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外傷患者術中成分輸血量評估
本文關鍵詞:顱腦外傷患者術中成分輸血量評估
【摘要】:目的評估顱腦外傷患者術中成分血輸注量。方法選取我院近5a617例顱腦外傷患者,根據(jù)術前Hb(血紅蛋白)水平及凝血INR(國際標準化比值)進行分組,采用單變量分析法進行分析各變量與成分血液輸注量的關系。結果顱腦外傷患者術中、平均的成分血輸注量分別為懸浮紅細胞(5.09±2.14)U,新鮮冰凍血漿(6.71±1.98)U,冷沉淀(9.87±3.38)U,單采血小板(2.77±1.96)U。不同類型的腦外傷患者之間,血小板、冷沉淀、懸浮紅細胞之間的輸注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新鮮冰凍血漿的輸注量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前Hb異常與正常組間,在懸浮紅細胞與血小板的用量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前INR異常組患者,其術中各成分血的用量則明顯高于INR正常組(P0.05)。結論顱腦外傷的不同類型、術前Hb含量及INR可用于評估腦外傷患者術中成分血液的用量,以此用以指導臨床輸血實踐與有效合理用血。
【作者單位】: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輸血科;河南省省直第二醫(yī)院檢驗科;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康復科;
【關鍵詞】: 顱腦外傷 成分輸血 血小板 冷沉淀
【基金】: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計劃(142102310126)
【分類號】:R457.1;R651.15
【正文快照】: 顱腦外傷是由于頭部遭受外界直接或間接暴力作用所造成的損傷,依據(jù)腦組織是否與外界相通,而分為閉合性與開放性的損傷。臨床常見的有顱內(nèi)血腫、顱骨骨折、腦挫裂傷、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頭皮血腫、腦震蕩等。顱腦外傷易引起不良后果,病情變化快和復雜,手術治療是急診處置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謝輝;劉旭華;馬宏偉;;原位肝移植術中成分輸血量評估[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4年03期
2 劉洪濤;馬振芳;李國臣;于文娟;;重型顱腦外傷局灶低溫與全身低溫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年2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燕備戰(zhàn);張洪亮;吳睿;孔存權;楊子怡;梁玉;;顱腦外傷患者術中成分輸血量評估[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7年06期
2 涂海春;;局灶低溫法用于重型顱腦外傷高熱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護理;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捷;;肝移植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入選標準[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王清波;謝波;謝沛建;王艷和;曹澤成;張傳濤;;細孔鉆顱腦室外引流術的臨床應用體會[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1年04期
3 黎會;譚源福;;彌漫性軸索損傷動物模型的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0年01期
4 江基堯,朱誠;亞低溫與顱腦創(chuàng)傷臨床研究進展[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8期
5 陳錫群,龔孝淑,江基堯,徐燕,蔡定芳;低溫對實驗型顱腦損傷大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1年03期
6 魏晨斌,魏德,任紅O,
本文編號:8956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89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