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權成像毛刷征對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出血轉化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7 12:01
本文關鍵詞:磁敏感加權成像毛刷征對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出血轉化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毛刷征 磁敏感加權成像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靜脈溶栓 出血轉化
【摘要】:研究背景: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約占腦卒中的75%,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缺血性腦卒中已經攀升為我國致死率和致殘率最高的疾病,而且發(fā)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對于起病4.5 h內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靜脈溶栓治療是目前國內外指南均推薦的有效治療手段。出血轉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最常見和最重要的并發(fā)癥。因其可加重腦組織損傷,影響靜脈溶栓療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醫(yī)患雙方對溶栓后出血轉化的顧慮極大限制了溶栓治療的臨床應用。因此如何有效預測出血轉化,改善預后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近年來,基于影像技術的快速進步和發(fā)展,臨床上已經可以利用影像技術來間接反映卒中的病理生理狀態(tài)。利用血氧水平依賴(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BOLD)成像原理的磁敏感加權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是一種新近發(fā)展起來可以反映組織磁化屬性的序列,尤其對于順磁性物質(如脫氧血紅蛋白和含鐵血黃素)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利用脫氧血紅蛋白(deoxygenated hemoglobin, DHB)在正常腦組織中和缺血缺氧腦組織中存在差異的病理生理基礎,我們推測在急性缺血性腦卒患者的SWI上可能存在某種影像學改變可以間接反映缺血區(qū)腦組織氧代謝率。“毛刷征(brush sign, BS)”是指側腦室旁大量擴張的深部髓質靜脈(deep medullary vein, DMV)在磁敏感加權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最小密度投影圖中呈現(xiàn)出的一系列線條狀信號缺失組成的毛刷狀結構。最近一項關于煙霧病的研究顯示,毛刷征的出現(xiàn)反映了深部腦組織的缺血和低灌注,并可以用來預測病情的嚴重程度。NaomiMorita等人在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24例大腦中動脈閉塞的患者中發(fā)現(xiàn)23例出現(xiàn)毛刷征,陽性率高達95.8%,而21例小血管閉塞的腦梗死患者均無毛刷征出現(xiàn)。那么,SWI上毛刷征是否影響靜脈溶栓后出血轉化及神經功能結局?本研究旨在討論SWI上毛刷征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fā)生出血轉化的相關性及毛刷征出現(xiàn)可能的機制。研究目的:本研究分為兩塊,評價急性大動脈閉塞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基線磁敏感加權成像(SWI)上毛刷征(BS)的出現(xiàn)情況并探討其出現(xiàn)的影響因素;討論基線磁敏感加權成像(SWI)上毛刷征(BS)對靜脈溶栓后出血轉化的影響。研究方法:我們前瞻性登記了2009年8月~2014年10月期間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神經內科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前循環(huán)大動脈閉塞(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M1和M2)患者的所有基本資料(年齡、性別、基線NIHSS、基線血壓、血糖及既往病史等),所有入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內均行多模式MRI檢查,序列包括DWI、SWI、PWI、磁共振血管成影(MRA)。在SWI圖像上將兩側靜脈顯影程度評分相減(患側-健側)得到不對稱指數(shù)(AI)。采用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毛刷征的影響因素,二元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靜脈溶栓后出血轉化和毛刷征之間的相關性。最后分析毛刷征聯(lián)合早期再灌注對出血轉化[參照ECASSⅡ (secondary analysis of European-Australasian Acute Stroke Study)]的影響。研究結果:114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療并行SWI檢查,其中29例為小血管閉塞;10例為后循環(huán)梗死;9例因檢查時患者欠合作導致圖像質量差予以排除。最后納入符合條件的66例前循環(huán)大動脈閉塞患者進行分析,平均年齡(68±13)歲;女性22例(占33%),男性44例(占67%);發(fā)病至溶栓時間(252±88)min,溶栓前NIHSS評分為13(6-17)分。共計26例(39.4%)患者出現(xiàn)出血轉化,其中HI型18例(27.3%)、PH型8例(12.1%)。根據AI將其分為三組:AI=0(n=9)、AI=1(n=39)、AI=2(n=18)。各組間出血轉化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6)。基于BS的AI分級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提示:基線NIHSS(OR=I.157,95%CI:1.071~1.249,P0.001)SBP(OR=0.983,95%CI:0.968~0.998,P=0.024)和心房纖顫(OR=2.282,95%CI:1.459~7.057,P=0.004)是BS的AI分級的獨立影響因素。無出血、HI型出血、PH出血三組間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三組間的基線AI分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趨勢(P=0.055),其他參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無出血組與出血組(HI和PH)組間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出血轉化組DWI病灶體積較無出血組大(P=0.028),且AI的分級更高(P=0.026)。對溶栓后出血轉化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AI分級升高(即毛刷征越顯著)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溶栓后發(fā)生出血轉化的獨立危險因素(OR=2.589,95%CI:1.080~6.210,P=0.033)。進一步對再灌注進行亞組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24例患者靜脈溶栓后獲得再灌注,42例無再灌注。再灌注患者中,AI分級[1(1.0~1.5)]與出血轉化(占54%)的發(fā)生無顯著相關性(P=0.392),但在未再灌注患者中,A1分級[1(1.0~2.0)]與出血轉化(占31%)的發(fā)生顯著相關(P=0.023),提示毛刷征越顯著者出血轉化率越高(P=0.023)。研究結論:SWI毛刷征與前循環(huán)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發(fā)生出血轉化相關,具有一定的臨床預測價值,可為靜脈溶栓策略選擇提供有益的信息。
【關鍵詞】:毛刷征 磁敏感加權成像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 靜脈溶栓 出血轉化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43.3;R445.2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縮寫、符號清單、術語表12-14
- 1 緒論14-15
- 2 研究對象15-24
- 3 結果24-29
- 4 討論29-32
- 參考文獻32-36
- 綜述36-51
- 參考文獻44-51
- 作者簡歷51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徐超;磁敏感加權成像毛刷征對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靜脈溶栓后出血轉化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5812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5812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