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方法改進口服給藥流程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6 15:29
本文關鍵詞:運用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方法改進口服給藥流程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口服給藥 風險管理
【摘要】:目的:應用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方法(HFMEA)對護理口服給藥流程進行改進,并探討其在預防護士口服給藥風險的應用效果。方法:根據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方法,成立預防口服給藥風險項目團隊,繪制口服給藥流程圖,找出失效模式及發(fā)生原因,對于主要失效模式采取措施進行改進,制訂控制方案,觀察改進措施實施前后口服給藥失效模式RPN值、患者總體滿意度、口服給藥的相關差錯事件發(fā)生率及HFMEA管理模式在臨床的作用。結果:1.通過統(tǒng)計20名項目團隊成員對失效模式的RPN評分,在13個失效模式中,其中有6個失效模式的RPN評分大于20,分別為:(1)擺藥時劑量錯誤;(2)口服藥杯擺放混亂;(3)擺藥時藥物品種擺放錯誤;(4)派藥發(fā)放錯誤;(5)患者不配合,私自減藥或停藥;(6)患者私自離開病房,錯過發(fā)藥囑托。針對以上發(fā)生失效模式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包括:(1)組織學習法律法規(guī),增強護士責任心;(2)在不影響藥物藥理作用的情況下改變分藥方法;(3)加強業(yè)務學習,熟悉常用口服藥的名稱、劑量、藥物形狀、大小、顏色等,規(guī)范專用藥品標識;(4)規(guī)范口服藥杯擺放,改進送藥車;(5)加強給藥交接班制度落實,嚴格執(zhí)行核對制度;(6)做好入院病人宣教工作。2.通過HFMEA管理模式的應用,與對照組比較,流程改造后6個失效模式RPN值明顯降低。擺藥時劑量錯誤對照組(20.64±6.71),觀察組(14.51±3.82);口服藥杯擺放混亂對照組(12.29±3.27),觀察組(8.71±2.19);藥物品種擺放錯誤對照組(20.47±7.84),觀察組(12.11±2.87);派藥發(fā)放錯誤對照組(19.12±9.82),觀察組(13.19±3.81);患者不配合,私自減藥或停藥對照組(15.18±6.91),觀察組(10.14±2.8);患者私自離開病房,錯過發(fā)藥囑托對照組(12.03±4.8),觀察組(8.12±1.83);兩組患者總體滿意度比較,對照組總體滿意度為92.67%,觀察組患者總體滿意度為97.57%。給藥差錯事件比較中,對照組給藥差錯率為2.08%,觀察組給藥差錯率為0.8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的方法可以降低護理口服給藥的風險。2.運用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可以優(yōu)化護理口服給藥流程,提高患者總體滿意度、降低口服給藥差錯率。3.運用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建立標準化口服給藥流程,可促使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
【關鍵詞】: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口服給藥 風險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7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第一部分 HFMEA的RPN值研究11-16
- 1.1 研究目的11
- 1.2 研究內容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3.1 HFMEA RPN值研究方法11-12
- 1.4 執(zhí)行危害分析12-13
- 1.4.1 列出潛在失效模式及常見原因12-13
- 1.5 HFMEA RPN值研究結果與分析13-14
- 1.5.1 失效模式的RPN評分13-14
- 1.6 擬定控制方案14-16
- 第二部分 HFMEA的臨床研究16-18
- 2.1 研究對象16
- 2.2 研究方法16
- 2.3 評價指標16-17
- 2.3.1 失效模式優(yōu)先風險數16
- 2.3.2 患者總體滿意度16-17
- 2.3.3 口服給藥相關差錯的發(fā)生率17
- 2.4 統(tǒng)計學方法17-18
- 第三部分 臨床研究結果與分析18-20
- 3.1 臨床研究一般資料比較18
- 3.2 兩組患者失效模式RPN值評分比較18-19
- 3.3 兩組患者總體滿意度比較19
- 3.4 給藥差錯事件比較19-20
- 第四部分 討論20-26
- 4.1 FMEA在醫(yī)療風險管理中的應用20-21
- 4.2 護理口服給藥中的風險因素21-22
- 4.3 運用HFMEA可降低護理口服給藥風險22-24
- 4.4 運用HFMEA可提高患者總體滿意度24-26
- 第五部分 結論26-27
- 第六部分 局限性與展望27-28
- 致謝28-29
- 參考文獻29-32
- 綜述32-39
- 參考文獻37-39
- 附錄A 口服給藥失效風險評估表39-41
- 附錄B 口服給藥失效風險評估表41-43
- 附錄C 護士發(fā)放口服藥工作滿意度調查表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丹心;韓健美;;HFMEA模式在護理用藥安全不良事件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6年05期
2 黃琳;傅紅波;;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心內科病房高危藥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5年10期
3 伍琳;孫艷杰;;德爾菲法簡介及在護理學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5年29期
4 陳沁華;;頭腦風暴法在急診科護理質量分析會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年22期
5 黃燕萍;羅永梅;王攀峰;;口服給藥流程的改進[J];中國護理管理;2014年07期
6 潘黎;潘小炎;陳武朝;;我國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的應用現狀及問題[J];醫(yī)學與哲學(B);2014年06期
7 包新慈;;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及其作為護理流程改造工具的研究現狀[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年35期
8 喻紅群;劉萍華;余拾香;;精神科護士口服給藥錯誤26起分析及對策[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2年22期
9 陳莉萍;何立;;醫(yī)療風險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中國衛(wèi)生質量管理;2012年01期
10 趙倩;曾建軍;宋小玲;;病房護士參與手術培訓后患者滿意度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年32期
,本文編號:8039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8039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