基金】:暨南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自然科學類研究生對我?蒲胸暙I度的實證研究”(12MS16)
【分類號】:G643.8
【正文快照】: 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廣東廣州510545)科技期刊作為一國對外傳播和交流科學技術的媒介,作為一國對外展示學術研究水平的窗口,作為一國高等學?蒲辛α康募畜w現,其數量和質量的發(fā)展變化很好的反映了一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軌跡和脈絡[1]。對于高校來說,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立民;盛矣暨南 潤哉學府——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概覽[J];中國大學教學;2001年05期
2 駱莉;貫徹“僑校加名!钡姆结 努力辦好暨南大學——暨南大學“十五”發(fā)展規(guī)劃與國際關系學科發(fā)展目標[J];東南亞研究;2001年05期
3 ;暨南大學概況[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年10期
4 夏泉,盧健民;“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的歷史變遷與現狀[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暨南大學[J];文學遺產;2003年03期
6 夏泉 ,梁斌;“百年僑!薄吣洗髮W[J];江蘇高教;2004年03期
7 張桂國;理論的源泉 行動的指南——暨南大學學習鄧小平“一國兩制”重要思想座談會綜述[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8 華予巖;首屆“語言與國家”高層論壇在暨南大學舉行[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J];新遠見;2005年12期
10 胡軍;;百年僑校:民族、文化與使命——在暨南大學建校100周年慶典大會上的講話[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暨南大學力學與土木系[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盧文剛;;暨南大學應急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挑戰(zhàn)與改革探討[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3 ;暨南大學力學與土木系[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4 ;暨南大學理工學院物理系情況簡介[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賀林平;暨南大學違規(guī)收取“答辯費”?[N];人民日報;2013年
2 郭瑩玉、鄭天虹;暨南大學將在泰國建分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3 本報記者 代樂;暨南大學貴州民院簽訂合作辦學協議[N];貴州日報;2008年
4 羅華;暨南大學與貴州民院合作辦學[N];貴州民族報;2008年
5 ;一流的現代化華僑學府——暨南大學[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6 南方日報記者 林旭娜;王越:兩次復辦暨南大學[N];南方日報;2013年
7 記者 賴競超 通訊員 蘇運生 彭梅蕾;暨南大學董事會換屆[N];南方日報;2013年
8 記者 賀林平;暨南大學慶祝建校100周年[N];人民日報;2006年
9 通訊員 王峰;暨南大學“行知”團隊到浠水開展課題調研[N];黃岡日報;2010年
10 任村;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從東:“我們不培養(yǎng)機會主義者”[N];南方周末;2006年
本文關鍵詞:理工醫(yī)類研究生發(fā)表論文的現狀分析與思考——以暨南大學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34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unwenfabiao/36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