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缺血預適應理論的氣壓治療對腦卒中預后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基于缺血預適應理論的氣壓治療對腦卒中預后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基于缺血預適應理論,探討氣壓治療對腦卒中病人預后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的急性腦梗死病例39例作為對照組,2015年5月—2016年4月的急性腦梗死的病例38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氣壓治療,比較兩組神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腦卒中復發(fā)率的差異。[結果]干預后第90天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IHSS)評分2.51分±0.51分,對照組為4.37分±0.78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11,P=0.048),觀察組干預后腦卒中復發(fā)率為5.26%和對照組為25.6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75,P=0.014)。[結論]基于缺血預適應理論的氣壓治療能夠促進腦卒中后病人的康復,降低病人腦卒中復發(fā)率。
【作者單位】: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浙江省中醫(yī)院;
【關鍵詞】: 缺血預適應 腦卒中 氣壓治療 預后 缺血再灌注
【基金】: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5KYB269
【分類號】:R473.74
【正文快照】: 缺血性腦卒中已成為全球主要的致死及致殘原因,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急性腦缺血的臨床預后并不樂觀[1-2]。對大腦而言,早期的缺血再灌注對大腦的功能恢復尤為重要,同時對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也具有重要的意義[3]。1986年,Murry等[4]首次提出了缺血預適應的概念,但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段光明,張劍寧;腦缺血預適應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0年05期
2 楊明富,金鴻賓;缺血預適應的研究進展[J];中國骨傷;2002年09期
3 萬晶晶;劉承云;成蓓;;缺血預適應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心臟雜志;2006年04期
4 李淑娟;婁建石;;肢體缺血預適應保護遠隔組織器官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6年11期
5 呂磊;江時森;;腸缺血預適應及其心肌保護作用[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7年02期
6 ;缺血預適應[J];現(xiàn)代醫(yī)院;2012年S2期
7 程友琴;缺血預適應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1994年05期
8 牟善初;淺論缺血預適應[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1996年01期
9 陳煒,王永志,邢紅云,游碧榮,王焱;缺血預適應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保護作用[J];鐵道醫(yī)學;1998年02期
10 周伏文,李元建;缺血預適應的血管內皮保護作用及機制[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199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密;方劍喬;嚴潔;常小榮;王超;;針灸與缺血預適應“第二保護窗”[A];第十次全國中醫(yī)藥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學術交流會暨第二屆全國中醫(yī)藥博士生優(yōu)秀論文頒獎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李小倩;李科南;焦金金;李靜;唐向東;;缺血預適應期間活性氧自由基作用機理[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痆C];2009年
3 趙雅君;張偉華;王艷麗;杜麗娟;孫睿智;李鴻珠;徐長慶;;多胺介導的缺血預適應心肌保護作用依賴于PI3K/Akt信號通路的激活[A];第六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蔣素華;丁小強;許迅輝;劉春鳳;;一種新型腎臟晚期缺血預適應大鼠模型的構建[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密;嚴潔;常小榮;王超;林海波;;針灸與缺血預適應“第二保護窗”[A];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論文集(摘要)[C];2011年
6 婁建石;李淑娟;康毅;高衛(wèi)真;劉艷霞;;無創(chuàng)性肢體缺血預適應對心臟的保護作用[A];中國藥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張錚;秦海東;黃悅;徐英;馬明洲;倪海濱;吳海榮;;缺血預適應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細胞凋亡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吳偉;王萌偉;;對K_(ATP)通道介導缺血預適應心肌再灌注損傷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次全國復蘇中毒學術論文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4年
9 秦海東;張錚;嚴煜;趙海華;唐鑒坤;;缺血預適應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中NF-κB表達的影響[A];2005急診醫(yī)學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第四屆組稿會論文匯編[C];2005年
10 謝瑞芹;崔煒;郝玉明;劉凡;李保華;吳金鳳;都軍;;骨骼肌缺血預適應對心臟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楓;PI3K/Akt信號介導缺血預適應在心肌梗死豬中抗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修復作用[D];山東大學;2015年
2 謝瑞芹;骨骼肌缺血預適應對心臟保護作用的系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趙杰;缺血預適應相關基因WDR26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4 金歡勝;HSP70介導腎臟缺血預適應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5 高建波;無創(chuàng)性延遲肢體缺血預適應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效應動力學和線粒體功能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許華山;應激對兔在體心缺血預適應心肌保護作用的影響及機制[D];中南大學;2007年
7 楊云峰;神經元IRAK1/4及腦缺血預適應后小膠質細胞活化的作用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4年
8 李健;豚鼠心室肌細胞膜延遲整流鉀通道電流(I_k)及L型鈣通道電流(I_(Ca,L))在缺血預適應過程中的變化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4年
9 陳敏;肢體缺血預適應大鼠血清對HUVEC和H9c2(2-1)細胞H_2O_2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吳艷娜;無創(chuàng)性延遲肢體缺血預適應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翠芳;缺血預適應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細胞色素C、凋亡誘導因子表達的實驗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2 王紅霞;缺血預適應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低氧誘導因子-1α及存活素表達的影響[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張會玲;缺血預適應對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大鼠低氧誘導因子-1α、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4 宋二飛;無創(chuàng)性肢體缺血預適應對中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王曉鳳;小腸缺血預適應對大鼠心肌梗死保護作用的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6 于惠;無創(chuàng)性延遲肢體缺血預適應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曾元鳳;小腸缺血預適應對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D];江西醫(yī)學院;2004年
8 宋濤 ;小腸缺血預適應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的保護作用[D];中南大學;2002年
9 徐婷;肢體缺血預適應對大鼠心臟的保護作用[D];青島大學;2009年
10 李國權;磺脲類受體在正常及缺血預適應條件下大鼠心肌中的定位與分布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缺血預適應理論的氣壓治療對腦卒中預后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76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linchuangyixuelunwen/507690.html